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报道要情理交融
——从此次抗击疫情报道中的舆论效应说起
2020-11-17李成
□ 李成
抗“疫”报道以来,媒体各展所长,服务大局、推动工作,激浊扬清、引导舆论,展现了新闻工作者队伍的新闻品格和新闻力量。但也偶有正面报道引发舆论“吐槽”,值得深思鉴戒。
一个是关于“老人捐款”的报道。某媒体今年2月10日发表微博《87岁老人为抗疫捐出20万》,其中关键词是“毕生积蓄”“一直独居”“生活节俭”。在对老人的感动与敬佩中,出现了很多对受捐方和报道者的批评之声。一些网民表示:不能要,心意领了,钱还给她。并对新闻报道提质疑:“我们国家非常强大,强大到不需要这些弱势群体和底层小人物的牺牲”“各地不断冒出来宣传老人捐款的报道,这种行为十分残忍,请停止宣传困难老人捐款事件”。
此类报道并非孤例,如《护士怀孕9个月仍坚守在战“疫”一线》《90后女护士流产10天后重回一线》及《剪去秀发,她们整装出征》中女性医护人员被集体剃成光头的场面。有评论称:“看到这些,我真的感动不起来。孕产妇需要保重身体,她们可以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工作,但一线的简陋条件、超高强度的工作,真的不应该由她们来承担。”“可以理解一线条件艰苦,长发会带来一些不便,但明明可以选择剪成干练的短发,或是让她们自己选择发型,更得体地奔赴前线。”
几例正面报道引发的负面舆情,提示我们:正面报道不仅要入眼,更要入脑入心、同频共振,要契合时代精神,呼应舆论回声。
“老人倾囊捐款”“孕妇坚守一线”等报道的初衷可以理解:感动于心、诉诸笔端,广而告之、树立榜样。宣传价值主要在于“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网民对新闻主角也持正面积极的情感基调。然而,这种感情基调并不等于对这种行为的认同,也不等于对媒体报道的“买账”。随着社会发展,“捐赠者越穷困,奉献者越凄惨,道德形象越高大”的“悲情比惨”式报道框架和刻板印象,已越来越失去市场,甚至引发“对抗式解读”: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牺牲,让人们更担心抗疫工作的科学性和人性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新闻舆论工作也不例外,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这是考察、反思、调整新闻理念、报道思路、立意行文的重要标尺。
从个别正面报道引发的“吐槽”声中,我们不难发现,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和道德感,已由感性走向理性、由单一走向多维、由浅表走向深入,这也正是改革开放大潮带来的积极进步的人文景观。在此背景下,依赖老路数的惯性,往往难以服众甚至令人反感。新闻工作者应该更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风尚的新变化、舆论生态的新表征,善于多个维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善于聆听多声部的舆论“回声”,以时度效标尺不断反观和改进报道理念和思路。不仅要厚植“诉诸感性”的“感动”,更需强化“诉诸理性”的“说服”,全方位提升正面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临近成稿时笔者发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2月15日以“特别感动,但这钱我们不能收”为题报道了民警拒收80岁老人5万元存折的故事,末尾写道:“老人家不容易,这钱我们不能收,但我们收下了这份情意,全力以赴,一起加油,用胜利回报老人的善良!”
报道重获掌声:“这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笔者想:这也是正确的“新闻观”:实事求是,情理交融,雅俗共赏,既有契合时代精神的诚意,又有呼应舆论回声的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