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沉睡的专项资金

2020-11-18曾那迦

廉政瞭望 2020年17期
关键词:老孙项目前期基层干部

文 本刊见习记者 曾那迦

山西忻州市某地的第一书记老孙为村里谋划了养猪项目,向当地扶贫办申请获批了20万元资金。可等到猪仔都出栏了,钱却只到手一半。更怪的是,这笔资金可用于建猪圈、进猪苗,却不能用于买猪食。老孙没办法,只能赊了10多万元账来搞扶贫。

就在老孙焦头烂额时,村里有数百万元的扶贫资金却“趴”在账上。“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是对扶贫资金使用的过分谨慎。还有部分基层干部对挪用专项资金行为的违法性认识不足,在扶贫资金的申报、领取、使用过程中,容易触碰法律红线。这也是当下一些基层干部拿着扶贫专项资金当作“烫手山芋”,不知所措的主要原因。

今年到了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却还有基层干部在为怎么将扶贫资金用出去发愁。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保命钱”,为何会“趴”在账上“睡觉”?

究其原因,还是部分地方政府在资金监管机制上缺位。有些地方,申请扶贫资金时异常踊跃,贪多求大。结果资金到位后,要么资金和基层实际状况不符,不具备使用条件,或者就是怕担责任,只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拖着,就这么任由资金闲置。

其实,一味地规避风险,并非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安全最好的方式。

今年6 月,财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闲置浪费扶贫资金,失职失责,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追责问责。《“六保”财政政策措施问答》则对非贫困村的扶贫资金使用进行了解答:明确对已经实现稳定脱贫的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

为了严格和畅通扶贫资金管理,一些地方也推出了相应措施。

例如,近年来,广西连续4年在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累计获得奖励资金20.8亿元。去年,广西出台《防止扶贫资金闲置六条措施》,为提高扶贫资金项目运行效率,建立县级项目计划提前安排制度:县级必须足额安排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每年11月底前,县级在认真测算下一年度扶贫资金规模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库中项目前期工作的完成情况,制定下一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待上级相应批次资金下达后即可动工实施。

广西的做法值得借鉴。要是做好了制度和措施保障,还担心扶贫专项资金用不出去吗?

猜你喜欢

老孙项目前期基层干部
一个巴掌 一个拥抱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白描绘形象,细节显真情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老孙的茶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从建筑策划入手,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浅谈工程项目前期报建管理
再生资源回收处理项目前期咨询关键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