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科研院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20-11-17闫咏梅

经济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科研院所体制

●闫咏梅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已上升到战略高度。体制机制改革不仅是科研院所的主要任务和趋势,也是激发科研院所活力、推进协同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如何把握新常态下体制机制改革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引导科研院所良性有序发展,是当前科研院所急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建立适合科研院所的绩效评价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而如何构建科研院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又是该问题的核心。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科研院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对推动科研院所发展,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科研院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体制机制转型背景下,科研院所绩效评价是在选择恰当评价方法、确定量化指标及设定合理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为实现其职能进行的综合性评价。而在量化指标的选择上,既要考虑科研院所改制前的实际,又要体现改革后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因此,本研究认为科研院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涉及人才培养、财务绩效、科研成果和影响力等四个维度。

(一)创新人才培养是核心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科研院所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与关键。科研院所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其人才培养应以科研团队培育为重点,以高层次研究生培养为目标。因此,本文从科研团队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两个层面设计了反映其人才培养情况的6 个指标。其中,科研团队包括科研人员占比、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人数三个指标;研究生培养则选择了博士后出站人数、博士生毕业人数和硕士生毕业人数三个指标。

(二)财务绩效是运营支撑

财务绩效是衡量科研院所能否有效运营的重要支撑。在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趋势下,其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不仅要体现其科研经费情况,更要体现科研院所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因此,本文从经费、收入和支出情况三个层面,衡量科研院所的财务绩效。其中经费情况主要包括经费总规模、经费财政资助占比、纵横向课题研究经费规模四个指标;收入情况则包括科研收入、营业收入、利税总额和出口创汇四个指标;而在支出情况上,选择了科研支出和营业支出两个指标。

(三)科研成果是努力方向

科研成果不仅是科研院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更体现了科研院所的竞争力,其科研成果主要包括决策成果、学术成果、研究项目和成果转化四个方面。其中,决策成果主要选择内参采纳量和咨询报告采纳量两个指标测度;学术成果包括了图书出版、学术论文发表及转载数三个指标;研究项目则从国家、地方自科和社科项目,以及横向项目数进行测度;成果转化层面,则选择了有效专利数、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转让合同数三个指标。

(四)影响力是价值体现

影响力是科研院所价值和生命力的有力体现。科研院所的影响力不仅包括社会影响力,还包括其国际影响力。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包括了国家及地方媒体评论数、国家及行业标准制订数和获奖情况等;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包括国际合作项目数、参与国际交流次数、国际培训和国际标准指定数等指标。

上述四个维度构成了科研院所绩效评价的一级评价指标,各一级评价指标又分别包含二级评价指标和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如表1 所示。

表1 科研院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背景,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从人才培养、财务绩效、科研成果、影响力等四个方面,构建了科研院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科研院所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系统,该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与完善,以期在合理有效评价科研院所绩效的同时,进一步促进转制科研院所的改革和发展。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科研院所体制
科研成果转化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