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中谣言的传播与疏导方式研究

2020-11-17石惟嘉

新闻前哨 2020年7期
关键词:谣言抗疫民众

◎石惟嘉

2019 年末,一种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性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自武汉向国内外迅速蔓延。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在全国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同时,另一种“病毒”在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也大肆传播,这就是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以不同目的、不同方式包装而成的谣言。不仅加剧了民众的焦虑恐慌,影响社会稳定,也对疫情的防控工作带来了严重干扰。

本文拟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谣言的特点入手, 收集并解读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频繁出现的三类谣言和四种常见的造谣手段,以提出针对性的疫情谣言疏导措施与策略。

一、常见的三种谣言类型

1.科普类谣言

主要与防疫抗疫方法有关。如:“食用大蒜可以预防病毒感染”、“抽烟喝酒的人感染的可能性更低”等。 此类谣言的出现和传播从心理学角度讲可被看作一种安抚焦虑的行为。 有学者认为:传谣是基于人们的心理需求,缓解民众的紧张情绪, 并对其行为作出解释和辩护的一种方法。 疫情引发民众焦虑, 人们迫切需要有效防疫抗疫方法,迫切需要某种行为能安抚内心的恐慌。 但需警惕的是民众将此类方法视作抗击病毒的灵丹妙药降低对预防感染的重视程度, 或在有心之人的诱骗之下采用对自身身体有害的方式。

2.揣度官方举措的谣言

主要与民众日常生活安排有关。 如:“某地超市全面关停”,“某地高速公路即将封路”等。 陈力丹在《舆论学》中提出:舆论=(好奇*不安*不确定*相关程度)/判断能力。 此类谣言中主要是“不安”和“相关程度”两大因素在发挥作用。 “不安”包含着人们对即将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理解。 疫情突发引发人们不安, 主要担心自己的生活受到影响,担心因超市关门造成生活用品短缺,因高速封闭与外界隔绝等情况出现。

3.谎报疫情进展的谣言

主要是与疫情发展和防疫有关。 与“疫情仍在恶化”相关的谣言,在疫情初期出现的颇为频繁,主要是因为部分地区没有及时公开当地感染人数,而民众急于了解真实情况,出现了“大道不畅,小道传”的现象。与“疫情进展向好”相关的谣言,则是基于民众“憧憬”的情绪被传播。

二、四种常见的造谣手段

1.移花接木

即将两件或多件确实存在但彼此毫不相干的事件嫁接在一起。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演进,造谣者只需获取视频音频或图片素材,具备初级的图像影像处理技术,就可以通过编辑、配音、剪辑等方式进行“移花接木”让事实真相面目全非。 如:“青岛一疑似感染新冠病毒的外卖员故意向食物中咳嗽”的谣言,后经查实,造谣者发出的视频实则是将发生在两个城市的两件事拼接在了一起。

2.捕风捉影

即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进行造谣传谣。 这种造谣手段在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时非常常见, 因为它往往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 因此极易引发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心理恐慌。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期间发生的事件,人们就很容易将它与疫情之间强行建立起联系。 如:“上海居民因酒精喷洒不慎造成火灾”的谣言。 经查实火灾发生时家中无人,该户人家在当日也无喷洒酒精的行为。 由于疫情期间多数民众会使用酒精消毒, 民众会本能的将起火原因与酒精消毒联系在一起,实乃捕风捉影。

即凭空编造出完全不存在的谣言。 此类谣言造谣成本低包含的信息量小,往往呈现出“断言式”的特点,极易通过“重复”和“传染”蔓延。

3.夸大事实

即“耸人听闻”。 在疫情期间体现为对正确信息的错误解读、 过分解读。 此类谣言脱胎于事实但远比事实夸张许多。如“温州即将封城”的谣言,后经证实:为加强疫情防控,只是临时关闭了部分进入温州、流量较小的高速出口,而高速进口仍正常通行,民众的正常交通出行也不会受到影响。此类谣言将官方事实信息进行放大解读, 容易引发民众的误解,降低对于官方信息的信任。

三、谣言的疏导策略与措施

1.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干预

重大公共事件引发的谣言, 有一部分是来源于民众的心理恐慌。及时对民众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尽快消除人们的焦虑和恐慌是关键。

要及时了解谣言背后民众的心理状态。

要在加大正面宣传报道力度基础上及时建立完善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造成民众焦虑的并非真相,而是对事实的未知。 在H7N9 疫情期间,李克强总理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公开透明是谣言的天敌。

2.掌握一定的辟谣技巧

谣言具有扩散性强,源头难觅的特点。要降低谣言的传播力度和对民众现实生活产生的危害, 需要掌握一定的辟谣技巧。

要及时做好对谣言的预判。 经过研究发现,近年来发生的像非典、禽流感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也都伴随着各类谣言的散播、发酵。 在一些重大时间节点上产生的谣言具有相似之处,完全可以提前预知和防范。如:非典期间广东就曾发生大量超市抢购现象。基于这样的教训,在此次疫情开始,政府就加大了宣传力度,很好的防止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各媒体要加强合作,及时有效进行信息稀释。

3.完善社交平台管控措施

谣言的传播途径以人际传播为主。由于疫情的特殊性,在疫情期间主要体现为以社交媒体为中介的人际传播。 管好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建立完善互联网辟谣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曾经出现过的谣言会在网络上形成记忆, 极易被相似谣言触发,一旦不断叠加便会加大谣言疏导难度。新冠肺炎疫情的抗疫防疫工作在国内外仍在进行, 倘若不对疫情引发的谣言特点、常见的造谣手段、疏导谣言的措施进行思考总结,谣言则会影响后阶段的防疫抗疫工作质量,极有可能还会出现与上述原理相似的谣言,对民众和社会造成危害。

猜你喜欢

谣言抗疫民众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团结抗疫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
谣言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