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禅意研究
2020-11-18史星宇
史星宇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 650091)
0 引言
谈到林清玄,笔者的脑海里总是会浮现一个宽厚的肩膀、敦实的身材和一个和蔼的微笑,林清玄是宝岛台湾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高产也高质,是“台湾八大散文家”之一,因为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台湾和大陆读者的喜爱[1]。1992 年,林清玄在台湾本土完成“菩提十书”的创作,掀起了宝岛台湾和大陆的佛学散文热,一时间经久不衰。其在“菩提系列”中借助禅意特色包含的禅意选材(意象选择与佛教经典)和清新幽默的、诗意化的、修辞化的禅意语言体现林清玄“菩提系列”的佛教色彩、慈悲心、平等心、自省心,并结合其为什么由禅意的四大原因探讨了林清玄看待人生的独特视角和超然的态度。
何谓“禅意”,这一屡屡出现在佛教经典及如今各大社交网站的佛教词汇背后有着怎样的内涵?依笔者之见,禅意者,清平安宁之心也,是一颗玲珑剔透的心,是现代人极其缺乏的一种意境。即:追求一种虚无的境界,充斥着安静祥和、淡然处之,是超脱于物欲之外,不慕名利,寄情于山水之间,淡然面对人生起起落落,即使经历再多磨难和打击,也依旧以慈悲心、平常心、自省心面对人生。
1 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禅意特色
在林清玄先生的“菩提系列”中,其花了很多巧妙的心思与点缀,例如在意象选择上,他选择的都是最普通的物体,基本上都是在生活中能够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这与林清玄推崇的禅意有一定的关系。佛曰:众生平等,这里的“生”指的是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有情众生的“果报”必然伴随着无情众生的“依报”,这里的“依报”指的就是有情众生所依托的环境,即有情众生赖以生存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等。佛教认为“正报”与“依报”是互为一体的,任何生命主体必定依存于其所属的生存环境,两者是合二为一的,佛教称之为“依正不二”。在佛教的世界观中,生命个体与其所依存的生存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主体。所以在林清玄先生看来,这些自然之物也应和人一样作为写作对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其次,林清玄先生的“菩提系列”也经常出现佛教经典句子。林清玄先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佛学智慧交织在一起,诞生了林清玄先生的写作特色,“菩提十书”也不例外。在“菩提系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般若经》《金刚经》《法华经》等佛学经典的影响,整个系列颇有禅意的渲染,佛教经典经过林清玄先生解读与融合之后成为了其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底色和难以替代的部分。例如《佛鼓》中这样写道:“那鼓,密时如雨,不能穿指,缓时如波涛,汹涌不绝。猛时若海啸,标高数丈;轻时若微风,抚面轻柔;那是人间的鼓声,但好像不是来自人间,是来自天上或来自地心,或者来自更邈远之处。“将佛鼓描写的极其富有禅意,不由得想起曾传诵一时的“风动也?非也!心动也!”意境缥缈而深远,哲理含蓄而深刻。
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禅意语言也值得细细研究。“菩提系列”的语言颇具特色,清新与幽默并存,清丽朴素,幽默风趣却发人省醒,符合禅意的特色。读完仿佛有一得道高僧敲着木鱼眼角微眯,笑呵呵地向坐在蒲团向他的小弟子们传播着佛教的智慧,让其体会禅意的奥妙,如沐春风,清新自然。这大概也是林清玄禅意散文的魅力所在。林清玄先生文中的语言也很具有诗意化,诗意化的语言表达也是禅意体现之一,其擅长编制一个诗意的梦境,将其所见所思所想以最浪漫的语言写出来,如诗一般,令人不忍卒读。另外,林清玄先生也擅长化腐朽为神奇,活用修辞化的语言表达。在“菩提系列”中,林清玄化身为修辞大家,营造了一个修辞花园,例如在《红尘菩提》自序中,林清玄在对生命态度的描写中,用花与泥土、彩虹与乌云暴雨、闪电与周围的黑暗做对比[2],同时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显没有泥土的养育开不出美丽的花朵,充分体现林清玄先生的修辞功力之深,让读者如痴如醉。
2 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禅意体现
