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融媒小厨”的不一样
2020-11-17陈国权
□ 本刊记者 陈国权
在媒体“中央厨房”最火热时诞生的中国青年报“融媒小厨”,从名字上就比较低调。
我很早就关注中国青年报党委书记张坤的微信公众号“坤哥007”,张坤的公号竟然是日更,如此勤奋坦诚的社长并不多见,公号传递出来的一些媒体转型理念令我耳目一新,有些观点我并不认同,但并不妨碍我去一探究竟:“融媒小厨”与其他“中央厨房”到底有哪些不一样?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战略中,“融媒小厨”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当天采访张坤的环节,非常坦诚的交流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中午1点,我们在吃盒饭时,张坤都没有动筷子,抓紧时间介绍情况。
“融媒小厨”真的不一样。
一、经济适用型中央厨房:就地转型的智慧
张坤介绍“融媒小厨”用的一个词是“就地转型”,我觉得这是指就着现有资源的转型方式。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开启了中国媒体融合的进程。同年,中国青年报新一届领导班子开始开展工作,他们都比较年轻,创新意识强,融合转型很快就开始起步。
当时中国青年报围绕内容、流程、机制等出台了近20多项文件,提出“24小时中青报在线”的口号,而在2014年之前是“报网互动”和“报网融合”。2015年成立了全媒体协调中心,到了2016年,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中青报社会化内容生产及传播平台”建立,这是全媒体网报融合系统的升级版,其中包括:全媒体绩效考核体系、青年阅评委员会、人力资源四条通道等内部管理创新举措。“24小时中青报在线”至此初步成型,这是后来“融媒小厨”的架构基础。
2017年1月,中宣部时任部长刘奇葆同志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中央厨房’是标配、是龙头工程,一定要建好用好。”全国媒体开始集中建设“中央厨房”。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大众日报等,都在那一段时期加大了对“中央厨房”的建设与宣介力度,2017年的两会报道也成了各大媒体中央厨房的“练兵场”,就在那一年两会上,光明日报采访两会的“变形金刚”记者采访装备本身成了新闻;各媒体采用各种手段,展示自己的“中央厨房”的形象与成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青年报的“融媒小厨”在2017年3月4日正式“开张”。当天,张坤在自己的微信公号写了一篇《中青报“融媒小厨”大情怀》,其中有几句话耐人寻味:“只是自收自支,但自力更生先把一个‘骨气’接上‘精神’”,还在文尾配上了1961年3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吴晗文章《谈骨气》,专门用红笔标上:“我们一定能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国家如是,报社如是,个人如是。同仁共勉。”
跟张坤社长第一次见面是在人民日报社的一个会议上,当时他就介绍,中国青年报是中宣部直管的以自收自支为主的中央媒体,一直负担很重,因此,“融媒小厨”就不能贪大求全,不能一掷千金,而只能依靠自身积累资金,滚动投资、重点突破。相对而言,“融媒小厨”比较务实,主张建设“经济适用型”的媒体“中央厨房”。参与相关工作的中青在线总编辑闵捷举例说,“融媒小厨”的值班指挥区没有另起炉灶,而是把原来的一个多功能厅做了尽可能节省的改造。
“融媒小厨”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而设置,这为自收自支的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探索了一套经济适用型的解决方案。这实际上也成为“融媒小厨”的另一个卖点——整合运营服务,为其他媒体提供“中央厨房”成套解决方案。
二、“融媒小厨”的机制:墙的感觉淡了很多
有些“中央厨房”曾被戏称为“节庆厨房”,只在重大主题报道或者领导、同行视察时才打开展示,我在参观时就注意到,很多媒体的“中央厨房”工位上都非常干净,一支笔一张纸都没有,不像一个经常需要在上面干活的地方。实际工作中,它就是一个展示的窗口,那些大大的显示屏幕,很少有编辑会抬头看看。“中央厨房”更有价值的是其运行机制。
在中国青年报社位于中青大厦的办公区,21层有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大平面空间,包括多媒体采编指挥中心、视觉设计区和微视频工作区等。这个物理空间只是“融媒小厨”的一个载体和展示窗口。“融媒小厨”不但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理念和战略。
“融媒小厨”是一种机制,一种转型理念和战略;“融媒小厨就是中青报”,在被问到“融媒小厨”是什么时,张坤这样强调。
一些员工也有这样的体会,中国青年报融媒工作室负责人、中青在线总编辑助理史剑说:“‘融媒小厨’就是人的脉络,各部门就是器官,通过脉络把它们融到了一起;而物理空间就是把报社不同的团队融到了一起;‘融媒小厨’推动了报社的融合,现在基本上已经分不开了。”
