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分类写作入门之一风景名胜联的写作方法
2020-11-18宋少强
文|宋少强
风景名胜联,是对联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如何创作,我们可以从前人的作品中,找出一些规律来。
风景联,如果从侧重方向而言,有单纯写景、单纯抒情、情景交融三种写法。
如果从作者自身角度而言,或是冷眼旁观置身景物之外,作客观描述,或是以自身感慨为纽带,借助写景,抒发自家的胸臆。或是介于两者之间。
如果从具体写作角度而言,有以风景名胜的名字出发,或是嵌名,或是诠释名字,或是拉历史名人入联作衬,或是拉别处风景作衬。或是以作者的视角行踪为线索,分写山水,分写动静,分写远近高低的感受。或是以作者的思绪情感为线索,吊古怀今,抒发感慨。我们还是借助对前人对联的解析,具体分析一下风景联的各种写法。
憩云楼
喜开心眼常登阁;
若问行藏且看云。
——曹龙树
此联就是一副借助风景的名字,生发出来的作品。上幅见楼,下幅见云。这种写作方法,是题署联中释名的一种。作品的上下联,无疑是通过云楼两个字展开。同时,又把“憩”字那种闲情雅致,用“行藏”,云卷云舒的况味进行阐发。释名联要注意的就是,不能任意解读,歪曲名字的内涵。而是要使作品能够与名字相得益彰,形成呼应。
涵碧草堂
香浮碧乳留真味;
影动清流惬素心。
——陈大文
涵碧草堂在湖北天门,纪念陆羽。陆羽是茶圣,纪念他的对联怎么能没有茶呢?但是这副对联就没有茶字。草堂的名字叫“涵碧”,上联涵香,下联流翠。看来这个对联是采用了释名的手法。释义呢?上下联虽然没有写茶字,但是,所有的文字其实都是在围绕茶字来进行。这副对联也做到了释义。这是一副释名释义相结合的作品。上下联分别解释了涵碧草堂的涵碧两个字。整联结合起来,又阐述了茶道的清淡雅致。这在题署联里面,是值得学习的。比单一的嵌名,要高出一个档次。
莫愁湖
一片湖光比西子;
千秋乐府唱南朝。
——李尧栋
写莫愁湖的对联很多。此联唯简洁明快耳。上联用西湖作衬,下联用历史传说入联。“一片湖光比西子”这一句算作拿来主义。苏轼用西子比西湖。作者用莫愁湖比西湖。用莫愁女比西子。拉物作衬而已。但是这种拉物作衬,或者说此处的拉物作衬,有一个缺点。缺点就是“泛而不切”。只能切到湖,而不能稳切到莫愁湖。还显得虚浮。那么要如何才能改变这种虚浮的状态呢?就只有在下联上面下功夫了。下联则用“乐府唱南朝”这些字眼来切中莫愁女的身份,以及莫愁湖的地点。同时隐约之间代入历史的积淀和人文底蕴。
黄鹤楼
我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
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
——钱 楷
写风景联,一大部分是置身事外,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还有一部分,就像此联一样,把自己代入联中,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写。前者比较客观,但是切入比较死板。后者比较主观自我,极容易融合进自己的情绪,切入也比较灵便,只需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所见景物,并略作情感融合,就会是一篇不错的作品。比如此联,作者直接以自己的经历切入“我去太匆匆”,直接引出朋友僚属黄鹤楼送客饯行的话题。但是作者并不是用记叙文的手法,直接写某某人,设酒置席,邀为燕饮之类的,而是通过一个神话传说,直接把话题引到黄鹤楼上面,因为他要写的是黄鹤楼,而不是黄鹤楼饮酒。这里的“骑鹤仙人还送客”,就兼有双重的作用,一个作用,是写“送客”,也就是设宴登楼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作用,是借机写出黄鹤楼的传说,用传说故事入联切题。
下联起句,“兹游良眷眷”,就是借“兹游”两个字,引导出“眷眷”二字,带入自己对黄鹤楼恋恋不舍的情感,这也是以第一人称写联的应有之义,如果不能融合进自己的情感,又何必用第一人称写作呢?而且我们看到,这里的所谓情感,所谓“眷眷”其实也是在写楼,不舍得离开的楼。于是作者用最后一句,写出了具体登楼的时间“落梅时节且登楼”。作者借用这一句,把读者带入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意境中去。而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随意,举重若轻,没有一丝的斧凿痕迹。
平湖秋月
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荫里;
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前 人
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经常会有这种题目。一个题目涉及到两种景物,而这两种景物又是密不可分的。如何下笔,对很多人而言都很迷惑:到底是分开写,还是合在一起写。如何才算切题,而又不会割裂景物之间的联系。
这副对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平湖秋月,要有湖,有月,这是必须的。作者没有急于写月,而是把月先放下。湖,月,分而述之,各成一比。
起句很平凡。总之是要先说一个游湖的理由。这一句类似小说中的引子,引言,意义只有一个:带你去游玩,跟着他的文字去旅游。这种句子古今一直在用,说明在写风景联中很有实用性。
起句是进入带你去旅游的模式,去哪里呢?接下来就是具体景物描写,是不是很简单啊?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在哪里呢?在红藕花中,绿杨荫里。没见写湖,但是写的就是湖。没见写平,但是这种荷花满湖的风景,自然是与波浪滔滔的感觉不同的。
上联写了湖,那么下联应该写月了,还要是秋天的月。但是我们看到,上联写的可不是秋天的湖,而是夏天的湖。夏天的湖怎么会有秋天的月呢?