其一,其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和意识。曾有人询问,“为什么林清玄先生能在散文界屹立不倒”,不少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依笔者看来散文家不少,但是散文界能有一位对佛教文化信手拈来的散文大家却是不多。换言之,林清玄是宗教界最会写散文的人,是散文界最深谙佛教禅意的人[3]。林清玄以佛家的眼光审视世俗社会,思考现实人生,因而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佛学智慧。他的佛学智慧不完全等同于佛教哲学,它是林清玄对佛教哲学的通俗化阐释,是自己对佛教哲学的独特理解与感悟。他往往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自己切身的生命体验去感悟佛法,从人情练达中体会佛教义理,从人格完善中体验佛学意蕴,将佛学智慧与人文理想巧妙结合,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入世情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把学佛与认识人生相联系,这明显融进了儒家的“心性”理论。林清玄先生既然是佛教徒,其自然也善用佛教经典来为自己的散文点缀不一样的色彩。林清玄生于一个信仰佛教的家庭,逢年过节林清玄便与家人前去寺庙祭拜,祈祷今年家里平平安安,无事便心安。即使当时的林清玄年纪尚小,受家里人的影响,其对佛教文化也有了一个初步了解。等其稍大时,他便开始深入研究佛学文化,时常阅读佛教经典,并时常拿着写有“今日研读佛法不懂之处”的笔记本去请教方丈,小林清玄便在这样的教导中一点点地将佛教道理融会贯通,并开始领悟禅意。每逢心情不佳,小林清玄便去后山的寺庙学着僧人打坐,感悟片刻的宁静。“菩提系列”中处处有佛学智慧,大道理藏于字里行间中,入世佛理跃然纸上。例如“人间有味是清欢”,林清玄以苏轼的“清欢”二字悄然入手,表达了其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充满了禅意。
其二,林清玄先生以“慈悲心”看待世界。所谓“慈悲”对林清玄先生来说,尤其关心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关心《佛鼓》里敲鼓的比丘尼,关心《木鱼馄饨》里敲木鱼卖馄饨的老者[4]。慈悲之心带来豁达之心,林清玄是一个极其乐观的人,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其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经历了世间百般磨难,可其依然以豁达之心对待世间万物,以悲悯情怀对待身边人,用柔软的心灵去淡然面对一切,用其毕生抒发着何谓“禅意”[5]。林清玄先生在书中讲到,如果不能怀有“慈悲心”,那极其容易陷入瞋恨,瞋恨是人邪恶的种子之一,其一开始可能会很小,但其极其容易受到外在影响,邪恶种子一点点发芽,直至不能控制,那时为时已晚矣!何不在最开始之际就掐断瞋恨种子,转变自己的消极或负面情绪,以积极情绪熏陶自己,万事退一步海阔天空[6]。
其三,林清玄先生以“平常心”看待世界。林清玄先生向来和气,主张以平常心对待世界和世人,他认为了佛教的“平常心是道”,以上求佛道之心觉悟人生,以下化众生之心奉献人生[7]。其在《黄昏菩提》里刻画的那群惊慌失措的一群人,并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比比皆是的众生相。如今物欲横流早已蒙蔽世人双眼,俗物缠身,芸芸众生的心被名利牵绊着,上流社会热衷于收敛钱财,并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中下层人民却“不甘寂寞”,一心想攀登顶峰,途中荆棘密布,痛不欲生却依旧不肯放手,总是追求不属于自己的物。如无头苍蝇般,兜兜转转,跌跌撞撞,却始终没有达到目的。林清玄先生则认为,这个世界应是淡泊名利的,万事以平常心对待,顺境中不急不躁,逆境也坦然面对,人活一世,无外乎几十年寿命,若执意要求不属于自己的事务,则会有不好的影响,唯有摒弃杂念,心无旁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以清醒万分地、从容不迫地心态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当然,追求名利并不是一件十恶不赦的事情,只要人有向善之心,向上之心,就能求证无上大涅槃。不管是淡泊名利还是合理取财,都应随顺因缘,喜欢就去追求,讨厌即停止,一切点到为止,做事只在乎自己心意,不管尘埃和风雨,以欢喜心和平常心过好一生,以感恩心对待世间万物,自由自在,岂不美哉!若是非要强求,业是心造,只能被心魔折磨一生。
