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老面孔承担新作为
——浅论新时期时评通讯员的作用

2020-11-17黄云峰

中国记者 2020年2期
关键词:时评通讯员版面

□ 黄云峰

内容提要 在时评领域,同样存在着一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通讯员队伍。那么,通讯员在时评领域扮演着何种角色?影响力如何?如何更好发挥他们的作用?作者就此作出讨论。

通讯员是协助媒体开展报道的重要帮手。当前,业界对通讯员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是围绕新闻报道领域展开。在时评领域,通讯员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通讯员在时评领域扮演着何种角色?影响力如何?如何更好发挥他们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年编辑评论的体会,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一、老面孔成“最佳配角”

做好评论工作,需要优秀的评论人才队伍。当前,全国大多数省级党报都设有评论部,配备评论员,并开辟时评版面。然而,仅靠报社记者和评论员写稿,不足以撑起时评版面。

采用通讯员稿件是众多省级党报的共同选择。评论通讯员主要分三类:一是以专家学者为主的特约作者和专栏作者。他们人数较少,多关注国际热点事件和重大时事政策,具有较强专业性,但发稿频率低、数量少。二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创作水平的评论家。他们作品质量高,但对平台和薪酬要求较高。三是普通时评写作爱好者,他们是时评通讯员队伍主力军,人员基数大,流动性也较大。

显而易见,第三类通讯员数量庞大,往往是编辑依靠的力量。然而,此类作者群体虽然庞大,但长期坚持且稳定产出的人才却比较匮乏。这些较优秀的评论通讯员掌握了一定评论技巧和写作规律,稿件更易被采用,久而久之,就成了报纸上的常客,以至于原本以百家争鸣为特色的评论版面,成为少数时评通讯员展现才华的舞台。

不仅如此,与可观的发稿量和稿件被采用率相比,时评通讯员的稿件分量也明显不足。可以说,老面孔是省级党报时评版面当之无愧的“最佳配角”。

二、无法忽视的优缺点

时评通讯员是各省党报评论版面不可或缺的力量,与此同时,又无法在版面中担纲重任。究其根本,是因为这支队伍存在较明显的优缺点。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份独立,创作自由。时评通讯员分散于全国各地,大部分人有固定职业,时评创作多为兼职。他们对时评题材、创作时机的选择,主要凭个人判断和爱好。日常生活中,时评通讯员极少主动与编辑联系。少数通讯员还倾向于使用化名。这些特征赋予时评通讯员较强的独立性,所创作文章不易受外界干扰,能够完整地表达个人观点,为版面编辑和读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思考。与此同时,封闭的创作环境也减少了业内相互交流的空间,不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创作功利化,一稿多投严重。大多数时评通讯员撰写评论是为了在业内积累名气、赚取稿费。因为时评稿件不受地域影响,不少时评通讯员为提升稿件采用率,常常一稿多投。投稿对象除纸媒,还包括众多网络媒体。例如:百度搜索10月22日大众日报头条《严进严出应是人才教育的底线》,该文同时也分别在烟台晚报、湖南日报和华声在线等其他媒体刊登。一稿多投不仅导致重稿现象多发,也进一步降低了纸媒评论的原创性。

三、成稿速度快,见解不深刻。时评对时效性具有较高要求。时评通讯员大多练就嗅觉灵敏、出手快的基本功。有时候,一些热点舆情上午爆发,下午就能收到通讯员投来质量不错的稿件。对于编辑版面而言可谓雪中送炭。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不少时评通讯员能清晰把握版面需求,选题和写作风格形成一定套路。然而,也受此影响,不少时评通讯员的稿件虽然选题较好,可堪一读,却又常常缺乏更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需要编辑后期进行较大的修改提升。

三、应对之道:扩大“朋友圈”+内部挖潜

网络时代,众声喧哗,党报要发挥政策宣传和舆论引领作用,必须更高效地发挥时评通讯员的作用。受时评通讯员稿件优缺点明显等影响,当前不少党报均有意减少采用通讯员稿件,这虽然提升了版面稿件的原创性,但也非长久之计。现在,各省级党报每周大多开辟了1至3个评论版面,以1个版面刊登5至8篇稿件来计算,仅仅依靠报社力量显然无法满足版面编辑需求。此外,党报开辟评论版面是为多方打捞理性声音,推动观点交流,引领舆情发展。于此而言,时评通讯员的作用不仅无法替代,还需扬长避短、继续加 强。

一、要善于挖掘新人,润色稿件。新人有创作热情,敢想敢说,评说风格契合年轻读者需求。但不少时评新手没有研究版面的习惯,选题不符合版面要求,稿件被采用率偏低。老通讯员摸透了版面需要,编辑用稿省心省力,长此以往容易产生依赖。各省党报时评版面老面孔较多,说明挖掘新人力度有待加强。改变这一现象,首先要善于在海量来稿中发掘新人,主动与新人沟通,探讨提升稿件质量、激发创作热情。例如,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将与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这一消息发布后,立刻就有热心通讯员向福建日报传来《卖家侵权连坐是一种“兜底性保护”》一文。然而,文章只是强调要保护好消费者权益,侧重于分析新法的意义和作用,主题虽然重大,却立意平平。福建日报编辑决定采用此文后,与通讯员加强沟通探讨,将标题修改为《电商竞争的下半场是诚信》,并对文章作出修改,分析指出,新法出台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更是一次促进商业诚信建设、推动电商产业良性发展的机遇,电商产业唯有主动拥抱诚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文章经过深化提升,受到了作者和读者的肯定,取得了较好舆论引导效果。

二、要建立重点通讯员人才库,强化约稿机制。目前,不少省级党报时评版面普遍不缺稿,但缺好稿和原创稿。因此,编辑还需强化约稿力度,而不能仅仅满足于等待通讯员投稿。此前,为提升稿件质量,解决好稿不多等问题,福建日报评论部作出不少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组建微信群,将报社内外的重点作者组织起来。编辑与作者在微信群内发布用稿需求,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重稿现象,也极大调动了作者写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年下来,版面刊登重点原创稿件200余篇,原创率超过90%。与此同时,编辑和作者、作者相互之间也通过微信展开频繁交流,稿件质量也有了较大提升。

三、要加强省内通讯员队伍建设,做好本土评论。做好本省题材的评论,是省级党报的责任,也是形成特色的有效途径。省内时评通讯员熟悉本行业内情况,所创作的评论接地气、有深度,值得大力挖掘。与省外通讯员群体相比,省内通讯员群体规模小,不易形成声势。挖掘本土时评通讯员,报刊应主动作为。一方面,要在稿件采用方面适当倾斜,为本土时评通讯员提供平台。同时,也要借助党报通联机制,强化线上线下互动,密切双方联系。

长期以来,福建日报评论版依托屏山时评、专家视线和评点新闻栏目,有意识多采用本土作者稿件,突出本土特色,取得较好效果。涌现出宋志坚、楚欣、金文钦等数十位具有较高水平的本土评论员,刊发《农村民居不能都是“方盒子”》《“晋江经验”的普遍意义》《保护闽江水系要强化源头意识》《留住记忆呵护未来》等大量有本土特色文章,议题涵盖环保、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发展和纪检等诸多方面。文章可读性强,具有较强指导意义,在受到读者普遍欢迎的同时,也增强了版面特色,提升了版面质量。

猜你喜欢

时评通讯员版面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时评的一般思路
通讯员专栏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版面“三评”看得失
党建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