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兴旺的现状、资源要素与路径
——以福建省上杭县为例
2020-11-17郭蔚霞
●郭蔚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国家五大建设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具体体现。五大建设中以经济建设居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与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目标,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①本文以福建省上杭县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乡村产业总量与结构现状,研究乡村产业兴旺的资源要素,探索乡村产业兴旺的路径与策略。
一、乡村产业总量与结构现状分析
(一)乡村产业总量分析
乡村第一产业主要由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构成,其中农业是上杭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乡村第二产业主要指农产品加工业、其他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农产品加工业与乡村农业联系最为紧密,其发展的好坏对乡村产业兴旺具有直接的影响。上杭县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有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以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乡村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其中住宿餐饮业是乡村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观察表1 可知,2010—2018 年上杭县乡村第一产业呈持续增长趋势;观察表2 可知,2010—2017 年上杭县乡村第二产业中农产品加工业主要行业总产值在2012 年出现回落,随后又表现出稳步增长趋势;观察表3 可知,2011—2018 年上杭县乡村第三产业中住宿餐饮销售额整体呈上升趋势,2014 年出现一个高峰,2015 年至2018 年呈现稳步增长,这与2014 年新古田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地前往上杭县开展红色旅游、教育培训的人数增多密切相关。
表1 2010—2018 年上杭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单位:万元)
(二)乡村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由图1 可知,1990—2012 年上杭县乡村第一产业总产值占比整体表现出下降趋势,乡村第二产业总产值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乡村第三产业总产值占比虽有所波动,但总体仍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这说明,上杭县乡村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乡村经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增长,第二产业成为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
二、乡村产业兴旺的资源要素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局限于某一个领域、产业或地域,要立足资源禀赋,更好地激活并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实现产业和区域间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这就要对区域内各类资源要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如适合生产什么产品,产品质量能达到什么程度,是否具有规模效应等,具体可从“山、田、人、路”四大要素去探索。
表2 2010—2017 年上杭县农产品加工业主要行业总产值(单位:万元)
表3 2011—2018 年上杭县乡村住宿餐饮销售额 (单位:万元)
(一)山
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培育发展生态畜牧、中药材、特色经济林、蔬菜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路径和模式。上杭县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48 个重点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7.38%。要充分利用山地资源这一优势,根据各个山地的特点去考察是否适合林下种植和养殖。林下种植方面,可根据山的朝向和立地条件种植药材。建议选取本地有的或者周边试种成功,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药材,先进行小规模试种;海拔高的山林可进行蜜源树种种植、苗木培植等;道路畅通的山林可种竹,竹子不仅成林快,还能带来冬笋、春笋和竹子收益,条件好的地方还可以种植竹荪。林下养殖方面,目前成效较快的主要是养鸡。在较偏僻的林间小溪也可利用清凉干净的溪水养殖棘胸蛙,这样养殖出的棘胸蛙品质接近野生,有较为广阔的市场。
图1 1990—2012 年上杭县乡村三次产业总产值占比
(二)田
田地是乡村振兴的主角,也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出路。目前上杭县农村有不少抛荒地,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不通机耕路且田地面积不够大,无法进行大型机械化耕作;二是部分山垅田的排洪措施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对基本农田进行实地调查,列出大于30 亩的基本农田,并进行统一规划。将小块田面积整理扩大,按大型拖拉机可转弯耕作的尺寸设计水田面积和路面通行宽度。对于无法整理扩大的田块,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改旱,配合种植经济作物。建成之后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不仅可容纳农村劳动力,也可为农业高技术人才提供平台、为订单农业生产提供基地,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人
人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的因素。一个能人,能够带活一个村,甚至一个乡镇。这就要求县、镇、村要注重培养、引导、鼓励种植能手和营销人才入乡、入村。目前,上杭县乡村振兴中营销人才较为缺乏,订单生产较少,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这就需要转变思路和模式,一是建议乡镇组建乡村振兴组织,其人员组成要广泛,可充分吸收外出乡贤和农产品经营组织、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成员加入。二是建议县涉农部门和县委乡村振兴办公室设一个对外联系组,招募各乡镇退休人员作为联络员,负责对接大中城市的本县同乡会、外出乡贤,推介本地需要对外合作的项目,为外出人员回乡创业提供前期咨询工作。
(四)路
销路是农产品的出路所在。建议设立县域农产品集体商标,由农业农村局和供销社负责商标注册、农副产品的规范制定以及验收后的商标和质量认证授权等工作。另外,供销社要充分利用电商平台以及现代交通、通讯工具,以全县范围为目标,对农产品进行调剂、整合、销售。
三、乡村产业兴旺的路径
