APP下载

基于治理能力的医学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实践

2020-11-18董干强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传染病

董干强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河南漯河 462002)

2020 年1 月30 日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针对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1], 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釆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针对学校如何应对,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防止疫情向学校扩散、守护师生安康、维护校园稳定是教育系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2]。高校由于学生来源地域比较广、聚集密度比较大、社会关注度比较高,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不仅关乎疫情防控的全局,更关乎学校和社会的稳定[3]。因此高校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要把维护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当前高校最重要的工作,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是对高校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

不断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高校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4]。应对和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高校在治理能力建设中不仅要认真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还要针对防控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要对防控中暴露出的治理短板和不足,抓紧补齐,不断完善。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高校在治理能力建设中面临的最大的考验就是如何统筹、如何动员、如何管控,真正维护好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把病毒挡在校园之外。

除此之外,在排查清楚全体师生的动向和健康状态之后,引导师生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组织好错峰开学,做好返校前、返校中和返校后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内容的衔接,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诸如此类问题都是检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高校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也是考验医学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医学院校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好开学准备工作,要在开学、返校、返校后三个环节上下功夫。“要狠抓校园防控“重点三环节”,即开学、返校、学生抵校后,对返校师生实施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这是贯彻党中央指示、赢得高校疫情阻击战的关键”[5]。

2 返校前的治理要做到“紧盯到人”,全面排查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而提升医学院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医学院校要采取“人盯人”措施,全面摸清、准确掌握学生返校前的健康状况等信息。

2.1 把返校学生的信息采集工作作为返校前治理的基础工作

医学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首先就要在“盯”字上做文章,要了解所在地疫情,要求返校学生居家隔离,不要参加聚集性活动,每天要检测体温。各班级辅导员要按照“全覆盖、无死角,纵到底、横到边”的要求[6],在开学前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统计渠道,全面排查学生出行情况,建立档案管理,每天收集学生的体温情况、有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等信息并做好记录[7],做到全覆盖、无遗漏等,实行“一人一卡”健康档案。还要推送学校疫情防控相关信息, 帮助学生及时获取学校防控疫情信息。

2.2 把实习学生管理工作作为返校前治理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医学院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还要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同于其他高校,医学院校学生有在医学实习的实践教学安排,如何做好实习期间学生的疫情防控工作,也是需要医学院校统筹考虑的工作。因此医学院校教务处、学生处、学生所在的院系要全面摸排、摸清学生实习实训的地点、时间安排、工作生活环境、疫情防护措施等具体情况并建账立档。加强日常管理,严控人员外出,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生活保障,带队教师每日按时报送实习学生相关信息。

2.3 把开展防控培训和心理辅导作为返校前治理的重要抓手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要树立“大健康”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发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等重要作用[8]。要提前做好师生的返岗返校前防控培训和学生的心理辅导。医学院校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在线答题等形式,邀请专业人员对学校领导、校医、教职工、学校服务人员和全体学生分层次进行各项制度和知识技能培训,提升疫情防控意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心理辅导方面,可以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功能,安排具有丰富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提供网络心理辅导服务,引导医学生理性认识、正确对待,增强信心。

3 返校中的治理要坚持“严防死守”,精准施策

医学院校学生返校过程中如何做到严防死守、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考验医学院校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要统筹各个环节的防控措施,做到全面、系统、精准。

3.1 返校过程中的治理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批有序返校

根据上级部门统筹安排,具备春季开学条件后,医学院校要组织学生按不同年级、专业等分批、有序返校。学生能否顺利健康返校,事关学校疫情防控大局,事关学校春季学期能否正常运行,学生管理部门、各系部及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压实责任、细化方案,切实做好学生春季学期返校工作。

3.2 返校过程中的治理要预防传染,做好外出防护

在返校途中,医学院校要指导学生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条件的可乘坐私家车返校。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返校途中还要做好健康监测,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3.3 返校过程中的治理要强化阵地意识,严格管控校门

在学生返校时,医学院校要强化阵地意识,严格管控学校校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开学时学生本人须佩戴口罩入校,严禁家长及家长车辆进入校园,严禁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返校。建立入校体温检测、消毒制度。经测量体温正常的学生凭健康卡、家长及本人签字的健康承诺书方可入校、入宿、入班,切实把病毒阻断在校园之外。

4 返校后的治理重心要落在“稳住人心”,统筹规划

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内容版块、多个主管部门。医学院校学生返校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面临更大的考验,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还要放在首位,要把疫情防控与教学工作、学生日常生活、思想引领、心理疏导等工作统筹考虑,要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要把灾难当教材,坚定广大学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4.1 返校后的治理要加强疫情防控与爱国主义教育

要通过上好开学思政第一课,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切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要把疫情、把灾难当成教材,培养学生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要让医学生明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白衣执甲,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使命感、责任感扛在肩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护工作者的职责和担当。教师要以此引导医学生提高政治站位,在危机来临时能够挺身而出,利用专业知识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4.2 返校后的治理要加强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

医学院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期间的治理一定要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体系,完善传染病监测报告机制,及早发现传染病疫情隐患;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科学、有效处置学校传染病疫情;还要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自我防护意识。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普及健康知识,增强学生健康意识。每学期要安排传染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利用课堂、讲座、QQ、微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内容包括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认知度,增强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

4.3 返校后的治理要保障学生的就餐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堂服务工作具有师生需求度高、就餐人员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强、从业人员多、供餐时间长、风险点密集等特征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在食堂管理环节,能否成功防控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学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针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必须科学施策,全面部署,周密安排,坚决打赢食堂安全保卫战和抗击疫情阻击战,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总之,医学院校要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为契机,检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短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要突出医学院校特点,加快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要做到以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中心,要落实主体责任制,严密防控输入和扩散。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传染病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儿童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传染病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