“融媒小厨”的机制,我探访之后觉得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选题上报机制。实际上就是新闻业务指挥系统。在“融媒小厨”中,报社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墙”被打通,总编辑、部门主任和记者之间的层级间隔被大大缩短,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采编审核发布流程进行了简化。重大选题策划不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层层报送等待审批,而是直接由记者上报到专业部门,全媒体协调中心及时汇总,值班社领导随时可以拍板。这样,也能够让领导对相关的选题策划有通盘考虑,将过去那种各自为政的报道习惯破除。
中国青年报编委、全媒体协调中心主任吴湘韩说,以前专业部门的功能单一,做文字的就做文字,做图片的做图片;“融媒小厨”建立后,部门的“墙”打通了,“墙”的感觉淡了很多,联合起来了。“融媒小厨”机制下,值班社领导最大。全媒体协调中心负责安排重要报道的策划、采访,并协调不同部门做好所在领域新闻产品的审核把关,保证“融媒小厨”的正常运转。如果说“融媒小厨”是融媒产品制作中枢的话,那么全媒体协调中心就是“中枢的中枢”。
二是内容分发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题分发机制,“融媒小厨”值班社领导在判断出选题价值及可行性之后,把任务分到不同的专业部门生产。二是产品生产完成之后,建立分级传播体系进行推广。
吴湘韩介绍,全媒体协调中心协助值班社领导,统筹判断新闻成品的价值,根据价值的大小来确定传播的级别,而不同的级别代表不同的传播广度与力度。最高的是一级推广,属于最大限度使用报社的传播渠道,需要报社一把手批准。
安排传播推广时,非常注意内外结合。新闻产品除了在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的网页、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矩阵发布,还可以分发到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号、快手、抖音、腾讯视频等合作平台。对于视频节目,还注意选取金句和精彩瞬间,剪辑成不同版本,通过再造转化,实现分类化、精准化、多元化传播。
三是项目制。中国青年报在基本保持原有部门架构的前提下,根据项目的需要,成立了一些工作室,这些工作室是虚拟组织,由承担临时采编任务或专业兴趣相近的同事组成,有些工作室是跨部门的。这一点类似于人民日报社的“中央厨房”项目制,主要生产一些现象级的融媒体产品。这种项目制给有创意有想法的采编人员一个创作的空间与平台。截至目前,中国青年报已经推出了四十多个工作室,生产出大量的现象级融媒体产品,例如在新中国70周年前夕上线的《头条里的青春中国》微电影,短短几天的总点击量达到7.5亿次。
“融媒小厨”机制中还有一个经常被提及的生产理念叫做“部门主导,三端融合”,是指根据报道主题确定负责的部门或团队,在全媒体协调中心的指挥下,由负责部门统筹各个团队进行分工协作。比如在军事报道中,一般由军事部起主导作用,协调各部门分工合作。而“三端融合”则是指报社旗下报纸端、PC端、移动端的融合传播。
通过这样的协调合作模式,带动报社各部门协作,提高新闻生产效率,避免各个部门融合理念不合拍的问题。
三、生产的常态化:家常菜与私房大菜
中青报“融媒小厨”的生产方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爆款精品大餐,也就是所谓的“私房大菜”;二是日常的“快餐”和“标配菜”,也就是“家常菜”。张坤认为,“融媒小厨”的总要求是在精品迭出的同时,“正能量”产品的常态化产出。
要摆脱“中央厨房”新闻生产的节庆化思路,必须强调新闻生产的常态化。
“融媒小厨”机制下,有分有合。分,指的是新闻生产的分工更加细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成为一种常态。中国青年报评论部编辑王钟对此深有感触:评论部的工作主要是写稿与编辑为主,“融媒小厨”有专门的运营人员负责分发,新闻分发不仅能够提高传播效果,也能提高运营价值与内容变现。在这样的机制下,记者编辑在日常制作内容时必须考虑与推广结合,不仅是用文字来表达观点,还必须加入很多有利于增强吸引力的融媒体因素。内容必须渠道指向性非常明确,才能更适应不同的平台。
合,指的是新闻精品的生产机制。史剑说,“爆款产品必须是集体力量的成果,一个人视野经验有限,卯着劲来也没用。如今每次的重大事件都形成了新闻生产的联动,以前没有‘融媒小厨’,连这个想法都不会有。”
此外,新闻生产后端的绩效考评机制也是保证“融媒小厨”常态运行的重要因素。“融媒小厨”理念意味着采编人员的工作量、工作难度都比之前大了很多,必须有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才能够调动员工的生产创造积极性。闵捷说,在“融媒小厨”机制下,采编同事的数量并没有增加,采编能力却已经从原来以文字为主,到现在视频、H5、漫画等形式都能玩转,具有了全媒体制作能力,“有些同事经常制作很好的全媒体作品,收入有明显增加。”
吴湘韩介绍,绩效考核的一体化,从2015年1月就开始了,建立了包括视频、专题片、微博作品、微信稿件等在内的统一考核体系。考核等级分五类,由报社一把手来确定每月的一类稿件,参考标准就是中青报冰点周刊的特稿水平。二类稿件主要通过各个部门主任来推荐,然后编委会投票决定。三类及以下稿件由部门主任决定。
