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菌特征分析

2020-11-17许丰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链格孢菌真菌性

许丰

(安阳市眼科医院 检验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与致病真菌、外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有关,具有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角膜溃疡和视力障碍[1]。研究表明,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对降低患病率、致盲率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旨在分析和调查FK流行病学和病原菌特征,为临床预防提供更多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安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FK患者80例,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23~71岁,平均(54.37±8.25)岁;病程1~3个月,平均(2.15±0.41)个月;体质量指数17~25 kg·m-2,平均(22.57±1.03)kg·m-2;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17例、初中21例、高中18例、大专13例、本科及以上11例;合并症类型为糖尿病2例,高血压3例,高脂血症1例,冠心病1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②依从性良好;③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一般资料不全;②存在严重意识障碍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问卷调查。

1.3 方法

1.3.1问卷调查方法 (1)采用自制FK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80例FK患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姓名、性别、诱因、职业类型等信息。(2)对参与问卷调查研究人员实施统一培训,保障参与问卷调查研究人员可全面理解调查问卷各项条目,并协助调查研究对象完成信息填写。(3)在回收问卷时需检查问卷信息是否填写完整,若患者存在严重视觉功能障碍,研究人员需协助患者完成问卷调查。(4)共发放80份问卷,有效回收80份。

1.3.2真菌分离培养 取患者眼部溃疡组织,置于沙保弱平板培养基上,置于28 ℃培养箱,培养时间为2周,每天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阳性菌株依照真菌菌落、菌丝、孢子特征予以菌种鉴定,2周后无真菌生长则判为阴性。

1.4 观察指标(1)不同诱因、职业、年龄、月份分布情况,诱因包括植物性外伤、异物损伤、其他外伤、全身疾病、无明显诱因;职业类型包括农民、工人、学生、教师、其他;年龄包括<20岁、20—40岁、41—60岁、>60岁;月份包括1—3月、4—6月、7—9月、10—12月。(2)病原菌特征并进行耐药性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病原菌特征、不同诱因、职业、年龄、月份分布情况)用n(%)表示,不同因素下患者分布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诱因、职业、年龄、月份FK分布情况FK发病诱因以植物性外伤、异物损伤为主;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发病年龄以41~60岁为主,发病月份以1—3月为主。见表1。

表1 不同诱因、职业、年龄、月份分布情况比较[n(%)]

2.2 临床症状表现80例FK患者中,眼痛70例,占87.50%;眼红31例,占38.75%;畏光80例,占100.00%;分泌物增多72例,占90.00%;流泪80例,占100.00%;角膜上皮缺损74例,占92.50%;患有直径>5 mm较大溃疡22例,占27.50%;前房积脓68例,占85.00%;内皮斑65例,占81.25%。临床表现以眼痛、畏光、流泪、角膜上皮缺损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

2.3 病原菌特征经真菌分离培养的80例真菌中,其中镰刀菌属33株(茄病镰刀菌20株、尖孢镰刀菌7株、其他镰刀菌6株),占比41.25%;曲霉菌属28株(烟曲霉菌株20株、黄曲霉菌株5株、其他曲霉菌3株),占比35.00%;链格孢菌属10株,占比12.50%,其他菌属9株(白念珠菌属2株、青霉菌属4株、头孢菌霉属3株),占比11.25%。镰刀菌属、曲霉菌属占比高于链格孢菌属、其他菌属(P<0.05)。其中以烟曲霉菌、茄病镰刀菌、链格孢菌为主。

2.4 耐药性分析对分离出的真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发现,镰刀菌属、链格孢菌、曲霉菌属均对那他霉素、两性霉素耐药性低,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性稍高。见表2。

3 讨论

真菌性角膜炎由于致病菌种不同,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不一,且抗真菌药物的种类有限,真菌耐药率高,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欠佳,致盲率较高。药物疗法是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的首选方法,也是手术治疗的基础疗法[3]。FK属于感染性角膜病,发病率较高,FK患者多在发病后24~36 h出现症状,3~4 d出现非特异性改变,4~6 d出现典型症状,临床早期诊断易漏诊,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且当前尚无高效、低毒抗真菌药物,约7.4%患者最终结局为摘除眼球,导致致残率、致盲率居高不下。近年来真菌感染例数不断增多,治疗难度更大,大大增加了临床致盲率。FK致病菌种类众多,且不同菌属毒力不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同,患者感染后临床表现不一,如既往研究发现,镰刀菌属、曲霉菌属感染后临床症状较重,而链格孢菌感染后患者症状较轻,且耐药性也各不相同[4-5]。因此,应积极探索FK症状体征及病原学体征,制定有效防治措施,以降低发病率、致残率。

本研究选取80例FK患者作为调查、分析对象,统计分析FK患者致病诱因、职业类型、病原菌特征,结果显示,FK发病诱因以植物性外伤、异物损伤为主,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3]。本研究还发现,真菌性角膜炎发病年龄以41~60岁为主;发病月份以1—3月为主,表明FK患病率与职业、年龄、月份、诱因有关。因此应做好早期宣传指导,提高人群疾病意识,降低发病率。

本研究进一步统计发现,临床表现以眼痛、畏光、流泪、角膜上皮缺损为主,可据此症状指导临床做初步诊断鉴别;病原菌分析发现,其中以烟曲霉菌、茄病镰刀菌、链格孢菌为主,镰刀菌属、链格孢菌、曲霉菌属均对那他霉素、两性霉素耐药性低,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性稍高。陈懿等[6]研究也发现,228例FK患者检出242株真菌,镰刀菌属、曲霉菌属、链格孢属为主要菌属,三者对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的耐药性较低,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耐药性相对较高,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推荐临床在病原菌结果尚未明确之前或等待时期可推荐采用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治疗。

根据本研究结果,总结认为临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FK防治力度:(1)预防眼角膜外伤,农民因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防护意识,在眼睛受到农作物划伤等外伤时多未做任何处理措施,而致伤物表面多附着致病真菌,导致患者真菌感染,引发FK[7],故应加强基层职业卫生教育,提高农民防护意识,避免感染FK。(2)加强药物管理力度,滥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角膜囊菌群紊乱,而激素类药物会抑制组织抗感染能力,导致真菌繁殖速度加快,应加强药品销售管理,禁止滥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降低药物副作用影响,以降低FK发病率。

综上所述,FK多发于农民,主要由植物性外伤、异物损伤所致,多为镰刀菌属、链格孢菌、曲霉菌属感染,且患病率与年龄、月份相关,以眼痛、畏光、流泪、角膜上皮缺损为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推荐采用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治疗,以降低耐药率。

猜你喜欢

链格孢菌真菌性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251份大豆品种(系)对大豆疫霉及多种镰孢菌的抗性评价
大蒜鳞茎浸提液对花生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烟草赤星病病原长柄链格孢菌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梨黑斑链格孢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毒素含量分析
绵马贯众素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镰孢菌与大豆根腐病研究进展
浙贝母黑斑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分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