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 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发布

2020-11-18胥大伟

清风 2020年16期
关键词:亲子心灵家庭

文_胥大伟

2020 年1 月10 日,北 京 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发布了2019 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这份白皮书从2019 年3 月启动实施,历时10 个月,涉及15 个省份,问卷样本总数达14000 份,并首次实施面对面访谈,对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安徽省六安市狮子岗乡、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云南省腾冲市腾越镇4 个地区,共计超100户留守家庭进行入户探访。

白皮书揭示,留守家庭中普遍存在亲子关系疏离问题。这也折射了当代留守家庭对孩子养育与教育问题的迷惑与困境。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2018 年,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

作为《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的学术执行人,李亦菲在最近几年的调研中发现,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农村儿童不是父母全部缺失,只是缺失一方,这也属于留守状态。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多由祖辈进行照顾,这种养育方式导致留守儿童在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亲子分离”和“隔代教养”的特征,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行为养成等社会化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另一个现实是,在农村社会中,留守儿童与其祖辈看护人之间形成相对弱势的生存群体,弱弱相助。

持续的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愉悦状态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烦乱和迷茫状态则高于非留守儿童。不少留守家庭在亲子沟通方面存在障碍,亲子沟通甚至会带来伤害。相关研究亦表明,在与父母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上,部分留守儿童缺失较大。

研究者指出,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支撑与指导,怯于与他人打交道。儿童期的交往障碍会使儿童对人际交往产生逃避心理,不但会妨碍他们儿童期的人际交往,还会影响儿童成年后的人格发展。李亦菲认为,增加留守儿童的朋友数量有助于缓解他们的社交回避现状。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留守儿童群体庞大。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叶鹏飞认为,留守儿童和农村社会的变化和流动是一致的,留守儿童的出现是一个结构性因素,但对个体却有很大影响。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认为,有序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方法,最根本的是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多位与会学者建议,要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和成长的困境,除了应在制度设置、教育资源等方面倾斜,为农村儿童教育和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还应加强社区儿童服务,让社会力量介入并且落地。

猜你喜欢

亲子心灵家庭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家庭“煮”夫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