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雏凤身姿真矫健

2020-11-18

清风 2020年16期
关键词: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芽儿

最近看了媒体报道,一些“九零后”渐次登上学术研究的殿堂,顿生“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期待,因为我们看到——雏凤身姿真矫健。

相较于将所有年轻人比作“后浪”,将从事学术研究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比作“雏凤”似乎更为贴切。“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让人看到年轻人乘风前进的磅礴气势,“雏凤清于老凤声”则让人看到雏凤个体潜在的素质,那清澈悠然的声调充满了活力。

姚婷、李晟曼等就是这奋翅飞翔的雏凤中的代表。

“年薪156 万”“博士”“被华为录用”,姚婷身上的这些关键词非常耀眼。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几句耳熟能详的冰心的诗,唯有练翅的雏凤才真正懂其中的含意。花儿开放时的明艳是相似的,但芽儿的成长却各有各的不同。

姚婷并非生来就是“学霸”,在中考这个求学节点上,姚婷的成绩是2A4B。须知,在长沙市要考上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长沙市一中“四大名校”,中考成绩必须是6A。6A 和2A 的差距不小,虽然姚婷当时的心情未见报道,但绝对是不轻松的。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她才开启了发奋的高中阶段。高中老师评价她“刻苦钻研”“上进”“自律”“勤奋”“非常有主见”,虽然是常用的评价优秀学生的词语,但每一个词语后面必定是若干个“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故事。尤其是她的班主任评价她“对未来的规划非常清晰”,说明姚婷那时就立定了志向。三年的刻苦换得了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的结果,自此,她一发而不可收,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参与了学校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成了校园的风云人物,由此获得从本科直博的机会。

26 岁的李晟曼刚被华中科技大学授予博士学位,旋即便被湖南大学聘为副教授。虽然李晟曼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但她的科研成果说明了她的科研实力和潜力。她在世界知名的专业期刊发表SCI 论文10 多篇,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

在读博的三年期间,她每天在两个实验室来回奔跑。从一开始的研究测试,到后来写出初稿、画图,写论文投稿初拒,再验证实验数据、修改,直到再投稿到发表,其中也不无焦虑、担忧,感到受挫。然而,这些从没有动摇她跨过坎坷、战胜困难的勇气。她的博士研究经历印证了叶剑英元帅的两句诗:“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这样一个20 多岁的花季女孩,不去赶时髦、穿名牌、游胜地,而是沉浸于实验室。穿名牌、戴首饰、“去看看世界”的人生愿望,只要有条件实现,都无可非议。但李晟曼却“舍”了这些一般人的生活乐趣,与枯燥的材料、仪器打交道,与未知的科学领域的一个个问题对话。或许在她心里,某个问题被验证或破解时,所“得”的乐趣,不是由感官刺激带来的快乐所可比拟的。这是一种生于理性的灵魂畅游之乐,一种识得“天机”之趣。

像李晟曼这样的雏凤,在她任教的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不止一个。1990 年出生的李东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是1990 年出生的李梓维、喻楚英是副教授。

在一些科学领域、一些高校中有很多新星在科学的天空闪耀。

这些雏凤,飞翔的雄姿令人叹赏。当然,在他们面前,还会有风雨,但只要他们一如既往地迎风翱翔,广阔天空就是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

猜你喜欢

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芽儿
星空中多了一颗“华中科技大星”
芽儿
芽儿
新荷初绽
芽儿
A Study on the Cohes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Blessing Short Messages
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创作实践能力培养探析
更正启事
春天的门缝里
湖南大学出版社等127种重点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