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忠义两昆仑 精神一脉承
——牡丹江历史的“亮点”传承

2020-11-17

黑龙江史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亮点牡丹江抗疫

高 艳

(中共牡丹江市委史志研究室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牡丹江的盛名,多半来自《林海雪原》,来自英雄杨子荣。这部经典被共和国几代人所记忆。“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越是艰险越向前”……“林海雪原”所彰显的英雄主义和忠义智勇是牡丹江永不过时的精神品性,成为牡丹江独有的精神符号,不可复制的标签。

其实,一座城市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3.88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过去的担当与荣光,牡丹江作为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中心城市,与俄罗斯边境线长211 公里。宁古塔作为边陲重镇,自清初,宁古塔军民就开始抵御外侮,涌现出巴海、萨布素等一批抗俄名将。宁古塔人、首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以“两战雅克萨”之胜,给入侵沙俄以沉重打击,才有了中国第一部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

不得不说,牡丹江是一座总被历史选择的城市。

抗日战争时期,诞生在牡丹江大地的抗联第四军、第五军,在白山黑水间爬冰卧雪,流血牺牲,以14 年艰险惨烈的斗争捍卫了民族尊严。著名的“八女投江”——就是五军妇女团的八名年轻女战士。她们娇弱的身躯,似铁肩担起民族大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现在的牡丹江畔仍屹立着八女英烈群雕。1945 年8 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牡丹江战役的胜利,给日本关东军以毁灭性打击,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在东北的瓦解,直接促成日本无条件投降,牡丹江地区也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

作为新中国解放较早的城市之一,国家作出“向北发展”的战略部署,牡丹江地方党组织根据党中央决策和指示精神,建党建军建政,剿匪土改,建设城市,发展经济,创造了新中国数个“第一”,书写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宏大篇章。空军摇篮——东北老航校、第一所炮校、第一个正式建立的坦克部队、第一次现代化作战、铁道兵前身——铁道纵队、全军第一个军马场,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培养了难以替代的精锐力量。此外,还有新中国第一个蒸汽机检修基地、第一个“文化县”、国垦第一农场、第一套红色货币、第一部工业题材小说……

20 世纪50、60 年代,牡丹江又成为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急国家所需,响应号召,创新创业,构筑了门类齐全的工业框架,橡胶、纺织、木材加工、机车、兵工、激光、造纸……成为国内同领域的佼佼者。忠诚担当的牡丹江,为国家工业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国家使命,时代之重,总要有人扛起。

疫情来临,历史依然选中了牡丹江。牡丹江一如既往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展示着非凡的朴实、坚韧与宽广。

国难民殇,牡丹江先后派出4 个医疗队106 名医护人员驰援兄弟省市,却关闭了自己的医院。两个多月,牡丹江全市上下一心,全民战疫成果初显,小城期待着复工复学。

然而,作为边境城市,为了迎接归国同胞,已经风平浪静的牡丹江再一次投入全民抗疫之战。牡丹江人以自己的赤子丹心,坚守国门,不叫苦,不说难,举全市之力接纳、医治归来的兄弟姐妹。

刚刚要休整的医护人员又重回战疫一线;刚刚火起来的商铺,又悄悄关上;刚刚愉快起来的脚步,静静收起;刚刚走进教室的孩子们,默默收起书包回家……这份朴素深切的情感不需要诉说。

经绥芬河口岸入境2497 人,来自全国的30 个省(市、区),诊治409 名输入病例,交出“零病亡”答卷。五十多天阻击战,牡丹江市民坚守着“不聚会、不聚集、不聚餐”, 期盼已久的春光在前,不能尽情享受……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牡丹江甘愿成为全国抗疫的最前方,成为全国抗疫的终结地,正如英雄杨子荣所唱“甘洒热血写春秋”。牡丹江这片热土书写的是冰雪仁心,书写的是春秋大义。

猜你喜欢

亮点牡丹江抗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鸟儿,让牡丹江唯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