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名物词“菊”“蘜”“䕮”“蘠”“蘧”“蘥”等考证
2020-11-17何珮珩
何珮珩
【内容提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从各个方面对本草名物训诂进行研究,但目前较少有学者关注到《辞源》、《汉语大词典》等现代综合型汉语词典中收录的本草类词语。本文对“菊”“蘜”“䕮”“蘠”“蘧”“蘥”等本草名物词进行综合考证,以最新编辑出版的《辞源》(第三版)为例,将其中收录的义项与古代字书、词书及本草类文献中释名部分进行对比,订正某些释义不清或混淆的现象,以求考镜源流、辨误补正。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便从各个方面对本草名物训诂进行研究,但目前较少有学者关注到《辞源》、《汉语大词典》等现代综合型汉语词典中收录的本草类词语,而这些词典中收录的本草名物词数量却相当可观。以最新编辑出版的《辞源》(第三版)为例,经初步统计,其收录涉及中医药类词语3400多个,其中本草名物词达1800多个,且这些本草名物词也存在释义错误或名物混淆不清的现象。下面以《辞源》(第三版)中收录的 “菊”“蘜”“䕮”“蘠”“蘧”“蘥”等本草名物词为例进行综合考证,以求考镜源流、辨误补正。
一、“菊”“鞠”“蘜”“䕮”
《辞源》(第三版)只收“菊”“鞠”字,未收“蘜”“䕮”字。
《辞源·艸部·菊》:“居六切,入,屋韵,见。植物名。古作‘鞠’。《礼·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释文:‘鞠’本作‘菊’。菊品类繁多,南朝·梁·陶弘景概括为两大类:一为真菊,一为苦薏,即野菊。明李时珍谓菊之品九百种。参阅《本草纲目·十五·草四·菊》。”①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3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4440页。
《证类本草·卷六·菊花》:“味苦、甘平,无毒。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①(宋)唐慎微撰,尚志钧等校点:《证类本草》,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147页。
《辞源》(第三版)中指出“菊”是植物名,并引用《礼记·月令》:“鞠有黄华。”《汉语大词典》中则直接指出“菊”就是“菊花”。说明这种植物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菊花,在秋天开黄花。菊花作为药用,指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霜降前花正盛开时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但是《说文解字》中“菊”一条中却说:“大菊,蘧麦。从艸匊声。”②(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25页。这显然不像是我们所熟知的菊花。那么,“菊”与“鞠”是什么关系呢?“大菊,蘧麦”又是一种什么植物呢?
《辞源》(第三版)中指出“菊”古作“鞠”,引用《礼记·月令》:“鞠有黄华”的释文,“鞠”本作“菊”。在《辞源》中:“鞠”字的第十个义项指出其通“菊”,注:“鞠本又作菊。”但《康熙字典》(影印版):“菊,古作蘜。《说文》:蘜,治蘠也。郭註:今之秋華菊”③中华书局编辑部:《康熙字典》(影印版),中华书局,2010年,第1037页。,引用《礼·月令》此条目作“蘜有黄华”,并说明“菊,音掬,古作蘜”。《康熙字典》(影印版)判定“蘜”是“菊”的古体字。而我们又看到《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引用《礼·月令》此条目作“鞠有黄华”,并补充“菊”古作“蘜、鞠”④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005页。。同时,查找《礼记·月令》中此条目为“季秋之月……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鞠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⑤(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六《礼记正义》(卷第十七),中华书局,2009年,第2986页。,并注云:“‘鞠’本又作‘菊’,九六反。”又《淮南子·卷五·时则训》:“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⑥(汉)刘安编,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第418页。这说明在先秦古籍各版本相同的条目中“鞠”“菊”二字互用,《辞源》与《康熙字典》(标点整理版)中都指出“菊”古作“鞠”的说法是可靠的。“菊”“鞠”二字在表示秋季盛开的菊花时,古可通用,古书多作“鞠”,今本多作“菊”。但是,根据《说文》指出,“菊”在先秦文献中原本表示的是“大菊,蘧麦”,而不是今天所说的菊花,如《尔雅注疏·卷八·释草》:“大菊,蘧麦。注:一名麦句姜,即瞿麦。”⑦(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十二《尔雅注疏》(卷第八),中华书局,2009年,第5717页。而《康熙字典》(标点整理版)在“菊,古作蘜”之后又增“鞠”字,此当认为“鞠”“蘜”二字古代也互通。那么,“蘜”“鞠”“菊”三字是否互通呢?
