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的生长习性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0-11-17王伟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物链生长习性农作物

王伟

花生是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的农作物,可以作为美食直接食用,或加工成食物油。随着市场不断地扩大,对花生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种植花生也成了部分農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市场逐渐扩大,提升花生的种植品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花生的生长习性

想要种植好一种农作物,首先要了解这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有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阳光与水分,适宜的土壤以及适宜的生长条件与生长环境,这些对植物的生长都是十分重要的。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要保障充足的阳光才能更好地促进植物生长。花生是一种喜温、不耐寒、耐旱,但是需要充足水分的农作物。相关研究发现,每千克的花生需要225 kg水来进行灌溉。花荚期是花生生长的重要时期,是花芽分化、开花、受精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决定花生产量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所需要的水分也是最多的,占所需总水分的50%。花生在生长中根部较发达,根瘤菌较多,生长较长,花期一般长达2个月。在种植花生时要将花生种植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含有机物较丰富的土壤中,要保证良好的光照,排灌也要畅通,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定期施肥保证充足的营养,保水保肥能力强,病虫害也较少,pH值为5.5~7.2的沙土中种植。花生种子发芽适宜的温度是25~35 ℃,如果温度在37 ℃以上,发芽会比较慢;如果温度在45 ℃以上,种子就不会发芽。适合花生开花的温度是23~28 ℃,如果当天的温度在21 ℃以下,开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开花数量会减少;适合花生荚果发育的温度是25~33 ℃,如果温度高于37 ℃或低于15 ℃,荚果会停止生长。花生所结的果实叫作荚果,是一种在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农作物。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茎腐病

茎腐病是为害花生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在我国每个种植花生的地区都会遭受此病的危害,一般发病率在20%~30%,有的地区则比较严重,发病率在60%~70%,甚至导致连片发生死亡。这种病主要对花生的子叶以及幼根产生危害,直接造成整株植物死亡,危害十分大。病菌一般寄生在叶子与死亡的植物身上,翌年春天还会继续传染其他植物。越冬菌是茎腐病传染的主要来源,茎腐病可以通过风力、浇灌、雨水以及农事操作来进行传播。花生茎腐病一般年年发生多半是因为这个原因,一般发生在花生中后期,茎腐病症发病快、死亡也快。

预防花生茎腐病要遵循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对花生种子要挑选优良品种,最好是抗病品种,可与小麦、高粱等农作物进行轮耕套种。在种植时,要因地制宜,根据月份进行种植,不要错过最佳种植时期,及时进行排水,保持干燥,增加磷肥的使用,为花生提供充足的营养与水分,加强对农田的管理。发现有茎腐病的花生要及时进行拔除,并进行杀菌处理。在播种前可以用25%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种子进行搅拌,可以有效预防病害。

(二)地老虎、蚜虫等害虫

采用农用膜进行覆盖,并运用相关农药撒到地上防止地老虎的发生。运用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是花生病虫害防治中最有效的办法。最生态环保的办法是运用自然界的生物链,对害虫的天敌进行保护。如蛴螬虫的天敌是寄生蜂,这时候就可以运用这一生物链来保护花生,在花生地附近种植蓖麻树来诱杀蛴螬成虫;当花生生长到一定时期时,会出现蚜虫,可以喷洒苦参碱液进行防治。在花生生长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自然界中的生物链来保护花生,有效地对环境进行保护,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总之,花生种植的产量直接与农户的经济效益相挂钩,为农户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在花生种植过程中,要积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土壤情况来进行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种植花生的土地,抗菌型的花生种子以及加强种植过程中的田间操作,不断提高花生的产量,根据花生的生长习性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对花生病虫害要进行有效的防治,运用好生活中的常识以及自然界中的规律,实现绿色种植,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链生长习性农作物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生物链”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打造音乐课堂教学的“生物链”
低山丘陵区发展油用牡丹对策研究
甜瓜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技术
趣味象声词
奇妙的生物链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