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

2020-11-18谢丽芬

清风 2020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儿童农村

文_谢丽芬

在学业方面,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一些留守儿童相对较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出现了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2019 年8 月,共青团湖南省委发起了一次对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已经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这些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33.6%的留守儿童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提高学习成绩”,还有51.7%的留守儿童初中毕业后就打算“外出打工”或“做生意”。对于学习成绩,本次调查中35.1%的留守儿童感觉自己在学习方面信心十足,但还有约33%的留守儿童“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

另外,笔者曾对广东省河源市8所农村初中进行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有63.9%的留守儿童认为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无人指导”。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一些留守儿童只能采用消极的态度。留守儿童与其他同龄人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

在品德方面,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很难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一些弊端,如长辈容易纵容溺爱孩子,对孩子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了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同时,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存在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留守儿童正处于树立理想、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方面的引导,他们极易出现人生观、价值观念上的偏离,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

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隔代监管和隔代教育可能使一些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后,就把儿童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照管,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负责照管孩子的农村老人不仅年迈而且大多数文化素质不高,难以从体力和智力上担负监管重任。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部分留守儿童容易产生畸形心态,主要表现为任性、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重;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没有上进心,集体荣誉感不强。

学校的不当评价、教师的不当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第一,个别学校的唯分数论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有些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很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的温暖消除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有的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也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使得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二,教师的不当教育可能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监管或其他原因,学习成绩不佳。如果教师在校没有给予这些留守儿童足够的鼓励和帮助,而是经常批评和忽略,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感到没有安全感,缺乏生活的乐趣,结果必然出现心理问题。当前部分农村的中小学教育仍然着眼于应试和升学率,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看学生的成绩。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

政府层面: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和谐发展。从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集中体现城乡文明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现有城乡两元结构的束缚和城乡文化融合的艰难使得整个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充满矛盾与冲突,而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教育、心理、品行、安全等方面所出现的偏差正是这一类矛盾与冲突的派生物。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竭力为农民工的权益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让他们及其子女能更好地享受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

家庭层面: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是教育儿童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儿童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首先要纠正认识上的错误,不能仅关注挣钱,只想着如何带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而是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巩固亲子关系,这种精神上的温暖是物质所远远不能比的。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来说,家庭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上,而是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去关心和爱护他们,多和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发展良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家长应该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正确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家长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这样才不至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学校层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改善学校教育环境。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因为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较为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学校应逐步建立并切实执行留守儿童监测制度,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把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学校可以利用现代发达的通信技术,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快捷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与父母分居,相对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给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猜你喜欢

心理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六·一”——我们过年啦!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