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文学意蕴“隐秀”功能

2020-11-17罗功宇

鸭绿江 2020年27期
关键词:意蕴红楼梦层面

罗功宇

引言

从现有分析来看,文学意蕴的“隐秀”功能具体指的是意蕴之“隐”对篇章之“秀”的生成作用。通过这种生成作用,文章意蕴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会更加突出,文本本身的思考价值等会有显著的提升。简单来讲,为了实现文本阅读深意的增加,文学意蕴的“隐秀”功能在文学创作实践中比较常见。了解“隐秀”在文学意蕴表现中的重要价值,对文学创作等实践有着突出的指导意义。

一、基本概念解读

要全面解读文学意蕴的“隐秀”功能,首先需要对文学意蕴和“隐秀”两个概念做全面的解读与分析。所谓的文学意蕴,指的是将语言文字赋予灵性,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有意或无意深化内容核心、突出社会意识,从而达到空间或时间上的某种共鸣和体悟。可以说,文学意蕴是文字本身属性的拓展和延伸。从具体分析来看,文学意蕴本身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区别,因为文字和感悟会因为人的差异而出现不同。就文学的分析来看,其有三个基本的层面,分别是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文学意蕴作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立足于前两个层面的,所以说文学意蕴是基于语言层面和意象层面呈现的。

文学意蕴的“隐秀”可以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含蓄和警策。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写道:“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对这段话作注,其解释为“重旨者,辞约而义富,含味无穷。陆士衡云‘文外曲致’,此隐之谓也。独拔者,即士衡所云‘一篇之警策也’。”文论专家周振甫在注解此内容的时候,将“秀”解释为“秀出,高出,指警句”,将“隐”解释为含蓄。二是隐秘谨慎、不显露。此理解主要是基于王实甫的《西厢记》。总的来讲,所谓“隐秀”,就是利用含蓄的表达使文章整体的层次更加深远,从而实现其优秀。

二、意蕴之“隐”

所谓的意蕴之“隐”,指的是文学意蕴的幽深微妙和难以尽述。从目前的分析来看,意蕴之所以会出现“隐”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文学作品的层次分析来看,意蕴属于文学作品结构的深层。一般来讲,深层的内容是难以直接发现的,意蕴往往会隐藏在语言和意象深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蕴隐藏在意象和语言深层,所以不同的读者在解读文章的过程中会发现不同的内容。此外,语言和意象所传达的部分内容,没有生活体验或相关的经历是难以发觉的。以《老人与海》为例,有的人从中读出了老人的苦难生活,但是有的人却从中读出了老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抗争。而这些内容都是隐藏在文字和意象背后的。

第二,文学创作属于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而艺术活动的创造性特质影响着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所以文学作品的意蕴会表现出朦胧的特征。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这篇散文描述的是父亲在车站为儿子送行的场面。从言语层面来看,散文用语比较朴素、简洁;从形象塑造层面分析,父亲的形象表现得比较突出;从全文的解读来看,虽然文中并没有出现自己对父亲情感的直接描写,但是通过语言表现和形象的塑造,浓浓的情感被蕴藏其中。在品读《背影》的时候,没有经历过离别的人无法真切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浓郁的爱。总的来看,朱自清先生对生活经历进行艺术加工形成了能够引发共情的质朴文章,但是文章的情感、意蕴表现有显著的朦胧属性,如果没有经历,没有阅读提示,初次阅读文章,情感体验是比较浅的。

第三,意蕴的基础是语言和意象,无法脱离语言和意象独立存在,所以其只能“隐”于文字和意象背后。从文学作品的解读来看,读者首先接触到的是文字,在文字组合的基础上,产生明确清晰的文学意象。基于语言的品鉴和文学意象的分析,文学意蕴得以产生。以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例进行分析,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然中的水,因为这是言语和意象所表现的。基于自然之水进行深入分析会得到“要想常新,需要创新”的意蕴,而且该意蕴离开了文字和意象,无法单独展现,因此说意蕴只能隐藏,供阅读者进行体验和解读。

意蕴之“隐”符合我国传统审美。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追求含蓄、内敛,意蕴之“隐”正好与传统审美相契合,所以意蕴成为文学的最高层次。

三、意蕴之“秀”

所谓的意蕴之“秀”指的是意蕴的存在使文本本身的可读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有了全面的提升,文本的整体价值得以显现。以《红楼梦》为例,从文字和意象方面进行分析,《红楼梦》和明清其他优秀小说有差异。但是在文学史中,《红楼梦》的地位却远远超过了明清其他小说,成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红楼梦》意蕴之“秀”。解读《红楼梦》时,会发现其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如封建大家族的没落在文本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长久不衰的爱情主题,文章中也有体现;再者如社会生活、官场现状等,《红楼梦》均有涉及。认真研读《红楼梦》会发现,它似乎在表达一个主题思想,却又似在表达另一个主题思想,正是这样的不确定和不唯一,使《红楼梦》具有突出的研究价值。

意蕴之“秀”指意蕴要高出其他的同类文章。《红楼梦》正是因为意蕴的深刻与复杂,所以其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等要高出同期的其他作品,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结语

文学意蕴的“隐秀”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隐”,具体指的是将情感、思想等蕴含在文字、意象背后,供不同的读者进行解读;其二是“秀”,指显著提升作品本身的思想、文学、艺术价值。从现有分析来看,“隐秀”在文学意蕴的表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分析意蕴之“隐”,了解意蕴之“隐”的形成原因,并做出意蕴之“秀”的具体分析,这对文本解读实践有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意蕴红楼梦层面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