《说文解字注·艸部·蘜》:“治墙也。从艸鞠声。未详何物。《集韵》七之曰:菭蘠、草名。从艸。鞠声。居六切。三部。”⑧(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36页。
《说文解字注·艸部·䕮》:“日精也。以秋华。从艸,省声。居六切。《本草经》:菊花一名节花,又曰一名日精。按:一名节花,即许所谓以秋华也。一名日精与许合。《夏小正》:九月荣鞠。鞠,草也。鞠荣而树麦。时之急也。《月令》:鞠有黄华。《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字或作菊、或作鞠。以《说文》绳之,皆假借也。《释草》:蘜,治墙。郭云:今之秋华菊。郭意蘜、菊为古今字。”①(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33页。
《尔雅注疏·卷八·释草》:“蘜,治蘠。注:今之秋华菊。音义:蘜字或作菊,居六反。《说文》云:蘜,治墙也。又作鞠,云日精也。疏:蘜,一名治蘠。郭云今之秋华菊。案《月令·季秋》云:菊有黄花。《本草》云:菊华,一名节华。陶注云:菊有两种,一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而食者为真;一种茎青而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也。”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十二《尔雅注疏》(卷第八),中华书局,2009年,第5717页。
综上,经查“菊”“鞠”“蘜”“䕮”上古音均为“见母觉部”,中古音《广韵》均为“居六切”,“见母声屋部”,属于同音字。“蘜”在《说文》《尔雅》中解释为“治墙”,或作“治蘠”,晋代郭璞注为“今之秋华菊”。《广韵》:“《尔雅》曰:蘜,治墙。郭璞云:今之秋华菊也。”③(宋)陈彭年编:《覆宋本重修广韵》(卷五),商务印书馆,1936年影印版,第434页。《集韵》:“草名,《说文》:治墙也。今之秋华菊。或作蓻,通作鞠、菊。”④(宋)丁度编:《集韵》,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影印版,第647页。《类篇》:“名治墙也,今之秋华。或作蓻。蓻,又即入切,《说文》:草木不生也。一曰芼牙。”⑤(宋)司马光编:《类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版,第34页。后世字书、词书如《广韵》《集韵》《类篇》等多沿用郭璞的注释,认为“蘜”就是季秋之月所开的菊花,进而认为“蘜”“菊”互通,其中《集韵》提到“蘜或作蓻,通作鞠、菊”。只有清人段玉裁遵从了先秦的古义,认为“蘜,治墙也,未详何物”,“䕮,日精也。似秋华。《月令》:鞠有黄华。《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䕮字或作菊、或作鞠”⑥(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33页。。因而“蘜”与“菊”并不通用,郭璞注释《尔雅》认为“蘜”“菊”为古今字,这与许慎的原义完全不符。菊为大菊、蘧麦;蘜为治墙;䕮为日精。许慎在《说文》中分为三条各自解释说明,那么“蘜”“䕮”“菊”应当是决然不同的植物。另外,《周礼·秋官司寇》中出现了“牡蘜”:“蝈氏掌去蛙黾,焚牡蘜,以灰洒之,则死。注:牡蘜,蘜不华者。疏:释曰云‘牡蘜,蘜不华者’,此则《月令·季秋》云‘蘜有黄华’,是牝蘜也。”⑦(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六《礼记正义》(卷三十七),中华书局,2009年,第1921页。东汉郑玄注:“牡蘜,蘜不华者。”唐代贾公彦疏云:“此则《月令·季秋》云‘蘜有黄华’,是牝蘜也。”进一步引申为“牡蘜”即《礼记·月令》中的“鞠有黄华”中的“鞠”。前面我们已经考证过“菊”“鞠”二字在先秦古籍各版本类似“鞠有黄华”的条目中可以通用,从而即可推断郑、贾二人都认为“蘜”“菊”是二字通用的,“牡蘜”即为不开花的“蘜”,或作“鞠”“菊”。但是,在《十三经清人注疏·周礼正义·卷七十·蝈氏》中此条目疏:“云‘焚牡蘜’者,唐石经初刻作‘鞠’,后磨改作‘蘜’,各本同。