看看作者如何处理这一难题:“清游自昔。”他进入了怀古,追忆的模式:自昔。这就可以随意发挥了。既然是回忆,追忆,那么不要说是秋月,冬月也是可以的。
比较值得玩味的是“看长天一色”这一句。这是化用前人句子“秋水共长天一色”。这里面,秋水还有一个更主要的任务:月与湖,是分开写的,那么如何把月与湖关联起来呢?这里的“秋水”就起到了这一作用。把月与平湖关联起来,通过一个小小的技巧,使得秋月切题到平湖之上的秋月,而不是别处的秋月。秋水在这里,就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太白楼
公昔登临,想诗境满怀,酒杯在手;
我来依旧,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
——胡 敬
太白楼,自然不能不写李白。此联用了追忆、怀古的手段,很自然,也很容易,就把李白从时空隧道中给拉了出来。“公昔登临”:这就可以任意发挥了。接下来就可以把李白请上台。至于写什么,要看各人的才思与感悟了。大家可以学习的是这种拉古人登台的手段。这里作者是对李白当年纵酒赋诗的场景作了一下想象。上联写怀古,那么下联就要亲自登场了,不能让古人自己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这里面其实是有线索可寻的。公昔登临,里面的一个“昔”字,就已经预示了下联一定会写“今”。如果不想写“今”,作者就不会在上联使用“昔”字。这就是伏笔的运用。
来看下联起句“我来依旧”。果然是亲自出场。自己登台亮相,用了一个“依旧”,“依”的是什么“旧”呢?这是要引发出景物描写。斯人不在,佳景依然。我看见的景物,与千年之前李白看见的景物还是一样的“见青山对面,明月当头”。恍然间真有一种跨越时空,与李白同席豪饮的情景。
对联的角度很清晰,切入也很灵便,上下联的气脉呼应,还有自对的手法,这些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这副对联的454 句式,前面一个四字句,后面用一个领字领起一组四字句的自对,是一种非常常见也非常好用的句式,大家不妨在写作中多多尝试。
涵云楼
风景自清嘉,有画舫补秋,奇峰环秀;
园林占优胜,看寒泉飞雪,高阁涵云。
——潘世恩
此联是在对联的两结,嵌入环秀、涵云两个词,算是在嵌字的同时,对两个名字的来历进行了阐述。
“奇峰环秀”也好,“高阁涵云”也好,在写景文字中,都属于具体描述的内容,那么以这样具体细节的文字结尾,对联的起句,就要有一个总体的约束。这就是写作中的“总分”手法。
大观亭
踞太白楼之上,鸳瓦排云,凭画槛一慰乡愁,已渐近钟阜晴峦,六朝城郭;
溯彭蠡湖而西,鹭涛飞雪,唤沙鸥共谈宦迹,最能忘峨眉春水,万里风帆。
——汪 恩
大观亭,在安徽安庆市正观门外,临长江,又称大观楼。此联是以大观楼为基点,以长江的上下游为“远观”的方向,以“思乡”“宦迹”为情感纽带,把这些景物贯穿起来。起句由大观楼,而联想到下游的太白楼。有两个用意,一是拉物作衬。用太白楼来衬托大观楼的人文胜景。二是以下游的太白楼为方向,引领视线。
所以我们看到接下来“鸳瓦排云”,然后继续把视线拉向太白楼方向。太白楼方向有什么呢,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凭画槛一慰乡愁”,看到了吗?远方有家乡,作者家乡南京。作者接下来给出了家乡的具体位置:已渐近钟阜晴峦,六朝城郭。
写作中,文采是一回事。文采我们可以从不断地学习,模仿前人字句中,得到提高。而气脉是尤其重要的,不学习前人作品中的气脉流转,就没有办法知道作者是通过何种手段,把这些字句串联组合在一起,把那些看起来各不相关的文字,赋予了生命力。
不懂得这些,再好的字句,组合在一起,也是一堆散碎珠玉,而无法形成整体呼应。
在阅读上联的基础之上,就很容易理解下联的写作手法。还是借助外物引领视线,进而进入情感描写。宦迹,峨眉,是因为作者在四川当过官。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作品中,有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一条是长江。一条是情感。
在写作中,尤其是长联的写作中,用线索贯穿整副作品,用气脉完成起承转合,是尤其值得重视的。
大观亭
樽前帆影,槛外岚光,数胜迹重重,都向江头开画本;
楼上仙人,阁中帝子,溯游踪历历,又来亭畔吊忠魂。
——邓廷桢
简单地说,此联是上联写风景,下联写情思,写寄托。
复杂点说,此联是上联用分总的手法写风景,下联采用时间顺序的手法写作者行踪。
那么这就是对联文理的全部吗?不,远远不是。
你们看到对联各个句子之间的线索关联了嘛?你们明了各个句子是根据什么排列在一起的吗?你们明了上下联写作方式的不同吗?
