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明明德”的理解与阐释
2018-05-03郭亚楠
郭亚楠
摘要:《大学》开宗题其纲领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本文主要以《大学》“明明德”为分析中心,首先阐述了“明明德”的理念,接着综述了历代主要注疏对“明明德”的分析,试图总结一下历代关于“明明德”注解的特点。最后阐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己的相关理解。
关键词:明明德;明德;注疏;大道之学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03-01
一、“明明德”的理念
朱熹对《大学》里的“明明德”极为重视,他常教导学生为学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进而指出“为学只在‘明明德一句”。可见‘明明德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性。
“明明德”中,首先我们看“德字。德在甲骨文中写作“”,四边画的是一个十字路口符号,中间画的是一只眼睛在看一个线吊着的圆球。意思是一个人在路上,用线吊着一个球测量路直不直,所以,“德”字的本意是指“勘测以使路直”或“勘测路直不直”,那么,勘测道路的目的是什么呢?显然是为了找到容易行进,距离目的地最近的路。到了金文中,德写作“”与甲骨文相比,右下方加上了一个“心”的图形,意思就发生了引申,除表示“直路”或“路直”外,还表示“直心”或“心直”。到小篆中,“德”字写作“”,右上方所画的图形已经完全演变为了“直”字,写法与现代的“德”字基本相同。可见,从金文开始,“德”字就从测定道路的本意中引申出了关于“心直”的修养意义。金文是殷周时期刻于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也就是说,最晚从殷周开始,“德”就与人的修养联系在一起了。这一点与先秦文献的使用情况完全一致。“德”字所指的是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追求。
具体到“明明德”,两个“明”字词性和含义是不同的。其中,第一个“明”字应当为动词,是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字应当为形容词,可以理解为高尚的、光辉的。章句本《大学》传文首章即是对“明明德”的解释。《大学》传文是怎么解释“明明德”的呢?《康诰》曰:“克明德。”“克明德”是《康诰》中的半句话,全句是“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明”。以父亲文王具有的美德来教育康舒。“克明德慎罚”是说要像文王那样能崇尚德教而慎用刑罚的意思。
二、注疏中对“明明德”的阐述
关于《大学》的注疏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第一种是包含在《礼记》相关的注疏之中,比如唐孔颖达的《礼记正义》。第二种是存在于《四书章句集注》等“四书类”中,以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为代表。第三种是单独刊行的《大学》单本,以朱子的《大学或问》、王阳明的《大学问》、为代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主要注疏中关于“明明德”的不同理解。
(一)《礼记正义》
1.郑玄
关于“明明德”的注解,郑玄是这样说的:“‘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郑玄仅就其字面意思来解释,认为“明德”为至德,但郑玄并未说“明德”是不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正是由于这种模糊性的存在,后来才有朱子、阳明本对儒学义理的阐发,认为“明德”为人先天具有之“明德”。所以,从郑玄对“明明德”的注解来看,具有模糊性,郑玄并未明确表示“明德”是属于先天存在的还是需要后天培养的,仅用“显明其至德”来注解,十分地模糊,这与朱子、阳明的注解都不相同。
2.孔颖达
孔颖达的《礼记正义》是现存唐代最重要的《大学》注疏本,对于“明明德”孔颖达是这样注解的:“在明明德”者,言“大学之道”,在于章明己之光明之德。谓身有明德,而更章显之,此其一也。孔颖达认为,“明明德”是阐明“大学之道”的一个方面,是彰显己之光明之德,因此“明德”是“己之光明之德”,并不是像郑玄所说的那样,认为“明德”为至德。郑孔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认为“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字是一个动词,显明、章明之意。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对“明德”做出更进一步的规定。
(二)《大学章句》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是这样说的:“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
在这里,朱熹认为“明明德”中两个“明”字的词性及含义是不同的。其中,第一个“明”字应当为动词,是显明之意,第二个“明”字应当为形容词,可以理解为光明的。由“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可知,朱子认为“明德”是人从天那里得到的人之性,即“明德”为天赋于人之性也,这点与建安真氏的理解是相同的。
“明德”是人的本性,来自于“天”,是天所直接赋予人的,并不是通过日后经验的不断积累所能够获得的。“明德”具有“虚灵不昧”、“具众理”、“应万事”等基本的特点。那么,什么是“虚灵不昧”呢?朱熹认为,“虚”就是空的意思;“灵”就是聪慧明达的意思;“虚灵”就是宁静淡泊且充满智慧的意思;昧者,晦暗也;虚灵不昧,谓宁静荡淡而智慧的(东西)是不会晦暗的。“具众理”即是,具备了宇宙天地人世间的一切道理。“应万事”即是可以用来解决应付所有不同的事情。通过对上面的解读,朱熹所说的“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其实质是在“心”的基础上谈“性”,而“心”具有统率人的性与情,是能够将“性”统摄在“心”中的,“心”才是最基础的,所以心不但是“虚灵不昧”的而且能“具众理”,因心能够统摄性情,故心能“应万事也”。
(三)《大学问》
《大学问》是王阳明的代表作,我们先来看下王阳明是如何释“明明德”的。阳明先生日: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阳明先生认为,“明德”这一天性是大人和小人都具有的。小人的“明德”艺所以体现不出是因为私欲的间隔。“明德”扎根于天命之性,是天生的,是“自然灵照不昧”的“一体之仁”。显然,此“明德”乃是就性与本心而言,心即性也,故此“明德”即是心,即是性,“明明德”的过程就是要去掉自己内心自私的欲望,努力恢复自己本体天性的光明德性。从这一段的分析来看,阳明解释“明德”的基本含义上与朱子、建安真氏有相同之处,都主张“去其私欲之蔽而复其本体之明也”。但是,阳明的独特之处在于,提出“明德”还是“良知”的观点,认为“良知”是天地万物的根本,那么“明德”也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因此,阳明又提出“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之说。
与郑玄、孔颖达相比,朱子与王阳明一方面强调“明德”具有先天的超越性,另一方面又肯定“明德”的内在性,把“明德视为既具超越性又具内在性的道德本体。从字面意思上看,朱子与王阳明对“明德”基本意义的规定无明显差别,他们都倾向于以孟子的仁、义、礼、智四端来规定“明德”,将“明德”看作一个人生来就有的德性,其不同之处在于朱熹习惯上把“明德”称之为“理”或“天理”,而王阳明虽然也曾明言:“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但他却更喜欢用“良知”来称谓“明德”。
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大学提出的三纲领,也可以说是大家教育的三宗旨。所谓“明明德”,就是明白、了解大德善道,这大德善道就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一仁义,守仁义,致中和,达智勇是“明明德”的德治规范。这和孔子的以德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相吻合的。
《大学》里“明德”照徹宇宙万物,人心有理,物亦有理,只不过人心之理明澈并可照耀,物之理隐暗而待照耀;另一方面,如无心去照耀,去发现,物之理便永远处在隐暗之中,故心外无理。
由此可知,大学之道就是在于它是大人之学、大师之学、大道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