报纸版面也是如此。以前没有融合改革之前,报纸以版面作为考核单元,一个版1000元、800元,600元不等;融合改革之后是以作品作为考核单元,例如一类作品是5000元。
一名优秀的记者,一年稿酬收入20多万元,收入少的记者,一个月稿酬只有1500元甚至更低。
在中国青年报的采编绩效考核中,传播效果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对于这些数据指标,采用大数据技术完成,结合智能语义技术,可自动发现、抓取数据,识别转载站点。提供多维度可视化的统计、分析、排行报表,包括全网转载量、重点位置刊载时长、跟帖评论量、阅读数、点赞量等。
四、“融媒小厨”促传播力提升、内容变现
“融媒小厨”的效果显而易见,一是融起来了,二是有效提升了传播力,三是促进了内容变现。
重视融合、移动优先的意识,在中国青年报得以确立。冰点周刊负责人从玉华介绍,冰点周刊团队参与“融媒小厨”机制,有两个变化,一是融起来,愿意尝试不同形式的表达,过去写文字稿,现在已经开始拍纪录片;二是动起来,原来冰点周刊在报纸上是一周一次,现在发稿也不用等到每周三的见报,做好了就上线。前一段关于劣质水泥导致学校豆腐渣工程的报道,及时通过报社的新媒体发声,得到广泛转载,影响很大。
“青蜂侠”是中国青年网的短视频栏目,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王海说:以前“青蜂侠”封闭运行,自己在外面找素材、做推广,进入“融媒小厨”体系后,大部分重大主题报道中,“融媒小厨”都以“青蜂侠”为抓手之一,要求“青蜂侠”及时剪辑前方传回来的短视频新闻,并安排各个传播渠道重点推广这些产品。“青蜂侠”栏目的播放量、知名度都得到很大提升,提升了团队的积极性、荣誉感。
融合意识是手段,最终传播力提升才是融合的目的。截至2019年7月底,中国青年报社旗下传播平台的用户总数达7千多万,其中,中国青年报法人微博用户1303万,中国青年网法人微博用户1189万,中国青年报微信公号用户632万,中国青年网日均用户1749万……远远超过原来只有中国青年报报纸时的用户量级。
丛玉华说:“以前在报纸时代,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还能生产千万阅读数的产品;现在冰点周刊生产的优质产品,仅微信公号转载都有几百家,一个关于大学生抑郁症的报道,阅读量能过亿!”
“青蜂侠”栏目也是如此。王海说,“青蜂侠”赶上了短视频的风口,2019年上半年日均播放量能够达到1000万次,加入“融媒小厨”机制后,日均数据更是翻了五倍,达到5000万播放量。
另外,转型新媒体最大的问题是很难变现,特别是在版权保护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在“融媒小厨”机制下,有专业的团队来运营内容,变现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例如“青蜂侠”栏目的变现能力正迅速提升,从2019年7月开始,月入百万元,主要是版权与流量广告分成。
注重深度挖掘内容的冰点周刊,则探索了另外一条路。以前,冰点的稿件在报纸上刊登,往往意味着整个流程的结束;现在,运营部门把有些报道的版权成功销售,作为一些视频机构拍纪录片的素材。
丛玉华说:“幸好有报社的‘试错机制’,不然,就没有冰点周刊视频人才的成长。”影像表达不是问题,冰点周刊拍片子的最大优势,在于知道故事点在哪里。这些纪录片目前以一分钟一万元的价格售出。丛玉华说:“以前是没有多少动力做新媒体的,现在内容合作、版权合作让记者感受到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加上收益的分享机制,内容部门就愿意更多考虑新媒体的转化、变现。”
尾声
传播力的提升,让“融媒小厨”吸引了很多关注。张坤非常开心地告诉我们,自己做的实在微不足道、差距不小,没有上级的信任包容和全体中青报人的团结奋斗,就没有“融媒小厨”的今天。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不久前已表示,对中青报会有更多实质性的支持举措。
他说:“刚开始做‘融媒小厨’时,根本没有想过能争取有关投入和支持,也从来没有想过要自我宣传,只想着承担职责和使命,要对得起中青报。从实际效果来看,事情做好了,关注和支持自然也就来了。”
有关部门的调研、支持,正在助推中国青年报跃上新高度。在中宣部支持指导、在团中央书记处直接领导下,2018年12月,中国青年报社正式与团中央实业发展中心合并;2019年6月,中国青年报社正式代管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报社由“一”壮大成了“三”。
目前,正是合并后的“非常时期”,按照张坤的话就是“正在进行一场更深刻的自我革命”,还有不少问题需要面对、不少矛盾需要解决。张坤虽不再兼任社长、总编辑,但将一如继往地全面领导报社工作,落实好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责任制,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速媒体融合改革步伐,特别是努力突破一些体制机制的束缚。
“融媒小厨”肩负更多大融合、大整合的助推器职能,任重而道远。期待它能够给正在积极融合的同行们带来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