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的“六级产业化”理论②认为,农业产品的利润只有少部分截留在农业领域,大多数利润都集中在加工、销售等领域。因此,要延伸农业的产业链,鼓励农户探索多种经营,在种植农作物的基础上开展农产品加工制作与销售服务,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
(一)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是延长农业产业链的主要途径。一是要以本区域农产品资源为依托,重点围绕蔬菜、水果、茶叶、畜禽等特色产业构建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通过丰富品种、优化结构、促进质量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要引导加工产能向农产品主产区集聚,实现原料、生产、加工、销售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尽量把农业产业链的利润和就业岗位留给农民。2019 年12 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出台《设立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工作方案》,提出在上杭建立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该项目规划以上杭县南阳镇、临城镇、中都镇为核心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食用菌、中国台湾柠檬、中国台湾越光稻种植与加工;以湖洋、稔田、古田、蓝溪、茶地、才溪、通贤、庐丰和官庄9 个乡镇为拓展区,发展大花蕙兰、文心兰、中国台湾蔬菜、中国台湾火龙果等优质水果、生态旅游休闲农业观光、红色旅游、农民创业园等。要充分利用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这一平台,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将产业园打造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
(二)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2019 年6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强调“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为乡村产业兴旺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上杭县凭借着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的优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得到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形式单一、产业联动不够、特色不足等问题。因此,要抓住机遇,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
1.科学规划,推动产业联动发展。科学规划是乡村旅游成功发展的关键所在。要从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依托乡村原始风貌、地域文化和现代产业进行规划设计。尤其要注重以六级产业论为指导,对区域内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产业规划进行详细研究,并融入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的各个环节。把农业产业基地打造成乡村旅游景区,把特色农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以此推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2.挖掘特色,注重增强本地文化。当前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大多数的乡村旅游还集中在景观打造、农产品采摘、农家乐等“标准配置”阶段,游客体验感不高,很容易就失去新鲜感。要破解千村一面,实现差异化经营,就必须深挖地方特色,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可以从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农村生态资源的运用着手,园艺习作、农耕活动、特色农艺、农家日常生活体验、农村节庆体验、民俗表演、捕鱼捞虾挖野菜等都是很好的体验式活动,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感受自然给人们带来喜悦和刺激,这些活动将无形中增加游客对乡村旅游的特色个性化服务、家庭氛围的体验和感受。
(三)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上杭县地处山区,受地形、生产条件及产业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乡村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较为有限,小农户家庭经营仍然是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要实现产业兴旺就必然要立足这一实际,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搞生产,让小农户也能融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去。一是要引导小农户从分散无序生产转向有组织有规模生产。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到农业产业链中。如上杭县茶地镇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于2013 年成立茶米香合作社,注册“禾米香”商标,建立了800 多亩粮田种植基地和3 处林地养蜂基地。合作社主营红米和黑米的种植、加工、包装及销售,通过市场手段指导农户按统一标准开展生产,对成员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统一采购,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生产、加工、销售,共享规模经营效益。二是要发展专业、系统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当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在2016 年第四届淘宝村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中讲到,我国农村种地农民的平均年龄已达57 岁。③劳动力的缺失使农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探索一条适合小农经营的土地托管模式已是迫在眉睫。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推广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农民可以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或农业服务公司,由接管方为农户提供耕种、管理、收割等全套服务,以此弥补农业生产过程中缺劳力、缺管理、缺技术的不足,既能够减少农户的耕种成本,也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注释:
①柯炳生. 如何理解产业兴旺的重大意义?[N]. 中华合作时报,2018- 5- 22(A05)
②今村奈良臣.把第六次产业的创造作为21 世纪农业产业[J].月刊地域制作,1996(1):18- 21
③朱启臻. 互联网是不是破解中国农村问题的金钥匙?[EB/OL].[2016- 10- 29].https://www.sohu.com/a/118118956_505821
④因2014 年后统计年鉴改版,不再分行业核算乡村总产值,故二三产业总产值数据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