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临床见习的高职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2020-11-17罗霰宇

经济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核心

●罗霰宇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操作技能是护生的基本功。人文关怀能力是护士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秉承着集意志、情感、观念、知识、智力、德行、人性等为一体的内在修养,也属于综合护理能力的核心内容。但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紧张、任务繁重,患者逼你去给你变化速度快,高职护生在临床见习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往往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护士核心能力普遍较低。基于此,本文随机选定本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3 月本院64 例临床见习高职护生研究,具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定本院2018 年6 月至2019 年3 月本院64 例临床见习高职护生,随机分组(每组32 例),实验组:女28 例、男4例;年龄在 20~24 岁,平均(22.26±0.26)岁;文化程度:20 例大专、12 例本科。参照组:女 29 例、男 3 例;年龄在 22~24 岁,平均(22.28±0.22)岁;文化程度:22 例大专、10 例本科。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二)方法

参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老师从疾病入手,通过现场讲解的模式带教。带教周期为4 周。

实验组:给予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制定人文关怀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为态度、技能以及知识三个维度。以“整理、更换卧床患者床单位”为例,认知目标是根据患者认为关怀需求,给予针对性的人文关怀服务。技能目标是将人文关怀应用于整理、更换床单位的过程中。态度目标是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同情、照护等。确定人文关怀内容:收集人文关怀素材,包括影视剧、歌曲以及文学作品等,制定典型的人文关怀案例,设计人文关怀实践环节,并确定人文关怀主题。确定人文关怀教学策略:将32 名护生分为4 组,每组8 例,成立人文关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教学活动。制定人文关怀角色体验计划,护生可扮演患者、家属、医生、护士等,同时举办榜样教学,例如优秀实习生感人事迹等,寻找最美护理人等。实施人文关怀教学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进行人性化教学管理,让护生感受到带教老师的照护和关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师生平等、友爱互助。以激励的方法继发护生学习积极性,始终以发展、尊重的眼光看待护士,以温和、宽容的态度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潜移默化的方法让护生感受到人文关怀。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形成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包括理论考试、操作考核、情景模拟、课堂观察、反思日记、小组合作、课堂提问等方式进行。带教周期为4 周。

(三)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核心能力评分、护生满意度。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评分:两项总分均为100 分,分值越高,技能操作以及理论知识水平越高。核心能力评分:利用中国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评定,包括自我保护(3 项)、审美能力(3 项)、团队协作(3 项)、抗挫能力(3 项)、评判性思维(4项)、人际沟通(4 项)、护理操作(7 项)、自我管理(3 项),以 1~5级评分法评定,总分是150 分,分值越高,核心能力越强。护生满意度: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掌握知识重难点、提高沟通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学习兴趣评价,总分是100 分,≥80 分是很满意,60~80 分是满意,≤60 分是不满意, 总满意度 =

(四)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 软件计算,独立样本/配对t 检验计量资料,数据(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核心能力评分)以表达,检验计数资料,数据(护生满意度)以[n/(%)]表达,P<0.05,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二、结果

(一)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评分两组对比结果

实验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核心能力评分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评分两组对比结果( 分)

表1 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评分两组对比结果( 分)

n=32 94.25 2.16 96.55 2.46 n=32 84.26 1.62 86.52 1.47 t 20.9304 4.4611 P 0.0000 0.0000

(二)核心能力评分两组对比结果

实验组核心能力评分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2(见下页)。

(三)护生满意度两组对比结果

实验组护生满意度(93.75%)明显比参照组(68.75%)高,P<0.05,见表 3(见下页)。

三、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逐渐受到了临床重视与关注。人为关怀作为护理工作的一项基本工作要求,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护理工作者人文关怀能力较低。传统教学模式固定、单一、被动,带教老师仅遵循教学大纲展开教学,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教学范围乏味、枯燥,护生学习积极性较低,且忽略了对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难以实现专业与人文之间的有机结合,综合带教效果一般,无法满足当前人才培养需求。

表2 核心能力评分两组对比结果( 分)

表2 核心能力评分两组对比结果( 分)

!"

表3 护生满意度两组对比结果[n/(%)]

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设置情感共鸣、情感体验等环节,通过典型案例、榜样教学等方法,指导护生扮演患者、护士、家属等不同角色,体验患者以及家属的内心活动,指导护士学会换位思考。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教学模式下以感知服务、切身体验满足护士各项人文需求,刺激护生产生共鸣,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护生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模式死板、机械等不足,丰满、充实了人文实践,让护生在培养过程中具备强烈的意志磨练和情感体验,对人文关怀理念理解更加深刻。本研究示:实验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核心能力评分均明显比参照组高,实验组护生满意度(93.75%)明显比参照组(68.75%)高,P<0.05。提示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护生带教中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高职护生通过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培养,核心能力、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等多方面均有了显著提高,且护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认可度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作为高职护生实习理想的带教模式。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