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开千年迷雾 探析豪杰忧思
——略论曹操

2020-11-17

鸭绿江 2020年27期
关键词:贤才短歌行赤壁

晓 岚

《短歌行》为曹操代表作之一,它体现了鲜明的“建安风骨”,展现了真实而强烈的情感和艺术之美。赏析此诗,首先要了解其写作时间和创作背景。恰恰这一点,历来有激烈的争论和不同的解释。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把其写成赤壁大战前夕(建安十三年冬)在长江边上的一次宴会,曹操豪情满怀,作诗《短歌行》;然而,后人考据,提出该诗应是在赤壁之战曹操失利之后所作。扩而广之,对铜雀台和赤壁之战,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三国演义》写的是:曹操新构铜雀台,“当娶二乔,置于台上”。孔明引据曹操儿子曹植的《登台赋》,坐实此事,智激周瑜,促成联盟,决心抗曹,火烧赤壁,大获全胜。但据史载,铜雀台建于建安十五年冬,比赤壁之战整整晚了两年。而览遍《登台赋》,也无“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等辞句。在小说中绘声绘色、精彩激烈的赤壁之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仅寥寥几句:“公(指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不仅语焉不详,而且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更有意思的是,中间又跑出个唐朝诗人(杜牧)写了一首《赤壁》,其中两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时罗贯中及其《三国演义》还未出生呢!这说明早在唐代就有曹操“铜雀锁二乔”之说。虚虚实实,千年迷雾,令人莫辨!

而作为超世之杰的曹操,更是扑朔迷离,难识真面。他在取得荆州之后,与孙权书:“近者奉辞伐罪,旗旌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显得何等霸气和自信!当赤壁败北后,他又与孙权书:“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说得何等洒脱和轻巧!作为称雄于汉末乱世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短歌行》作者、建安文学的中坚诗人,哪一个是真实的曹操呢?应该说这是一个王者的双重面孔。历史舞台上呈现的是置皇帝于股掌、扫群雄如落叶的王者,《短歌行》揭示的却是一代豪杰,悲凉痛苦、深深忧思的内心世界,正因诗人无情的自我解剖,《短歌行》才有如此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以上所说,可以得出一个共识,那就是《短歌行》,当为曹操五十四岁以后的“白首”之作。若将其理解为赤壁决战失利之后所写,诗中情景似更吻合。

全诗共八章,每章四句,四句一韵。开头八句为第一段,“对酒当歌”至“唯有杜康”。诗人对酒当歌、开门见山,发出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的无限感慨,其中的内涵十分丰富。作为一代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征伐江南的赤壁之战以前,跨马横槊,破黄巾、伐董卓、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降刘琮,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统一北方,所向披靡。躊躇满志的曹操,兵临长江,似乎大江指日可渡,九江之皋庐山指日可登,统一大业即将完成。可是赤壁一战,竟是强势一方败北,这对曹操产生了极大的震撼!《短歌行》便是此时此刻,内心悲凉感伤而又败不气馁、顽强拼争、矢志不移、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真实写照。他痛感人生短促、就像朝露,转瞬即逝。而统一大业却时不我待、受阻长江、壮志难酬。站在高山之巅的他,在外表霸气铠甲的掩护下,内心的感伤悲凉和寂寞痛苦无人诉说。此时“唯有杜康”、借酒消愁。醉中的诗人,头脑不失清醒:战争不在于疆域大小、兵力多少,人才才是决定因素。挫折后,诗人更加深悟到,只有结识、网罗、任用更多的贤才,才能在“人生几何”的有限生命中建功立业,完成天下统一的宏伟抱负。

第二段“青青子衿”至“鼓瑟吹笙”八句。诗人巧妙地借用《诗经•郑风•子衿》和《诗经•小雅•鹿鸣》中的成句,以少女对恋人的那种深情和主人待客人那种盛情,反复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思慕和渴求。

第三段“明明如月”至“心存旧恩”八句。贤才何能得,壮志何时酬?这里诗人写出了更深层次的忧思,对空抒怀,皎洁明月,何时可摘?想到明月永远不停地在天空运行,随着时光流逝,心中求贤若渴,忧思不但从未断绝,反而更加焦虑和惆怅。

末段“月明星稀”至“天下归心”。诗人写出了动乱的年代,文人贤士就像乌鹊那样飞来飞去,寻找依托,择枝而栖,以展现自己的才能。诗人委婉而诚挚地劝导天下贤士,不必瞻前顾后、“绕树三匝”,而应尽早抉择“何枝可依”。高山添石、海纳百川。最后,诗人展现了自己高山大海般的宽广胸怀,表达要像古代圣贤周公那样,虚心诚意、礼遇待人,招纳贤才、建功立业,达到“天下归心”,实现统一中国的丰功伟业。

全诗抓住人生短促和“天下归心”两条主线,诗人向不可抗拒的生命规律和群雄割据无比复杂的社会现实同时宣战,气势恢宏、英勇顽强。已到晚年的诗人追求抱负,矢志不移,招才纳贤,愿望强烈。但是,曹操深深的忧思谁能理解,内心的痛苦悲凉向何人诉说?统一未完身先死,长使豪杰泪沾襟。这就是诗人最大的悲哀,也是《短歌行》悲凉之美的无限魅力。

猜你喜欢

贤才短歌行赤壁
短歌行
成员关系对协作提取成绩的影响*
短歌行(组诗)
天下英才,尽入彀中——评《短歌行》中典故的运用
五张羊皮
鏖战赤壁(下)
鏖战赤壁(上)
《短歌行》涵咏品赏式教学设计
王贤才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