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安族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11-17王艳包莉赵姗姗

灌篮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

王艳 包莉 赵姗姗

摘要:文章以保安族代表性传统体育“夺腰刀”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夺腰刀”的保护和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民族体育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从以赛促承、文化赋能、特色教育、全民健身等视角,建立保安族传统体育经济发展和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保护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保安族;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引言

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凝结着保安族文化精髓,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财富。在现代体育浪潮的冲击下,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正面对着严峻的考验。现代体育项目逐渐成为保安族年轻人们首要选择的锻炼方法,经济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使得保安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十分受限。对此,无论是从体育健身的角度分析,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去研究,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都应该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

一、保安族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承的价值解析

(一)可辅助全民健身事业积极展开

保安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简单易学的特征和优势,以保安族最经典的“夺腰刀”项目为例,夺腰刀活动包含走、跑、跳跃、闪躲等基本动作,可以充分锻炼人们在柔韧、体力、耐力等方面的身体机能。做好保安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可以令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体育活动中来,进而达到增加锻炼人数、建立稳定锻炼习惯的作用,更能够稳步提升民众的健康水平,从而有效帮助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

(二)可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要

保安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性、娱乐性、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是反映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安族夺腰刀体育项目,是保安族人们在完成了一阶段的生产生活活动后,为了消遣和强身健体而发明的一种文化体育活动。该活动中人们可以用合理的方式尽情的释放力量,在运动中自我肯定,在与他人良性竞技的过程中增进彼此的感情。基于此,做好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将夺腰刀等体育运动推广到全民环境内,让更多的人参与夺腰刀等体育活动中,既可以满足自身休闲娱乐的需要,也可以充分释放身心压力。

(三)可拉动地方经济稳定发展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集保安族智慧结晶和民族特色,反映保安族个性和群体气质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保安民族文化独有的财富,可以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宏观性的认同和推广时,更能够吸引外资汇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基础设施,实现更高质、高效的稳定发展。但运用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在地区内少数民族文化稳定传承,具有成熟产业链的前提下。因此,只有在做好保安族传统体育保护和传承工作时,才能实现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

(四)可强化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

要做好保安族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保安族成员的参与。他们需要提供体育文化的历史脉络、运动规则和背景文化等等。当他们团结在一起为了旅游事业的开发、民族体育教育的拓展等工作而合作时,他们需要对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调查、整理,更要深入分析找出更易调动人们民族感情的文化元素,整个过程中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民族感情便会被有效激活,保安族的民族凝聚力将得到有效升级。同时,当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有效的推广时,为了进一步传播民族体育文化,保安族人民必然会提升民族的亲和力,进而令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一步强化。

二、保安族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一)多元文化发展致使传统体育传承空间被挤压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信息技术令人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外来文化,而外来文化的新奇性使其更易受到民众的关注。一时之间,人们对待体育文化的热情逐渐转移到了现代体育项目中,投放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上的目光逐渐减少。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本就诞生于少数民族之中,受众群体几乎都是少数民族群众,人数上不占优势。在现代体育浪潮的挤压下,许多保安族人民都开始转而参与篮球、足球等现代体育项目,从而使得保安族传统体育项目“夺腰刀”等活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生存空间被高度挤占。

(二)地方经济实力薄弱导致体育活动数量减少

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活动若想要有规模、有组织、有质量的开展,需要输出较多的经济资源。但保安族传统体育的弱势就在于受众,缺少受众的情况下投资方获益率较低,导致民族体育的开展很难获得社会组织的协助。由于地方经济发展薄弱,无法支撑大规模的编剧、舞美等项目的资源输出。故而使得保安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数量较少,除了在民族节日内表演外,其他时间内几乎不会开展。而体育活动是传统体育传播和传承的核心途径,数量较少则意味着传播效果也同样薄弱,这明显不利于保安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

(三)思想观念落后导致文化传承出现断层

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如果体育文化的传承不能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他们就不会主动的参与。在这种落后的思想觀念作用下,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明显出现了断层现象,即年轻人不会对体育文化传承产生积极参与的意念,年长者又不会主动参与传播和传承。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以人作为载体,后继无人的局面一旦形成,就会进一步加重传统体育文化的消亡。

三、保安族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承策略

(一)以赛促承,拓展传统体育的传播空间

保安族应建立“以赛促承”的思路,在提升传统体育竞技观赏性的前提下拓宽传统体育的传播空间。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发挥宏观引导作用,以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为依托,呼吁社会各界在资源和人力上协助赛事开办。当传统体育的观赏性价值增强,自然会有更多的观众愿意有偿观看比赛,甚至主动为比赛宣传,提升比赛活动的热度。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可以从政策上为相关企业提供政策优惠,从而有效促成政府、社会、市场的三元结合,确保传统体育赛事能够长期稳定举办和发展。

(二)文化赋能,吸引投资促成长效发展机制

“夺腰刀”不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体育的重要来源和有机构成。对此,建议地方应该开发体育文化产业,用文化旅游业和民族传统体育结合的方式,促成保安族传统体育的长效发展机制。文化旅游的开发需要以传统体育为主,配合民族的历史文化脉络,构成一个同时具有观赏意义和文化认知意义的旅游空间。以保安族经典体育项目“夺腰刀”为例,当地政府可以将“夺腰刀”作为文化旅游开发的核心主题,先挖掘夺腰刀相关的历史来源、历史背景等等,再通过场景布置将历史高度还原,塑造一个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空间。整个空间内,旅游者可以密切接触保安族的历史文化,与历史中的人物充分互动,高度满足自身的休闲娱乐需求。同时,旅游空间还可以提供民族特色住宿、饮食等产业化服务,延长体育文化的收益曲线。为了进一步促成长效机制的成立,相关部门还可以将夺腰刀与戏剧表演结合,定期更换表演的内容,吸引新老游客的来访,令保安族地区成为具有长效传播和收益能力的文化旅游场所。

(三)产教融合,塑造稳定保护与传承路径

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以人为载体,只有培养出更多具有保护和传承意识的人才,才能真正令保安族传统体育经久不衰。基于此,地方政府应该将夺腰刀等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融入体育课程之中,让校园成为推广文化、传承文化的主阵地。同时,院校也应该开设与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文化传承理论课程,帮助学生们回顾历史,令他们认清和认同自身背负的历史传承责任。

(四)全员参与,实现传统体育“回春”

将校园作为依托所能够影响的只是学生群体,要实现对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也必须要调动成年人的力量。对此,地方政府应该将夺腰刀等传统体育活动规划到全民健身的范围内,要从企业、社区等行列呼吁民众积极开展夺腰刀活动。为了促进民众参与,还可以开放一定的专业比赛名额到企业和社区,要求企业和社区可以自行开办“夺腰刀”竞技活动,活动的冠军可以免费参与到政府举办的专业赛事中,夺得名次更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民众们将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夺腰刀活动中,实现传统体育的现代性“回春”。

结语

综上,若要在现代体育环境下实现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但需要从创办赛事的角度入手,引导民众重新燃起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参与热情。更要开发文化旅游,用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吸引更多的人认知和理解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及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令更多保安族人看到传统体育文化的“未来”。同时,必须要将教育作为保护和传承的关键媒介,将传统体育项目融合到教育体系中,从孩童开始培养他们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观念意识和能力,从而令孩子们成为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未来动力。也要结合“全民健身计划”,引导更多的族人加入傳统体育项目中,重拾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云彦华.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2]妥进荣.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3]王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李国锋.保安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3,32(03):113–116.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
昭通苗族花山节浅析
浅论民族文化对紫砂壶艺的发展与影响
从《大鱼海棠》看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回归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