现在我们来看:
上联第一句,近景,第二句,稍远,第三句,承上启下,第四句特别远。写景的线索的远近,由近及远把视线推开去,渐至宏阔无边。下联第一句,黄鹤楼,很远,第二句,滕王阁,稍近,第三句,眼前,大观亭。这是利用作者游历的顺序由远及近,把上联渐次推开的视角又逐渐拉回到眼前。这种推出去,拉回来的手段,既能营造出极其开阔的空间感和时间感,又方便对联最后切合到题目,回归到出发点。
我们再注意一下上联写景的语言:“帆影”“岚光”“画本”,一脉相承,由细微到全局。下联的“仙人”“帝子”“忠魂”,则由虚入实,用前面二位给“忠魂”做陪衬,用前面的两处楼阁,为大观亭做陪衬。再看看中间一句,联腰的作用。我们看到,无论是上联还是下联中的第三句,都没有什么具体写实的东西,那么是不是第三句就可以省略掉呢?变成这样:
樽前帆影,槛外岚光,都向江头开画本;
楼上仙人,阁中帝子,又来亭畔吊忠魂。
粗看起来,似乎也无不可,但是仔细读诵,就会发现,缺了第三句的对联,很单薄,也很生硬。前后句子之间的衔接生发,都无处着力。
那么第三句,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数胜迹重重”,一方面,是对前面所描写景物进行一下归纳整理。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出“数”的结果,都数出来些什么内容。“溯游踪历历”,一方面,是对前面铺排两处楼阁的原因,给出答案,是“游踪”。另一方面,是要用这一个“游踪”,把联语转到眼前,转到大观亭。
这就是此联中,联腰的作用,担负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诗的“承”“转”,合二为一。
文游台
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处江淮而怀堂庙;
与古人稽,同今人居,若丘垤之仰泰山。
——魏 源
文游台,在江苏高邮城东北。相传苏轼、孙党和秦观在此载酒论文。故名。
“与古人稽”“同今人居”,出自《礼记·儒行》:“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此联比较出众的地方在于对仗:自从范仲淹写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之后,用此句入诗入联的,不胜枚举。但是很少有能够像此联作者一样给这个句子找到一个完美匹配的对仗句子来的。此联作者在《礼记》中寻找到了很完美的对句,并把这一组对句很精彩地运用到作品当中去。
可以说,通过苏轼,秦观诸人游历江淮,而联想到江湖,而联想到廊庙,进而联想到范仲淹的句子,这些都是寻常思维。而能够从《礼记》中找到与之不分轩轾的句子,并连缀成文,足显作者手段。
成都杜甫草堂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顾复初
“异代”二句:化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云:“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流寓:据《唐才子传》载:杜甫从陕西、甘肃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下面,我们用何绍基的对联与此联作一个比较。
东坡读书楼
江上此高台,问坡颖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
蜀中游迹遍,看嘉峨并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何绍基
差不多同样的题目,同样的句式,在同样的地方,问了差不多同样的问题。可以说,上联无论是切入角度还是写作笔法都高度相似。
顾复初的对联,是有一些自诩的味道的,所以他利用语言的技巧,很微妙地把自己写进对联中。似乎是上联的问句没有交代了。其实不然,文人的这种欲语还休,欲罢不能的小心思,既要借机展示一下自我,又不好意思太过于直白。怎么办呢?只好用一些比较隐蔽的手段。
来看这一句“先生亦流寓”,杜甫老先生是“流寓”,那什么叫“亦”啊?这里就体现出用语的微妙了。那个也“流寓”的人是谁啊?其实就是作者自己。作者就是用这一个“亦”字,巧妙地回答了上联的设问,也巧妙地借着杜甫的草堂,抬升了一下自我。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这种自诩也是浅尝辄止的。过犹不及嘛。起句是用自己与杜甫作比,然后得出来一个结论,那就是,虽然我们都是诗人,我们都是客居此地,但是您杜老先生能够千古流传下来这一座草堂,是足以让后辈高山仰止的。
如果单纯从下笔角度来看待此联,那么很简单,上联追思杜甫的伟大,下联扣题到草堂本身。
对联的写作角度是很容易掌握的。难度在于,如何在既定的角度之内展开文字,既不脱离角度之外,又要写出自身的况味感受。写作的角度只是大致发挥的方向,而具体的个人感慨,才是对联的灵魂所在。
很多朋友都会有一种困惑:我写的对联和别人写的,也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啊,他写回顾历史,我也写回顾历史,他写眼前景物,我也写眼前景物,为什么写出来的对联就没有别人写得精彩,写得耐看?
原因就在于,大多数朋友,都把写作角度,把对历史的回顾,把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当成了对联的全部,而忽略了代入感,忽略了写作者与所题写景物之间的情感互动,忽略了在这些写作角度内隐含着的情感线索。
没有情感的文字,只是一堆朽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