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政之通讯写作风格探析
2020-11-17符荟佳
◎符荟佳
前 言
在中国报业史上,有着众多才华横溢、贡献卓著的新闻工作者。 而胡政之,正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位。 他是一位新闻全才,在报业经营管理方面,他是一位勤奋敬业、有远见卓识的报业家;在新闻写作方面,他是一位文笔犀利、眼光独到的优秀记者。在胡政之四十余年的报业生涯中,他曾担任《大公报》总经理,创办《国闻周报》,并与张季鸾、吴鼎昌共同创办了新纪《大公报》公司,在中国新闻报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 除了肯定胡政之在新闻从业生涯中对新闻报业经营做出的卓越贡献,也不应忽视其作为一名记者的才能。本研究将围绕胡政之通讯, 考察胡政之通讯的个人特色与其产生的影响。
引 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20 世纪之初,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整个中国社会正处于新旧社会交替变革时期,政治变动、经济不稳、战争频仍。生活在在这个新旧势力角逐,时局瞬息万变的“大舞台”上,无论普通民众,还是官僚阶军阀、知识分子,都迫切需要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来了解与自己生活、 利益息息相关的时局变化。 因此,人们对国际时局、政坛要事等多方面的信息要求与日俱增,报刊的受众也遍布社会各个阶级。
胡政之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新闻全才。 他出身旧官僚家庭,少年时深受桐城派影响,具有深厚的古典语言文字功底。之后他曾远赴日本留学,接触到西方思想文化教育,并亲身体验了日本报业的发展状况,了解到现代新闻精神及社会功能。待胡政之学成归来之际,正遇上辛亥革命爆发,新旧社会更迭,他先后投身政界与新闻行业,自然对于政局内幕的及时局变化有了更深刻、更独到的见解。这使得胡政之的通讯涉及经济、政治、外交等多个方面,内容更为详实、具体、生动,并且独具个人特色,客观而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历史上的重大时事, 不仅深受当时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对后来的通讯写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但现有的胡政之研究文献多探讨其报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杰出才能,却鲜有提到他在新闻通讯写作上带来的影响。胡政之留下的这些极具个人风格、 鲜明写作特色的通讯报道,详尽反映了民国历史上的大小时事,也给当时及后世的新闻工作者们留下了宝贵的新闻实践经验及通讯写作思想, 因此分析胡政之通讯的写作特点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二)研究样本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胡政之发表于《大公报》上的通讯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3 篇通讯为主要研究样本。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胡政之通讯的时代背景、 语言特色及叙事内容三个方面。
要研究胡政之通讯,首先需要界定何为“通讯”,以及何为“胡政之通讯”。
1.通讯的界定
通讯是一种常见的新闻文体,属于记叙文。按内容可分为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也可以分为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大类; 事件通讯再细分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
2.胡政之通讯
胡政之通讯是胡政之在《大公报》上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国内外政治时局、经济文化、地方风貌的报道。 这些报道主要是胡政之在《大公报》供稿期间,以通信员的身份,在外游历时用电报等方式向报社发回的通讯稿件。
就其内容而言,这些通讯可归为三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与概貌通讯,内容多涉及时局变化。这些通讯以夹叙夹议的手法,或记录重大新闻事件,或描写某地风土人情,或采访新闻人物。 但即使是人物采访,或是国内外游记,其中内容也无不涉及国内外政治时局的变化。 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是,在客观记叙的基础上,每篇通讯中还加入了作者本人的分析与见解。
综上,结合现代新闻通讯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为胡政之通讯是一种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写作手段,客观地报道民国时期新闻时事、人物、地方风貌的新闻体裁。
(三)文献综述
近年来研究胡政之的主要有三类, 一是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献,二是出版的著作,三是不同的后人回忆录中有关胡政之的文章。
