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年级基于先学后教的体育微课教学实践
2020-11-17胡锵张珮琪
胡锵 张珮琪
摘 要:微课在小学中高年级的体育教学方面起到的作用,不仅可以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还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与机能的协调发展,平衡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本文就基于微课先学后教的体育教学实践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利用多媒体的渠道去灵活运用微课教学,并且得出微课对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有所提高的结论,以体育课堂当中常见的感觉统合失调、场地、天气、年龄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关键词:微课 中高年级 实践 感觉统合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9(b)-0133-03
Abstract: Micro cla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of middle and senior grade in primary school. It can not only ac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eachers' enthusiasm in teaching, but also enhance students' physique,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ir body and function, balance students' subjectivity and teachers' dominant posi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based on "learning first and teaching later" in micro class. It uses multimedia to flexibly use micro class teaching,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micro class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It studies the common problems of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 venue, weather, age and so 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questionnaire survey, literature and so on offering method, action research method and experience summary method.
Key Words: Micro class; Middle and senior grades; Practice; Sense integration
1 课题的提出
在中高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从实際课堂教学上看,70%以上的教师采用讲解、示范、再练习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角度上看,8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先自学,再听老师的讲解示范更容易掌握技能。现阶段出现这种严峻的现状,足以引起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手段的深刻反思,那么,现如今实际课堂教学方式是否要进行改革?
2 微课改善学生感统能力对课堂效率的提高
2.1 双手配合的练习
一只手成掌型,一只手成拳型,然后左右手开始拳掌交替变化,然后慢慢加快变化速度。练习熟练后进行测试,连续20次不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完成练习的,可以“升级”到下一项内容。
2.2 双脚配合的练习
左右交叉腿侧向跑练习,制定10m左右的练习距离,利用“米”字方向来进行练习,录制一节交叉步的分解动作微课,动作速度由慢到快进行,动作要领是,以从右到左行进为例,平行脚站立开始,右脚向左侧前方交叉步,左脚向左侧横跨半步与右脚平行,接着右脚向左侧后方交叉步,左脚向左侧向横跨半步与右脚平行,动作依次重复,两脚交替进行即可。
2.3 手脚配合的练习
举手抬脚小跳步向前,注意练习是要异手异脚,不能同手同脚,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左右脑同时运作,控制自己的手脚协调发展,动作要领是:左手向上抬起举直,右脚抬起膝盖与腹部平行即可,身体方向始终向正前方,手脚交替进行完成练习。
以上的微课内容都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练习的,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录制的微课在空闲时间进行练习,先自行学习,回到学校之后教师在上课时抽时间出来检测一下学生的练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动作反馈来进行动作难易的设定,学生把感统失调的情况改善好了之后,那么学习其他内容的时候就能够快速掌握,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效率。
3 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3.1 天气的影响
众所周知,体育课也称室外实践课堂,不是每一所学校都能实现建一间体育馆来上体育课,操场肯定是有,可是受天气的影响太大了,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春夏秋冬都会经历雨、雪、台风、炎热高温天气。避免天气对体育课的限制,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好几节微课,时间限定在10min内,在这10min内把所有的要点和重点都呈现出微视频里,在天气不适宜上室外体育课时,进行一次微课探讨学习,通过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反复去播放录制好的微视频,让学生大脑先构思出一个概念,这个技术动作是怎样形成的,通过这个技术动作能实现什么样的实践。还可以通过社交APP把录制好的微课发送给学生、家长,让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在家可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微视频进行练习,家长负责监督孩子是否在家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视频,微视频不会受到天气的干扰,并且可以节省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解与示范的时间,体验后,带着疑问来上课,这称之为“验”。
3.2 学生水平提高难