其四,林清玄先生以“自省心”看待世界。林清玄先生是一个热衷自我反省的人,这点在其文章中也有体现。例如林清玄先生在《洪炉一点雪》中讲诉了一个蛤蟆与茄子的故事,以此来告诫世人应常葆自省心,万事先律己,再要求他人。连自己都做不到,又哪来的榜样要求他人?林清玄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并日常反省所得所获,对他人的言行举止也有一定要求,他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不平之事敢于发声,大胆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超脱世俗之外。放眼目光,生命本就是一次修行,修行好与坏无外乎是一次比赛,而奖品皆是一致,即等待死亡[8]。生命本就无常,明天与意外,谁也不知谁先来,自省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宝贵的力量,是尘世中难得的禅境。林清玄先生认为要想在红尘中享受片刻禅意,怀有自省心是一条康庄大道,在繁芜的世界中,寻得一安静之地,采尽清幽,环绕潺潺溪水,仰望蓝蓝天色,让心灵置身于此,不被喧嚣污染,只需每日勤奋浇水与施肥,静静等自省心之果盛开之日。
其五,林清玄先生以“感恩心”看待世界。感恩之心犹如蒙尘明珠,虽是熠熠生辉,却难以被世人甚至自身发掘。我们每个人都有感恩之心,但很少人将其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林清玄先生的禅意则明明白白地体现了这一点,他的童年是在落后的农村,是在贫穷的家庭度过的,但他并没有生出嫌弃之意,反而以感激之心对待农村生活和生养自己的家人。他深知一切都是因为上天素有好生之德,而赐予的一切,所以他每时每刻都珍惜平凡的幸福,不辜负每一个日子。所以其文章自然也有满满的感恩之心溢出,我们几乎看不见任何“怨天尤人”的词汇,反而是积极劝人向上,即使生在条件不够好的家庭,也应心怀感恩,条件不够充分,则自己创造条件,以感恩心行走社会,即使他人伤害了自己,也应感恩其给予你动力冲破桎梏,从而达到了一种更高的灵魂高度[9]。
3 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禅意形成原因
第一,其受佛教文化传统影响。林清玄先生生在宝岛台湾,台湾是一个宗教信仰氛围很浓厚的地方,当地居民都称“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佛教尤其兴盛。佛教早在两汉之际就传入我国,与道教、儒教几乎各分一席,佛教思想自是广泛流传,林清玄先生受台湾佛教思想影响,且在其从事记者行业期间对宗教活动挖掘较深,对佛教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身体力行地悟到了难以捉摸和难以追寻的禅意。
第二,其受家庭环境影响。林清玄先生之所以能创作出颇具禅意的文章,跟其父亲的境遇脱离不了干系。其父亲经历过战争与枪炮的洗礼,林父将这段战争历史说与林清玄先生听,教给他何谓家国情怀。此外,林清玄先生一家一直过着农民生活,每日与农田及农民接触,使他对农民的疾苦十分清楚,林清玄先生一家虽然清贫,却积极豁达,身体力行地教会林清玄先生什么为怜悯之心,这才能使得豁达之心在其作品中体现[10]。其体验过底层人民的辛苦,自是明白世间到底缺少何物,那就是清静以及平和的心。
第三,其受社会环境影响。20 世纪60 年代,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再并驾齐驱,城市在高速发展,而乡村的发展却停滞不前,城市的物欲横流与乡村单纯淳朴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个年代的台湾充斥着人性的欲望,贪婪的行为以及嘴脸随处可见,充满了罪恶之状。林清玄先生不忍见到这种情形,想着是否能效仿鲁迅以笔为枪杆,用蕴含禅意佛理的文章以此叫醒沉睡已久的世人,劝诫其行走在人生路上,不去贪恋不属于自己的事物,不去留念抓不住的事物,时刻把握禅意精髓,处事不惊,笑对人生[11]。
第四,个人因素。林清玄先生从高中起就决定当一名作家,一是因为出生在农户之家体验过人间疾苦,二是希望能为朴实的农民发声,做农民的“儿子”。虽然遭到父亲的反对,但其一直坚守自己的原则,时常发表文章。所以,其广泛阅读书籍,勤奋好学,从佛教经典中汲取佛教智慧,这也给其“菩提系列”大量佛教词汇的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清玄先生以其柔软笔触在其书里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禅意世界。众所周知,佛教经典向来晦涩难懂,但林清玄先生以其自身独特人生经历,巧妙地将禅意融入到了其散文中,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视角和超然的态度。其禅意的散文玄妙而不玄幻,充满着人生道理,即使在今日,也是不可多得的精粹,对沉迷于物欲横流中的世人具有一定的告诫和教导作用。所以林清玄先生留下的禅意散文依旧有深刻的警示之意,需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