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柴胡汤辅助西药对缺血性脑卒中(风火上扰型)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0-11-17韩景奇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脑部柴胡分值

韩景奇

(长垣市中医医院 内四科,河南 新乡 453400)

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类型,发病率、致残率高,可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造成严重影响[1]。西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多采用抗血小板、改善脑部血循环、保护神经等药物,在改善患者脑部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方面具有良好效果[2]。目前,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中,其中大柴胡汤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炎、解痉等多重作用,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修复[3]。基于此,本研究将大柴胡汤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风火上扰型)患者,旨在探讨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长垣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长垣市中医医院94例缺血性脑卒中(风火上扰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56~77岁,平均(65.38±4.58)岁;病变部位为9例小脑,6例颞叶,27例基底节区,5例脑干。研究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57~78岁,平均(66.13±4.39)岁;病变部位为11例小脑,7例颞叶,25例基底节区,4例脑干。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例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4];②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火上扰型;③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④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②脑出血;③有神经系统损伤史;④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⑤消化系统疾病;⑥自身免疫性疾病;⑦不能配合完成研究。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部血循环、清除自由基、保护神经、降脂、降压治疗。

1.3.2研究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柴胡汤治疗,方剂组成:柴胡15 g、黄芩10 g、白芍15 g、生大黄10 g、枳实15 g、大枣10 g、清半夏15 g、生姜10 g、炙甘草6 g。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3周。

1.4 观察指标

1.4.1神经功能 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NIHSS分值0~24分,越低越好。

1.4.2日常生活能力 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分值0~100分,越高越好。

1.4.3血液流变学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HF-3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聚集指数(platelet aggregation,PAG)。

1.4.4症状改善情况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中医症候积分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包括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采用4级评分法,0、2、4、6分分别对应无、轻度、中度、重度。

2 结果

2.1 NIHSS、ADL治疗前,研究组NIHSS、ADL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ADL分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ADL对比分)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研究组Fib、PAG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PA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2.3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研究组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分)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为中老年群体多发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脑血流灌注障碍致使脑组织局部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治疗关键在于尽早疏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区脑细胞,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5]。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部血循环、神经保护剂等药物,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疗效仍不尽理想。

近年来,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面展现出良好前景,中医学将缺血性脑卒中归属于“中风”范畴,风火上扰为常见证型,患者阳热上饶、风阻血脉,致使脑髓受损,神机失用,则半身不遂,偏瘫麻木,需以内泻热结、外解少阳之法治之[6]。大柴胡汤源自中医名著《伤寒论》,由柴胡、白芍、黄芩、生大黄、枳实、大枣、清半夏、生姜、炙甘草组成,是内泻热结、外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方中柴胡苦、辛,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白芍味酸、苦,性微寒,归脾、肺经,具有敛阴止汗、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柔肝止痛的功效;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之功效;生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可祛瘀止血;枳实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之功效;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清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可燥湿化痰;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炙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二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镇痛的功效;诸药合用,具有化瘀通腑、涤痰息风之功效[7]。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后Fib、PAG水平及NIHS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ADL分值高于对照组。可见,联合应用大柴胡汤在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促进脑部血流恢复,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柴胡汤中白芍主要成分芍药苷具有较好的解痉、抗炎作用,利于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循环,保护脑细胞;柴胡具有解痉、抗炎、降压、镇静等作用;黄芩能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功能,同时能降压、镇静;生大黄具有抗氧化、提升免疫力、清除过多自由基等作用,有助于保护脑细胞,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因此,联合大柴胡汤能从多作用机制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改善。

综上可知,采用大柴胡汤口服辅助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风火上扰型)患者,能从多种作用机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神经功能,改善中医证候,从而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脑部柴胡分值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北柴胡与藏柴胡鉴别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柴胡种间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