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语文视角下的初中写作教学
2020-11-17仇巧芳
仇巧芳
[摘要]近几年来,作文教学改革声势浩大,但是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全语文”(Who1e Language)既是一种教育哲学观,也被认为是一种跨越学科、融合学习与生活的学习模式。以此理论为指导,全语文写作教学理念提出了作文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探索出了三条有效路径,对更新初中作文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全语文;写作;教学
[基金项目] 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自能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的后续研究成果(立项编号:YZ-c/ 2016/27)。
一、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学生写作内容与生活脱节,缺少生活气息与创新意识,作文形式化、概念化现象严重。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将写作过程和写作技巧切分成不同的步骤和板块,认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这其实是违背写作规律的,写作的思维过程是没有办法单独分项指导练习的。而目前作文训练中的命题形式、过程指导、评价方式都比较单一,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教师要将语文自我封闭性转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作文在本质上就是对生活的反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写作的基础。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用心体验周围世界和现实生活,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借助不同的“生活场景”引导和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
二、全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写作必须建立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上
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不真实,作文就会缺乏真情实意。如果学生根本没有产生情感体验,出于迎合或者畏惧教师(包括家长)的心理,他们会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这主要归咎于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对话氛围。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愿意在写作中表露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写作必须建立在现实的表达愿望前提下
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让乐于表达的学生获得自信。人天生就有表达的愿望,孩子牙牙学语,自说自话,是表达;成年人“诗言志”“路见不平一声吼”,“言”和“吼”是表达。教师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心”,就必须了解学生,设计符合学生生活特点的训练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提供开放的写作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让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这是最基本的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开放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时间上,也应灵活处理。王栋生老师专门有一篇文章《我在星期三写不好作文》,写学生面对限时作文的痛苦,指出学生写作灵感生成的差异性,体现了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尊重。
(四)写作评价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在生理上大致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在心理上具有某些共同性或普遍性,学生个体之间的心理发展、心理活动方式及特征等方面并非整齐划一。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知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以及由此三者差异形成的个性心理的差别,这四个方面综合构成了写作教学中的对象主体间的个体差异性。正是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决定了学生在写作的兴趣需要、态度动机、情感意志及写作行为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减少学生之间的横向对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是纵向发展情况,应采用动态的发展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变化。
三、全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对阅读内容品评的过程中往往产生丰富的阅读体验,继而产生强烈的表达愿望。怎样利用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是值得研究的。
小说适合围绕人物性格补充或者续写故事情节。教师在讲解《孔乙己》的时候,就围绕孔乙己的命运,做了充分的讨论,然后,让学生补写一个片段《孔乙己后来的日子》。教师在讲解《最后一课》的时候,让学生想象小弗郎士放学后的故事,写一个片段《下课以后》。散文适合围绕内容和情感,引导学生审视和感悟自身生活。学习莫怀戚的《散步》,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在家散步的情形,然后形成文字。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不妨也让学生写一写《_____的说和做》。即使是像《卖油翁》这样的小故事,也可以寻找到某个点,将这个小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用一系列词语表现卖油翁高超的沥油技术,如果这个时候让学生说一说身边有类似高超技术的人,学生一定是有话可说的。那就不妨引导学生观察和描写身边的“高人”,运用恰当的动词、副词、形容词写一篇《高手在民间》。
(二)在主题活动中拓宽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带着学生真正走进生活。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选材立意,拓宽学生写作的思路,对提升学生观察能力、思辨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不加指导,学生写作内容往往会角度单一,叙事平淡,缺乏亮点。如何让学生在同一事件中选择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三)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记录习惯
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仅靠一个学期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显然是不够的。写日记可以记录生活,或者把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插曲,用文字写出来,都不失为好的方法。
1.写日记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习惯。很多学生怕写日记,一写日记就抓耳挠腮。教师不妨先给学生一个提示:想一想,这一天,令你感到(高兴、难过、失落、为难、庆幸、后悔、无奈……)的事情是什么。由情感记忆入手,回忆具体事件就会变得简单得多。
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小插曲写成文字。例如,教师用多媒体投影了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一张书桌凌乱不堪,教师不动声色地问:“这是谁的书桌?”这时候,教师以“谁的书桌?”为作文素材,让学生写一篇小作文。
3.模仿借鉴写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学习经典的范文,参考别人是怎样寫的。全语文写作教学更强调激发动能,系统完整的写作技巧训练仍然是必要的手段。
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具有独立思维方式和自由内驱力,具有主动创作的激情与行动,把自己的生活与情感真诚地倾诉在文章中。写作还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在全语文视角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从“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同时,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指导习惯,创设作文情境,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立足丰富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