学术论文:在中国知网上以“胡政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显示,共有281 篇相关论文,其中期刊247 篇,硕士论文5 篇。 博士论文2 篇。 其中主要研究主题有四个方面:胡政之的新闻思想(如张湛萍的《胡政之新闻思想研究》),胡政之的经营管理与办报方针(如郭恩强的《事业与营业:胡政之与《国闻周报》研究),全面笼统地介绍胡政之(如王咏梅的博士论文《新闻巨子胡政之》),以及对胡政之某一方面的作品做小而精的赏析(王润泽、陆瑶的《胡政之对巴黎和会报道的特点》)。 总的来说, 系统性地研究胡政之的文献较少,研究方向较为分散。
著作:胡政之的相关文集和著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介绍胡政之本人的新闻生涯与个人事迹(陈纪滢所著《胡政之与大公报》),二是对胡政之的评论性研究(如吴廷俊的《新记大公报史稿》)。
回忆录中的文章: 多为后人对胡政之的回忆以及一些主观的个人感悟, 展示了胡政之新闻事业上的成就以及他的人格魅力(如周雨的《大公报人忆旧》)。 这些资料主要从另一个视角展示了作为名记者的胡政之,以及胡政之在《大公报》的经营管理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些材料对于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化背景, 研究胡政之的行文风格也是非常重要的材料。
(四)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分析方法, 主要对胡政之的通讯文本进行分析。在研究具体问题上,本文将采用内容归纳法,对胡政之的通讯的文本内容进行定量分析,用数据和表格的形式,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其所有通讯所涉及的内容倾向、写作风格等。 此外,在分析胡政之的通讯时还应考虑通讯写作时特殊的历史背景, 用宏观的视野与微观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总结出胡政之通讯写作的特有风格。
(五)资料来源
本论文主要的文献资料来源为《大公报》影印版以及胡政之孙女胡玫、外孙女王瑾编著的《胡政之文集》。 其中以《大公报》 影印版上所刊登的胡政之通讯为核心研究资料,深入分析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
二、胡政之通讯的文本特色
(一)胡政之通讯的产生背景
所谓“时势造英雄”,要研究通讯文本,自然不能把它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割裂开来。 时代背景为通讯写作提供了通讯诞生的技术条件, 提供了通讯写作的内容,也提供了通讯文章的受众。这无不影响着通讯文本的发展方向。 而传播者的个人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通讯的风格特点、写作习惯。因此在分析胡政之通讯文本前首先要讨论胡政之通讯的产生的时代背景与胡政之本人的人生经历。
1.时代背景
胡政之通讯产生的时代是民国初年, 当时的中国社会刚经历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正从封建社会走向民主共和时代。虽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但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动荡之中,各党派在报刊上发表自己的政见,西方思想涌入,与旧思想产生激烈碰撞。 各方势力角逐,却并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在风起云涌的政治变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内有社会动荡,党争不断、军阀混战,外有帝国主义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诸如张勋复辟、巴黎和会等重大新闻事件又时有发生。
这种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下, 不只是政界人士和关心国家大事的知识分子, 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普通民众也迫切需要知道这些与他们利益息息相关的国计民生究竟是什么,对他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影响。因此对于这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便是他们“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事实”。
辛亥革命后以后,我国的报业开始有了很大的发展,报社规模在不断扩大,传播技术条件也已经满足,因此越来越多的报社开始追求吸引更多不同阶级的读者, 并力求能让自己的读者了解并此对感兴趣。当时的《大公报》,除了各大新闻时事外,漫画、通俗小说、画报等用于吸引普通民众的作品也占了报纸的大幅版面,可见《大公报》也期望打开销路,争取更多读者。
而吸引各阶层读者的方式便是将这些读者所欲知的新闻时事描述得具体生动,通俗易懂,让普通人也能看懂新闻时事,有兴趣谈论新闻时事。 于是记者亲临新闻事件现场,并发回电报稿件详细描述事件过程,通讯便应运而生。
这个时期诞生的胡政之通讯, 大部分都是关于国内外时局的新闻报道。 这些从新闻事件前线发回来的通讯不仅迅速准确,描写生动细致,语言朴实通俗,还有记者对于当前局势鞭辟入里的评论, 将整个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告知给读者。
2.胡政之的生活背景