严可均云:《说文》:‘蘜,治墙也’。《尔雅》:‘蘜,治蘠’。郭云:‘今之秋华菊。’《说文》又有‘䕮’字,日精也。郭注‘菊’字假借。《尔雅》:‘菊,蘧麦。’《说文》同。石经初刻作鞠者,汉碑但有鞠字,蘜从鞠声,故省艸作鞠,亦得与蘜通。故月令‘鞠有黄华’,释文‘鞠,本又作菊’,并用假借字。其实鞠,蹋鞠也,与蘜谊别。诒让案:《说文》艸部云:‘䕮,日精也,似秋华。’夏小正云:‘九月荣鞠’,字亦作‘鞠’。《神农本草经·草部》云:‘菊花一名日精。’然则古所谓秋华之草者,即日精,其正字当作‘䕮’,经典作鞠、蘜、菊者,皆假借字。郭璞以‘蘜’为秋华菊之本字,失之。此牡蘜不华者,亦即日精之别种,正字亦当作‘䕮’,经作蘜或作鞠者,亦用借字也。”①(清)孙诒让撰,汪少华整理:《周礼正义》(卷七十),中华书局,1988年,第2936页。此处,清代学者严可均与孙诒让的考证可谓鞭辟入里。严可均认为《说文》《尔雅》所谓“蘜”,“治墙”,或作“治蘠”,郭注“今之秋华菊”,郭用“菊”乃“䕮,日精也”的假借字;而“蘜”从鞠声,省艸作“鞠”,因而“鞠”与“蘜”古文互通,而《礼记·月令》“鞠有黄华”释文又作“菊”,此处作“菊”和“鞠”都应是“蘜”的假借字,但应注意“鞠,蹋鞠也”应与“蘜”有别,不应互通,此字形关系分析甚为精当;但是,严氏却认为“菊”“鞠”“蘜”都是指九月荣放的秋花,即《说文》所谓“䕮,日精也”,此却又与《说文》“蘜,治墙也”搞混了,“䕮”“蘜”实当是两种决然不同的植物。于是,孙诒让又进一步考证认为古书所谓“秋华之草”,即“日精”,其正字当作“䕮”,经典作“鞠”“蘜”“菊”者,都是假借字,“牡蘜不华者”也是指“日精”的别种,正字亦当作“䕮”。
由此看出,先秦典籍中所说季秋“菊有黄华”“九月荣鞠”等,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菊花”这种植物,其正字都是“䕮”,即“日精也”,又名“节华”“女节”“更生”等;而“蘜”“鞠”“菊”都是“䕮”的假借字;其中“蘜”实则是“治墙也”,或作“治蘠”“菭蘠”,段玉裁云“未知何物”,其具体所指学界一直未有定论;“鞠”是“蘜”的省形,乃假借字,同声互通;同理,“菊”也是“蘜”的假借字;“菊”和“鞠”古典籍中多互通。
二、“菊”“蘜”“蘠”
前文我们已经辨析过了,“菊”“蘜”都是“䕮”的假借字,“䕮”是“日精”,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菊花”的本字;而“蘜”在《说文》中释为“治墙”,段玉裁注“未详何物”,又引《集韵》“菭蘠,草名”。那么,“治墙”又作“治蘠”“菭蘠”究竟是什么呢?
《康熙字典·艸部·蘠》:“《集韵》《韵会》慈良切,音戕。《说文》蘠蘼。《尔雅·释草》蘠蘼。《疏》一名虋冬。又《唐韵》同蔷。《尔雅·释草》蔱蔷。《疏》蔱蘠,今作䕋,字之误也。又治蘠,见菊字注。又《韵会》东蘠。见蔷字注。”①中华书局编辑部:《康熙字典》(影印版),中华书局,1958年,第1069页。
《辞源·艸部·蘠》:“在良切,平,阳韵,从。阳部。同‘蔷’。①见‘蘠蘼’。②菊一名治蘠,见‘治蘠’。③东蘠,草名。见‘东蘠’。”②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3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615页。
考《康熙字典》中“蘠”有四个释义,《辞源》有三个释义,少“蔱蔷”一条,我们先看释义较多的《康熙字典》:第一,引《说文》与《尔雅》,“蘠”即“蘠蘼”,《尔雅》释为“一名虋冬”。第二,同“蔷”,《尔雅》释为“蔱蔷”。第三,“治蘠”,见“菊”。第四,为“东蘠”。首先考察其中的第二、四个释义。考《尔雅注疏·蔱蘠》:“莁荑,蔱蘠,一名白蒉。案:《本草》芜荑,一名无姑,一名䕋。”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十二《尔雅注疏》(卷第八),中华书局,2009年,第5713页。又“《图经》曰:芜荑,生晋山川谷,今近道亦有之。大抵榆类而差小,其实亦早成,比榆乃大,气臭如犱。《尔雅·释木》云:无姑,其实夷。郭璞云: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芜荑也。又《释草》云:莁荑,蔱蘠。注云:一名白蒉。