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媒视频化转型的可能性与挑战
——以《新京报》为例

2020-11-17古春婷

新闻前哨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京报京报新闻报道

◎古春婷

在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人们迅速进入到了一个大数据爆炸的时代, 并因此催生了移动广播与电视、数字报纸和杂志、触摸媒体等各种新型媒体方式,正式拉开了全媒体时代的帷幕。 在万物皆是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媒介融合压力,尤其是纸媒,迎来了报纸行业发展更迭的关键时期, 可谓是生死存亡之战[1]。《新京报》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迅速制定“全媒体转型战略”,实现了纸媒视频化转型发展,并取得了代表性成就。现结合《新京报》的发展转型之路,就新媒体背景下纸媒的视频化转型可能性与挑战进行探索。

一、纸媒视频化转型的可能性

2019年对绝大部分的纸媒来说,是一个告别昨天迎接新生的历史转折点, 不少的纸媒都纷纷开始向视频化方向转型。 实际上,在新媒体的持续发展影响下,纸媒的市场规模不断缩水,面对移动化的发展潮流,全媒体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纸媒打破传统,不断尝试和创新全媒体转型道路。

《新京报》在“全媒体战略”的指导下,于2014年创刊11周年之际,以“蜕变”作为主题,加速了生产流程、报道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并在次年推出了“新京报+”,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渠道和优势,大胆进行纸媒的全媒体发展转型。2016年《新京报》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将发展理念调整为“创建中国最好的原创内容平台”,联合互联网技术公司快速完成纸媒向移动终端的转型。此外,《新京报》在进行视频化转型的过程中,同时加速了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的配套建设,充分发挥现代社交媒介的作用,提升了整体影响力。

二、纸媒视频化转型的挑战

《新京报》在进行视频化转型的过程中,其目标是能够实现50%报道内容的视频化, 并通过微信矩阵与微博账号不断拓展影响范围。从现阶段《新京报》的发展成果来看,视频新闻已经成为了它们的标志性产品, 并且在社会上有着较高的影响力。 但即便是如此,在《新京报》发展的过程中,也遭遇了诸多的挑战。

(一)技术与媒介环境变革

视频新闻,由来已久,尤其是在新媒体发展的影响下,新闻报道与短视频的结合方式已经非常普遍, 尽管其能够快速、简洁的展现新闻内容,但同时在海量的视频中,如何突出纸媒的特色,获得人们的青睐,却是一大难题。 尤其是在大数据云技术、VR 全景技术以及视频直播等各种媒介技术不断更新的带动下, 新闻报道的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视频,人们甚至能够通过这些新技术近距离接触现场[2]。 这些新技术与媒介环境的持续变革,都为《新京报》的发展转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尽管《新京报》牢牢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借助大数据实现了新闻报道的个性化制定,成功突破局限,走在了发展大潮的前列,但未来这一挑战仍然持续存在,如何掌握互联网时代的偏好至关重要。

(二)赢得用户的肯定

纸媒以往主要是通过报纸订阅的方式存在, 在媒介技术日渐发达的影响下,这种方式逐渐走向了衰败,如今年轻群体已甚少订阅报纸, 而是通过各种媒介来进行信息的获取。在海量数据面前,人们的阅读习惯与选择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纸媒若仅是将一份文字从纸质版转变为电子版,很难获得用户的肯定。 如何让死板的新闻活起来,如何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以多样的方式进行信息的呈现,如何与受众群体建立起互动关系,成为了转型发展的关键点。《新京报》在视频化转型中,就基于微博建立起了强而有力的社交集合地,以视频拍摄、动漫制作等视频方式进行新闻传播,配合用户个性化的新闻定制服务,使得《新京报》的新闻客户端从众多选择中脱颖而出。

(三)全媒体转型催生竞争对手

早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 国家提出了新闻媒体资源整合计划。 后来的几年里,国家更是将“媒体融合”提升到了战略行动层面,鼓励新闻报道与新兴媒介建立起密切合作联系, 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更为直观的新闻现场。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无论是传统纸媒,还是新兴媒体,都纷纷加入了“全媒体转型”行列中,积极尝试各种转型道路,行业竞争日渐激烈[3]。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京报》从集团单位中脱离出来,坚持全媒体发展道路,顺应媒介变化的时代特点, 调整纸媒惯例, 与各种互联网媒体渠道相互抗衡,以优质内容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加入到了视频化转型发展队伍中, 这对任何一家纸媒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新京报》也不例外,最近他们开始进入到全员转型的计划中,并上线了新版的APP,以便聚集更多的用户,争取自己的市场地位。

三、纸媒视频化转型的发展建议

(一)建立多元合作模式,实现渠道融合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纸媒在进行视频化转型时,要提升影响力,首要任务是拥有足够的移动传播能力,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 已经不再是至理名言。纸媒应当清楚认识自身的不足,积极与其他媒体建立起合作共赢模式,为自己争取更多信息的传播渠道。 此外,还可与各种商业项目建立起合作关系, 积极参与到各种用户多、 流量大的平台项目中, 借助商业项目打开自己的名声,并利用项目的宣传途径提高广大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

(二)发扬纸媒优势,实现内容融合

纸媒在视频化转型的过程中,在清楚自身短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即新闻报道的掌控能力。无论时代如何转变,社会如何发展,获取新闻方式如何改变,优质的新闻内容都是决胜的要点,尤其是新媒体背景下,大量新闻报道层出不穷, 有深度的新闻报道能够迅速拉近与受众者的距离,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纸媒在以往的新闻报道,积累了短小精干新闻的处理经验,这些经验与短视频的结合,能够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以全新的视角呈现新闻内容,把控要点,赢得受众者的认可[4]。

(三)新闻服务个性化,打造立体化形象

纸媒应当敢于启用智能算法、大数据技术,对平台用户的浏览习惯、浏览内容进行数据分析,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服务,智能化的推荐相关内容。 此外,始终坚持新闻报道的初衷,担负起船头风向标和舆论引导的责任,在面对大是大非上,借鉴传统纸媒的新闻报道思路,制作深度、连续的内容,为广大受众者带去新闻真相,以优质的栏目肯定自我价值,促使品牌形象更为立体化,

结论

在全媒体时代的浪潮下, 纸媒要存活就必须走出舒适区,与新媒体进行快速融合,迎接时代的挑战。 让纸媒视频化转型成为了可能,同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纸媒发展道路。为此,在网络时代媒介持续更迭的影响下,纸媒应当把握机遇,勇于创新,加入到媒介融合转型的行列中,助力新媒体时代发展。

猜你喜欢

新京报京报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每日电讯报》和《新京报》关于十九大新闻评论的比较
《新京报》早期营销策略检讨
《光明日报》与《新京报》南水北调报道的新闻图式分析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从2013年《新京报》书香总榜看我国国民畅销图书购阅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