胡政之出身于旧官僚家庭, 少年时期深受桐城派的影响,积累下深厚的古文基础。 通讯写作中,他管用平白易懂的文言文,质朴而有力,正是源自他从小打下的良好文学功底。而这段学习古文的经历也使他深受中国传统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思想熏陶,不仅在新计《大公报》时坚持倡导“不党,不私,不买,不盲”的办报方针,也是一位正直坚定的爱国人士。虽然他所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与法制,但他始终将自己的新闻才能用于维护国家利益上。 正如胡政之自己所说:“本报与国家同命运,国若亡则报亡。可国家前途绝对有希望,绝不会亡。 所以本报前途很光明,责任很重大。 ”
1906 年,胡政之远赴日本留学,主修法律科学和语言。这段留学经历使胡政之接触到西方的文化思想教育, 以及日本现代化报业的发展及社会功能, 也为他回国后投身政界打下基础。还有不可忽略的一点是,出国留学的经历使胡政之能够熟练使用多门外语, 这使他在从事新闻行业时有天然的优势, 能从国外的外语报刊及外籍人士处获得更多更准确的新闻消息,也能凭此优势去往国外的新闻现场,发回迅速准确的通讯报道。
1912 年,胡政之学成归国后,先后从事律师、法官、教师、政府官员、记者等多个行业,最终选定新闻行业作为自己奉献一生的事业。
1912 年后,胡政之正式投身新闻行业,新闻写作的才华与经营管理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新计《大公报》在他的主持下日益发展壮大。但即便是事务繁忙,他也没有停下笔,而是抽空游历国内外,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考察风土人情,并用早年积累的人脉,采访一些军政人物,将其见闻都作为通讯刊发在《大公报》上,向读者展示一个真实而广阔的世界。
(二)叙事内容
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文本来自《大公报》影印版符合胡政之通讯定义的文章,《胡政之文集》中也有收录。其中“通讯”分类24 篇,“新闻”分类9 篇,共33 篇样本。
其中,有关新闻事件的共4 篇,国内外游记相关20 篇,人物专访9 篇。
有关新闻事件的4 篇通讯集中在巴黎和会时期, 按照发表顺序分别为 《平和会议之光景》、《外交人物之写真》、《平和会议决定山东问题实纪》、《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与中国》。这是胡政之1918 年至1920 年以记者的身份赴法国采访巴黎和会时发回的大量专电,详细报道了会议情况。
有关地方风貌与游记的共20 篇, 时间与空间跨度巨大。 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南游杂记(上海)》、《旅游漫记》(哈尔滨为中心的北满)》、《欧美漫游记(日本美国)》、《比利时纪游(比利时)》、《意大利视察略记(意大利)》、《瑞士纪行(瑞士)》、《余所见之德国(德国)》、《新年旅行三省纪(南京蚌埠杭州)》、《北戴河之一瞥(北戴河)》、《张家口之一日(张家口)》等。 足迹遍布中国、日本、欧美各国,其中国外的日本、美国等地,中国的东北三省、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两到三次以上, 并描写了不同时间段访问考察时不同的所见所闻所感。
有关人物专访的共9 篇,采访对象为外国大使、军政人物。 《英国提出议案后之中英关系(外国使团)》、《英案之过去与现在 (外国使团)》、《国际问题之二·五附税 (外国使团)》、《国际经济会议开会纪要 (外国使团)》、《北都易帜记(东北易帜相关人士)》、《周白访问记 (阎锡山 白崇禧)》、《再度访阎记通电发出前与本报记者谈话 (阎锡山)》、《本报记者谒张谈话(沈阳事变 张学良)》、《过港访胡记(访胡汉民)》。 这些人物专访足以看出胡政之长于社交,采访技巧高超。
(三)语言特色
1.稳健克制,详略得当
胡政之古文功底深厚, 这点体现在他的语言文字应用上。在通讯写作中,他惯用文言文写作,但绝不掉书袋,文风朴质易懂。行文上多用长句,肯定句,极少用感叹句或问句。但稳健克制并不代表毫无感情, 胡政之善用富有调理的分析,将自己的观点看法蕴藏于看似平淡的语句中,细读之下便能发现其言辞的犀利。
另外,胡政之通讯在描写对象的不同方面时有所取舍,详细重要记录事实,并经常采用数字表格来进行列举,使读者一目了然。而有些情况下,文中只需要通过几个细节的刻画,就能使文章更生动、真实。
2.风格自由灵活
胡政之通讯的风格并不固定,如报道、书信、日记等。特别是通讯中占比较多的游记,更像是与朋友的书信往来。有的干脆就采用书信体,如《纽约的归鸿》。第一人称视角仿佛在与读者聊天,将自己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一一道来。这种文体的好处是非常适合将继续、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融为一体而不觉突兀,让新闻通讯更生动、具体。
胡政之通讯的标题也并不固定。 对时事的报道基本采用时事本身作为标题,方便读者查看。而游记的标题则更富有文学气息,更有亲切感。
3.善于分析总结
胡政之通讯在记录新闻事件本身以外, 还经常加入自己的分析与观点。虽然有作者的主观想法,但都是依据现有事实做出的富有调理的分析与判断, 起到一个总结与解释的作用。考虑到《大公报》的读者遍布社会各个阶级,普通民众需要有人来解释时事发生的过程与带来的影响, 有识之士也可从中看出治国方略, 这样的分析议论正好满足读者需求。
结论
新闻通讯文体的发展变化是时代与文化环境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但在每一种新闻文体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记者个体的表现与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它要求记者极高的新闻素养与应变能力,还需要有采写技巧及正直的精神。尽管胡政之通讯在中国新闻史的研究中经常被他的经营才能所掩盖,但并不影响它在通讯文体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