而与《本经》一名(音殿)䕋(音唐)相近”④(宋)唐慎微撰,尚志钧等校点:《证类本草》,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可见,“蘠”第二个释义同 “蔷”,即“蔱蔷”当指“芜荑”,又作“莁荑”,《尔雅》《本草》分列入草部和木部,大概“芜荑”实则为“榆荚”也。此外,“东蘠”在《尔雅》中没有收录,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提及:“其卑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蔷雕胡。索引:东蔷,案《续汉书》云:东蔷似蓬草,实如葵子,十一月熟。《广志》云:子色青黑,河西语云‘贷我东蔷,偿我白粱’也。”⑤(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一十七),中华书局,1982年,第3007页。《汉语大词典》中“东蘠”的释义为:“即沙蓬。一年生草本。……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⑥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5921页。由此,“东蘠”又作“东蔷”,是一种所结之子可以当作饭食或榨油的植物。第三个释义“治蘠”似乎指向“菊”,森立之在《本草经考注》中“菊花”一条注解为:“《太平御览》引《风土记》云:日精者,菭蘠,皆菊华茎之别名。言华谓之日精,茎谓之菭蘠也。《初学记》引《周处风土记》曰:精,治蘠,皆菊之花茎之别名也。生依水边,其华煌煌,霜降之时,惟此草盛茂,九月律中无射俗尚九日而用,候时之草也。”⑦[日]森立之撰、吉文辉、宋立人等点校:《本草经考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76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四·菊》的释名中考证菊又名“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治蔷”“金蕊”“阴成”“周盈”等,其中:“《月令》:九月,菊有黄华。华事至此而穷尽,节华之名,亦取其应节候也。《崔实月令》云:女节、女华,菊华之名也。治蔷、日精,菊根之名也。抱朴子云:仙方所谓日精、更生、周盈,皆一菊而根茎花实之名异也。”⑧(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929页。据此,“菭蘠”似乎是指菊花的根茎,但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这就要考察一下最具争议的第一个释义,即“蘠靡,虋冬”:
《说文解字注·艸部·蘠》:“蘠靡,虋冬也。见《释草》。按《本草经》有天门冬、麦门冬。未知《尔雅》、《说文》谓何品也。从艸。墙声。贱羊切。十部。”①(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36页。
《尔雅注疏·卷八·蘠蘼》:“蘠蘼,虋冬,一名满冬,《本草》云。蘼音美。疏:蘠蘼,虋冬。释曰:药草也。一名蘠蘼,一名虋冬。注:虋冬,至草云。释曰案:《山海经》云:条谷山,其草多芍药、虋冬。郭注亦云:《本草》一名满冬。今检《本草》有天门冬,一名顚勒。麦门冬,秦名羊韭,齐名爱韭,楚名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余粮,无名满冬者,葢所见本异也。虋、门字异音同耳。”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十二《尔雅注疏》(卷第八),中华书局,2009年,第5716页。
“蘠”指“蘠靡,虋冬”,据段玉裁注,《本草经》有天门冬、麦门冬,但是《尔雅》和《说文》都没有说清楚这个“蘠靡,虋冬”究竟是指其中的哪一种。考《证类本草》知“天门冬”又名“顚勒”;“麦门冬”别名较多,有“秦名羊韭,齐名爱韭,楚名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余粮。叶如韭,冬夏长生”③(宋)唐慎微撰,尚志钧等校点:《证类本草》,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163页。。又《辞源·蘠蘼》一条有两个义项,一是“虋冬”,另一个是“蔷薇”,并引《本草纲目》为证。