帮助学生根据所学过的技术技能再进一步提高一个水平,对于每一个体育教师来说都是一件头疼的事,而微课和翻转课堂恰好解决这一问题。学生的技术技能难以提高,无非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还没形成一个技术技能的概念,教师在课堂上唠唠叨叨地讲解,学生未曾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才不能集中精神听教师的讲解,其实教师的讲解对学生来说是最乏味的,都是文字性的表达。以篮球的胸前传击地球为例,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给学生先去尝试传几次球总比教师在上面“专业性”去讲解要来的实际得多,微课和翻转课堂就不一样了,因为在上课前,教师已经录制好微视频让学生提前去熟悉这一项技术技能,并且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已经体验到教师预授课内容的乐趣。俗语说,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兴趣,只要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才有动力去学习。大部分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激发出很多好奇心,基础好的学生练习后会产生一种追求更加高层次的进步心态,全班学生的上课激情被调动起来后,教师上课就好办了,专门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不断起引导他们去学、去进步。拿足球二人传切球过人战术来举例,学生观看了教师录制好的传切球技术微视频后,会受到很多启发,原来世界杯那些足球明星也是运用这种技术过人的,一方面学习动力来源于球星的影响,另一方面学习动力来源于好奇心,学生迫切想学好这门技术技能,这时候才会聚精会神去听教师的课堂安排,学生能够认真听讲,教师讲解示范才有效果,不然的话,只能像传统教学那样,纸上谈兵,笔者不否认传统教学也有教师能运用得很好,但是,新型的教学理念会更加贴切于学生的现代化学习的习惯。通过微课教学理念,提高体育课程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符合教师教学的动机和学生的学习的需要,这称之为“学”。
3.3 教师动作示范受限
体育项目跟文化课不一样,要完成一个动作,需要动用身体各个部位协调来完成,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教师无法很好地把动作展示出来,这个时候非常依靠微课来呈现,在播放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微课内容进行讲解,然后根据动作的难易,进行分解动作的教学,一步步去强化。一方面能保护好自身安全,不易受伤,另一方面,微课的呈现更为直观,可以反复去播放,录制微课时可以设置多几个示范面,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观察一个动作的变化和细节,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微课也可以用于比赛训练中,拿背越式跳高為例,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很好地去完成这项动作,但通过微课的慢动作播放,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就能大大降低此项运动教学的难度了。
4 微课对小学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方面,“微课”是当今网络时代发展的新生教学手段,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体育网络教学模式探索,能有效解决传统授课存在的空间拓展问题。同时微课主题的突出,技能指向明确;微课短小精炼,便于观摩,加上学校的网络资源平台的共享,让教师与学生或学生家长进行实时的相互交流,还可以针对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学生的学习不需要完全依赖教师,这个时候教师充当一名“导演”,学生家长可以从旁作“动作”指导,课堂上教师及时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三方配合起来像是为了促进学生快乐学习而拍了一部教育大片,为教与学增添了新鲜感,摒除传统教学的乏味感。
第二方面,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在教薄弱项或受身体、年龄等条件局限的项目时,若有相应的微课教学资源作为丰富和补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微课可以跟同校的教师教学资源进行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轮流录制微视频,减轻工作量之余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促进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拓展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以前不敢尝试教学的内容,通过微课和翻转课堂这种形式呈现给学生看,间接性检测学生是否有这个能力去完成该项技术及技能,大大降低了教学上的风险。
5 结论与建议
经过1年时间的实践得出,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相对有所改善,出现手脚不协调的情况在武术课上没有以往那么多,先学后教的体育微课教学基本上解决了许多课堂当中出现的问题。
结合上述各个方面的因素来看,要录制一节微课,通过社交APP的渠道进行交流也好,或以微视频课堂的形式呈现也好,完成一件优秀的体育微课作品并不容易,可是我们并不需要追求有多么的完美,只要设计的内容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有帮助,对学生的学习有提高,那就足够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建立一个体育微课的资源库,以多选择的题材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当中,从而去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改善感统失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田金华,白翠翠.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3):76-78,82.
[2] 丁广明.探索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开发的新途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4):88-89,94.
[3] 刘玮宏,王虹,杨英,等.地方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0(9):122-123.
[4] 孙雪晶.如何重视小学生命与安全学科教学创新[J].文学少年,2019(9):270.
[5] 王国超.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运用微课教学的探索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61-62.
[6] 敖翔.我国幼专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5):105-107.
[7] 黄光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观察,2019,8(36):73-74.
[8] 侯金涛.应用型民族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