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论要为社会主流意识立言发声

2020-11-17李春芳

新闻前哨 2020年7期
关键词:立言舆论意识

◎李春芳 张 坚 向 秀 刘 爽

评论在宣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社会发展关键时刻,常常具有拨云见日的宣传效果,这是由评论的舆论价值决定的。 在当前信息化高度发展、全媒体传播的环境下,在社会多种声音、多种观念碰撞的情况下,评论应该为主流意识立言、为社会进步发声。

一、评论的现实和历史作用

每到社会重大关头、历史转折时期、时代关键时刻,都可以看到评论的重要作用。社会迷茫之际,评论像响亮的洪钟唤醒沉睡的意识,历史转折之际评论像高举的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时代彷徨之际,评论像耀眼的闪电照亮暗淡的世界。

当前新冠病毒疫情在世界蔓延,有些国家政府抗“疫”有力,部分政客却转移视线,甩锅中国和世卫组织,这些阴谋具有很强的政治目的和恶劣的国际影响。 在严峻和复杂的形势面前,在事关国家形象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评论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彰显了国家意志。

今年5 月, 央视新闻联播重磅推出一系列国际锐评:《美国疫情防控疑点重重, 理应接受国际调查》、《医疗条件最好的美国为何病例倒数全球最高》、《企图胁迫世卫组织的蓬佩奥正在向全世界叫板》、《背负四宗罪的蓬佩奥突破做人底线》、《美政客这波表演是自残式攻击》、《事出无常必有妖,美国政客还想欺瞒世界到几时》。

这些时效性很强的评论,观点敏锐,指向明确,揭露了美国政客的阴谋,具有广泛的国际视野和鲜明的中国立场。鞭辟入里,一针见血,说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不敢说的话,发出了中国舆论的最强音。

国际锐评是央媒主打国际时评的独特平台, 以国际政治、财经、军事、科技等为主要话题。 在近年世界贸易摩擦、科技争端、军事冲突中,发表过大量文章,已然成为国家主流媒体在评论写作上的一面旗帜, 在现实中发挥了舆论导向作用。

评论不仅在现实中具有很大影响, 更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有的评论拨云见日,探索真理,催人奋进,激发了一代人的改革和创造热情。

1978 年5 月11 日,《光明日报》 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这场讨论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推动了社会的改革开放, 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评论的舆论价值分析

正因为重要的现实和历史作用, 评论在舆论宣传中不断得到推崇,经过这些年的演变和创新,运用越来越广,发展越来越快,已成为门类齐全、品种繁多、使用最频繁的常规宣传工具:

从内容上看,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等。从性质功能来看,有解说性评论、鼓舞性评论、批评性品论、论战性品论等。 从表现形式来看,有社论、评论员文章、录音评论,新闻述评、漫谈、杂感等。

可以说,评论的触觉已经延伸到方方面面,评论的形式已经在社会上普及,宣传地位越来越高,舆论影响越来越大。

不论是权威媒体还是地方媒体, 不论是主流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很重视评论。就连日常报道中都蕴含着评论夹叙夹议的成分,可以说,报道是躺着的评论,评论是站立的报道。评论已然成了为社会立言的最好工具、为时代发声的最好武器。 很多媒体和受众认为:音频无观点,声音就缺乏力道,文字无评论,传播就缺乏思想。

从国际锐评的雷霆之声, 到其他央媒的扛鼎之作,从“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的名言,到“只要你阳光社会就不会黑暗”的警句,好的评论总能能触动人的心灵,好的声音总能引发受众的互动。 很多惊世之论、洪钟之言、雷霆之声 都彰显出评论的舆论价值。

三、全媒体需要评论引导主流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尤其是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时代的来临,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全媒体既包括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包括网络、手机和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通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独特优势,已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社会变革时代,新旧体制交替、新旧思想碰撞。 更有发展与倒退砥砺, 先进与落后摩擦。 再加上舆论多元化的发展,人人都有采制权、发布权,导致各种思想观念互相抵触。如果没有主流意识引导舆论,就会有极端教唆充斥市场。

中国现代主流意识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发展主流意识就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在全媒体融合的时代语境下,评论的武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社会在发展,时代前进,评论要在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扛起主流意识的宣传旗帜,在舆论引导中,厘清思路,澄清是非,解答疑惑,凝聚人心,用言论矫正人的观念,用声音引导人的行为,凑出全媒体时代的评论最强音。

四、主流评论要讲究表现方法

以上分析了评论的社会作用、舆论价值、主流意识,那么评论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光有立言的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有善于发声的方法。在主流意识上深入思考,在表达方式上深入探索,达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统一。

信息化社会,受众思想水平、鉴别能力提高了,普通的论题、肤浅的论证、拙劣的表达、生硬的语言难以满足舆论的需要。把唾沫当思想、喷嚏当风格、帽子当论点、棍子当论据的做法已经过时了, 全媒体时代的评论要讲究立言的思想维度和发声的人性温度。

居高声自远,评论立意要高、发声要响。既要观念新,也要思想正。主流媒体要带头做好国家兴盛发展之论、社会公平正义之辨。个人的得失恩怨、少数的悲观情怀以及唉声叹气的论调、牢骚满腹的戾气与主流评论格格不入。

评论敏感性很高、互动性很强、影响性很大,所以立言发声要有敬畏之心,审慎思考写作的每一个环节。 对材料、主题、题目、逻辑、语言认真锤炼,就连字眼的顺畅、句式的长短、行文的韵律,都要反复推敲。

在论证过程中,要厘清逻辑关系,创新论证方法。 说自己的话,发自己的声。写人所未写,道人所未言。少摘抄文件和报告语言,避免套话、空话、假话,要态度亲近、文风平和,接地气、贴民意,这样评论才能被受众接受,引起社会共鸣,主流意识宣传才能深入人心。

总之,评论要在信息化、全媒体时代担当大任,发挥好自身的舆论价值, 为社会立洪钟在之言、 为时代发雷霆之声,为国家主流意识宣传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立言舆论意识
茶味人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等我也长了胡子
校园四季歌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