《辞源·艸部·蘠蘼》:“①草名。《尔雅·释草》:‘蘠蘼,虋冬。’疏:‘草药也,一名蘠蘼,一名虋冬。’②即蔷薇。《本草纲目·十八·草七·营实蔷蘼》:‘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此草蔓柔,靡依墙援而生,故名墙蘼,其茎多棘刺勒人,牛喜食之,故有山刺、牛勒诸名。’”④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3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604页。
考《本草纲目·营实蔷蘼》,“营实”又名“墙蘼”或作“蔷蘼”,又名“蔷薇”“墙麻”,又名“牛棘”“牛勒”“山棘”“刺花”等。李时珍认为,“此草蔓柔靡,依墙援而生,故名墙蘼。其茎多棘刺勒人,牛喜食之,故有山刺,牛勒诸名。其子成簇而生,如营星然,故称之为营实”⑤(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265页。。至此,“墙蘼”一是指“虋冬”,俗名“门冬”,可能是“天门冬”,又名“顚勒”,也可能是状如韭菜的“麦门冬”;二是指“蔷薇”,又名“山棘”“牛棘”“牛勒”等。据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草弟十三·蘠蘼》考证“蘠蘼,虋冬”即今“蔷薇”,因为“蘼、麻、虋声相转,蘼、薇古音同也。一名牛棘,一名牛勒,一名山棘,与上文‘髦颠棘’相涉,又虋冬、天门冬二名相乱,故说者或失之,释文又误为麦门冬也。今验蘠薇细叶,茎闲多刺,蔓生,华白,子若棠棃,多生水侧,春初叶芽,人亦啖之”⑥(清)郝懿行撰,吴庆峰等校点:《尔雅义疏》,齐鲁书社,2010年,第3509页。。据郝懿行所考,“蘠蘼”应是“蔷薇”,因《尔雅》释“蘠蘼,虋冬”,遂与“天门冬”“麦门冬”混为一物;又“蔷薇”一名“牛棘、牛勒、山棘”,“天门冬”又名“顚勒”,“棘”与“勒”字互通,都指多刺状,所以才使得“蔷薇”与“天门冬”混为一物,但由此基本上便可以排除“蘠蘼,虋冬”是状如韭菜的“麦门冬”了。但如果“天门冬”与“蔷薇”果然是一物,为何《神农本草经》会分而为二条载之呢?又据森立之考:“盖墙靡二字,非有深义。墙靡之反为茨,此物多刺,故有此名。门冬、蛇床、牛膝,共亦名墙靡,三草共亦有细刺刺人,可以互征也。墙靡之为茨,犹疾犂之为茨,茨之言为刺耳。今世墙靡之名专行于营实,而无复称门冬者。”①[日]森立之撰,吉文辉、宋立人等点校:《本草经考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171页。因此,结论很明确,《说文》《尔雅》中所称“蘠蘼”原指“天门冬”,后指“蔷薇”,因二者皆有细刺而后世相混淆。
由此,我们知道“菭蘠”大概是指菊花的茎叶,据《中华本草》称“菊花茎、苞密被白色柔毛”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卷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6843页。,盖因其茎叶间有细毛而得名“菭蘠”。“蘠,蘠蘼”,原指“天门冬”,后指“蔷薇”,墙靡之反切为茨,即此物多刺,故有此名,菊花又名“菭蘠”,也是因茎叶有细毛刺而得。
三、“菊”“蘧”“蘥”
《辞源·艸部·蘧麦》:“又名瞿麦。叶对生,夏季开花,淡红或白色,供观赏,亦入药。以子形如麦而名。参阅《本草纲目·十六·草五·瞿麦》。”③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3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4440页。
《说文解字注·艸部·蘧》:“蘧麦也。《释草》曰:大菊,蘧麦。《本草》谓之瞿麦。一名巨句麦。《广雅》谓之紫萎。一名麦句姜。俗谓之洛阳花。一名石竹。从艸。遽声。强鱼切。五部。”④(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25页。
《尔雅注疏·卷十·释草》:“大菊,蘧麦。注:一名麦句姜,即瞿麦。”⑤(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十二《尔雅注疏》(卷第八),中华书局,2009年,第5717页。
前面我们得出,“菊”本来指“蘧麦”,即“瞿麦”,“瞿麦”有很多个别名,如《本草纲目》中提到的“巨句麦”“麦句姜”“洛阳花”“石竹”“大菊”“大蓝”等。段玉裁引用《本草经》:“瞿麦,一名巨句麦。”从辑注本《神农本草经》原文我们可以看到“瞿麦”又名“巨句麦”,有“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瞖,破胎堕子,下闭血。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等功效⑥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第205页。。日本学者森立之认为,“瞿麦,一名大菊,一名大蓝”,“蓝”即为“菊”的草体讹字;“瞿麦”即“蘧麦”,“瞿”为“蘧”的假借,一名“巨句麦”,“巨句麦”为“蘧麦”之缓言⑦[日]森立之撰,吉文辉、宋立人等点校:《本草经考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396页。。这里面提到的缓言有点像反切,“巨句”连读为“蘧”;“蘧”缓慢读为“巨句”。此处把“大菊”即“蘧麦”又称“瞿麦”的别名“大蓝”“巨句麦”的来历论述得甚为精当。段玉裁还提到“蘧麦”一名“麦句姜”,俗名“洛阳花”,一名“石竹”,其中“麦句姜”这个别名应该是根据《尔雅》郭璞注得来的;“石竹”一词最早应见于《日华本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五·瞿麦》中提道:“石竹叶似地肤叶而尖小,又似初生小竹叶而细窄,其茎纤细有节,高尺余,稍间开花。田野生者,花大如钱,红紫色。人家栽者,花稍小而妩媚,有细白粉红,紫赤斑烂数色,俗呼洛阳花,结实如燕麦,内有小黒子,其嫰苗煠熟水淘过可食。”①(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060页。此外,“瞿麦”还有几个别名,如“燕麦”“蘥麦”“杜母草”等,但这几个别名却是值得商榷的。
《证类本草·卷八·瞿麦》:“一名巨句麦,一名大菊,一名大蓝。陶隐居云:今出近道,一茎生细叶,花红紫赤可爱,合子、叶刈取之,子颇似麦,故名瞿麦。此类乃有两种,一种㣲大,花边有叉桠,未知何者是?今市人皆用小者;复一种叶广相似而有毛,花晚而甚赤。按《经》云:采实,中子至细,燥熟便脱尽。今市人惟合茎、叶用,而实正空壳无复子尔。臣掌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瞿麦,臣,味甘,主五淋。日华子云:瞿麦催生,又名杜母草,燕麦,蘥麦,又云石竹。”②(宋)唐慎微撰,尚志钧等校点:《证类本草》,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225页。
《证类本草·卷十一·燕麦》:“味甘,平,无毒。主女人产不出。煮汁饮之。一名蘥,一名燕麦。生故墟野林下。叶似麦。今注:苗似小麦而弱,实似穬麦而细。生岭南,在处亦有。唐本先附。《外台秘要》:雀麦一名牡栳草,俗名牛星草。《子母秘録》:姙娠胎死腹中,若胞衣不下,上抢心。雀麦一把,水五升,煮二升汁服。《衍义》曰:雀麦,今谓之燕麦,其苗与麦同,但穗细长而疏。”③(宋)唐慎微撰,尚志钧等校点:《证类本草》,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326页。
从《证类本草》“瞿麦”和“燕麦”条文对比来看,应是《日华本草》把“燕麦”的别称和功效错置于“瞿麦”上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瞿麦”一条“释名”中称:“《日华本草》云:一名燕麦,一名杜姥草者,误矣。燕麦即雀麦,雀、瞿二字相近,传写之讹耳。”④(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1060页。这里面很清楚地辨析了为什么“燕麦”又名“雀麦”,因“雀”“瞿”二字形近,《日华本草》错把“雀麦”误抄成“瞿麦”,于是把“燕麦”及其别名与功效一并附于“瞿麦”,《证类本草》沿袭了这个错误。但“瞿麦”“燕麦”二者药性迥异,瞿麦主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破血通经,明目去翳”;“燕麦”主治“收敛止血,固表止汗,补虚损,治吐血,出虚汗及妇女红崩”,不当混淆。另外,“燕麦”的别名“杜母草”在《外台秘要》中作“牡栳草”,这个别名大概是因“燕麦”煮水服可治妇人产不出,胎死腹中,胞衣不下,这个《子母秘录》记载的功效大概是人们把“燕麦”与“瞿麦”搞混的另一个原因吧。而“燕麦”的另一个别名“蘥”在字书、辞书中也有相应的注解。
《辞源·艸部·蘥》:“以灼切,入,药韵,喻四。药部。①燕麦。《尔雅·释草》:‘蘥,雀麦。’注:‘即燕麦也。’按燕麦、雀麦异类,古人混而为一。②茏草,亦名天蘥。见‘茏古’。”⑤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3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615页。
《说文解字注·艸部·蘥》:“蘥,爵麦也。见《释草》。爵当依今《释草》作雀。许君从所据耳。郭云:即燕麦也。生故墟野林下。苗实俱似麦。或云爵麦即穱麦。误也。《招》《七发》皆云穱麦。穱即穛字之异者。古爵、焦声同在弟二部。许云:穛,早取谷也。《招魂》王注云:择麦中先熟者也。义正同。从艸。龠声。以勺切。二部。”①(清)段玉裁撰:《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第33页。
《尔雅注疏·卷第八·释草第十三》:“蘥,雀麦,卽燕麦也。疏:蘥,雀麦。释曰:蘥,一名雀麦,一名燕麦,本草云。生故墟野林下,苖似小麦而弱,实似穬麦而细,在处亦有之是也。”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十二《尔雅注疏》(卷第八),中华书局,2009年,第5712页。
《康熙字典·艸部·蘥》:“《唐韵》以灼切,音药。《玉篇》雀麦也。《尔雅·释草》蘥,雀麦。《注》即燕麦。《本草》苗似小麦而弱,实似穬麦而细。”③中华书局编辑部:《康熙字典》(影印版),中华书局,1958年,第1069页。
《广雅·卷十·释草》:“茈葳、陵苕,疏证本作「麦句姜」,蘧麦也。”④(清)钱大昭撰,黄建中、李发舜点校.《广雅疏义》(卷第十九释艸第十三),中华书局,2016年,第783页。
从字书、辞书考证来看,“蘥”是“雀麦”即“燕麦”的另一个别名是确定的,但是据《尔雅》郭璞注,“瞿麦”又名“麦句姜”;《广雅》称“茈葳”“陵苕”是“蘧麦”,即“瞿麦”。“麦句姜”“茈葳”作为“瞿麦”的另外两个别名,却是相当值得辨疑的。
首先,“麦句姜”应当是“天名精”之别名。据《证类本草》引《图经本草》:“天名精”又名“麦句姜”,苏恭称其味甘、辛,因此而得名“麦句姜”。陈藏器引《神农本草经》说明“天名精”又名“麦句姜”,《尔雅》却把“大鞠,蘧麦”注为“麦句姜”,“蘧麦”即“瞿麦”,绝对不应是“麦句姜”,直接指出是《尔雅》注错了。这可能是郭璞注《尔雅》时把“瞿麦”的别名“巨句麦”错写成了“麦句姜”,自此使得“瞿麦”有了这个错误的别名,“麦句姜”应当是“天名精”的别名。此外,“天名精”的别名还有“天门精”“玉门精”“豕首”“彘颅”“蟾蜍兰”“觐”等。
《证类本草·卷七·天名精》:“味甘,寒,无毒。主瘀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利小便,除小虫,去痹,除胸中结热,止烦渇,逐水大吐下。久服轻身,耐老。一名麦句姜,一名蛤蟆蓝,一名豕首,一名天门精,一名玉门精,一名彘颅,一名蟾蜍兰,一名觐。生平原川泽五月采。药性论云:麦句姜,使,味辛。治疮止血及鼻衂不止。陈藏器云:天名精,《本经》一名麦句姜,苏云鹿活草也。《尔雅》云:大鞠,蘧麦。注云:麦句姜。蘧麦即今之瞿麦,然终非麦句姜。《尔雅》注错如此。图经曰:天名精,生平原川泽,今江湖间皆有之。夏秋抽条,颇如薄荷,花紫白色,叶如菘菜而小,故南人谓之地菘。香气似兰,故名蟾蜍兰。其味甘、辛,故名麦句姜。一名豕首。《尔雅》所谓茢(音列)薽(音真),豕首是也。”⑤(宋)唐慎微撰,尚志钧等校点:《证类本草》,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198页。
《证类本草·卷七·紫葳》:“味酸,微寒,无毒。主妇人产乳余疾,崩中,症瘕血闭,寒热羸瘦,养胎。茎、叶味苦,无毒。主痿蹷,益气。一名陵苕,一名茇华。生西海川谷及山阳。陶隐居云:李云是瞿麦根,今方用至少。”⑥(宋)唐慎微撰,尚志钧等校点:《证类本草》,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387页。
其次,“茈葳”又作“紫葳”,又名“陵苕”,即是《诗经》中出现的“苕之华”,又名“凌霄花”,“茈葳”被当作是“瞿麦”的别名,大概是因为《神农本草经》陶弘景注引“《李当之药录》云是瞿麦根”,但他也辩称《博物志》记载:“紫葳花得于太行山北,必当是奇异之物,而今瞿麦花色可爱,处处皆有,不应只在太行山;且此条记载还有树、茎、叶,恐怕其不应该是瞿麦根。”而《唐本草》注明“紫葳”即“凌霄花”,茎、叶俱可药用,引《尔雅》:“苕,一名陵苕,黄花蔈;白华苃。郭云:一名陵时,又名凌霄”,《本经》又名“陵苕”,开黄、白花;而“瞿麦”开红花,且《本经》同时有“紫葳”“瞿麦”两条分别记载,如果“紫葳”就是“瞿麦”根,二者是一种植物,为何分而载之,又记载“紫葳”茎、叶之功用?因“紫葳”与“瞿麦”的体貌性质与生处皆不相同,因而判断“紫葳”是“凌霄”,而不是“瞿麦”。关于“大菊”、“蘧麦”、“巨句麦”、“麦句姜”、“瞿麦”、“燕麦”、“茈葳”等名物的关系当属清代学者钱大昭《广雅疏义》:“予窃疑‘茈葳’与‘陵苕’为一草,‘麦句姜’与‘蘧麦’又是一草。陆氏《释文》无‘陵苕’者,因此条专释‘大菊,蘧麦’,故不备引其文也。今本《广雅》无‘麦句姜’者,脱此三字也。当云‘茈葳,陵苕也。麦句姜,蘧麦也’。《尔雅〔释草〕》‘苕,陵苕’,郭注:‘一名陵时,《本草》云’。又‘黄华,蔈。白华,茇’,注:‘苕华色异名,亦不同。’《小雅·苕之华》传:‘苕,陵苕。’陆玑疏:‘一名鼠尾。生下溼水中,七八月中华紫,似今紫草华,可染皁。煮以沐发,即黑。’《史记·赵世家》云“顔若苕之荣”,《集解》引綦毋邃云:‘陵苕之草,其华紫’。邵氏晋涵云:‘如陆玑所言,即上文『葝,鼠尾』,可以染皁者也。’‘鼠尾’与‘陵苕’自为二物,陆氏特以其华色相似而混言之。徐锴《系传》谓‘陵苕’即‘凌霄’,是也。《本草》‘紫葳’,《唐本》注谓之‘凌霄,蔓生,依大木,久延至巅。’郑笺谓‘陵苕之华,紫赤而繁’。今凌霄以夏、秋之间华,厥色紫赤,一枝缀华十余,诚为繁矣。叶鋭而深青,诗所谓‘其叶青青’也。至云‘芸其黄’者,汎言华之黄萎,不指黄华蔈也。《御览〔卷九九二〕》引《吴普本草》:‘紫葳,一名武威,一名瞿麦,一名陵居腹,一名鬼目,一名茇草华。如麦根黑。’”①(清)钱大昭撰,黄建中、李发舜校点:《广雅疏义》(卷第十九释草第十三),中华书局,2016年,第783页。前大昭最后判定:《吴普本草》以及后世学者所云“茈葳”“陵苕”,一名“瞿麦”者,是因为读俗本《广雅》而误,原正本《广雅》当作:“茈葳,陵苕也。麦句姜,蘧麦也”,今本《广雅》脱“麦句姜”三字。
综上,“菊”“蘧”的本义都是指“大菊,蘧麦”,今作“瞿麦”;“蘥”的本义是“雀麦”,即“燕麦”,因《日华本草》讹成“瞿麦”;“巨句麦”是“瞿麦”的别名,即“蘧麦”之缓呼;“麦句姜”因《尔雅》注而讹成“巨句麦”,被当成了“瞿麦”的别名,它实则应当是“天名精”的别名;“茈葳”因《广雅》被误当作“瞿麦”的别名,《神农本草经》又作“紫葳”,与“瞿麦”分列并载,且有茎、叶之用,并不是“瞿麦”的根,它又名“陵苕”,即《诗经》中“苕之华”。
结论
“菊”“鞠”“蘜”都是“䕮”的假借字,“鞠”“菊”在表示秋季盛开的菊花时,古典籍中多通用,今作“菊”。“䕮”为“日精”,是表示“菊花”之义的正字。“蘜”,《说文》谓之“治墙”,或作“治蘠”“菭蘠”,其中“蘠”为“蘠蘼”,原指“天门冬”,后指“蔷薇”,此二物皆多刺,故有此名。“治蘠”应指菊花的茎,因其茎叶间遍布细毛而得名。“菊”“蘧”的本义都是指“大菊,蘧麦”,即今之“瞿麦”。“巨句麦”是“瞿麦”的别名,即“蘧麦”之缓呼;“麦句姜”因《尔雅》注而讹成“巨句麦”,实则应是“天名精”的别名;“茈葳”因《广雅》被误当作“瞿麦”的别名,它并不是指“瞿麦”的根,其又名“陵苕”,即《诗经》中所云“苕之华”。“蘥”的本义是“雀麦”,即“燕麦”,因本草书籍之误而与“瞿麦”相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