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产业+就业” 走稳脱贫路
2020-11-17杜高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杜高富
夏日炎炎,走进纳雍县寨乐镇辣椒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辣椒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地里除草施肥。
“以前靠种植玉米、洋芋,一年做到头只能糊口。现在好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有租金,每天在合作社务工还有100元工资,离家近收入也有保障。”说起现在生活的变化,49岁的寨乐镇葛花村村民罗梅笑开了花。
葛花村现有766户3446人,其中贫困户120户539人。2019年6月,葛花村返乡农民工周永回到家乡成立了葛花社区现代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辣椒268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做好产销对接,完善联结机制,创新保底收购积分管理,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就业。
“我们合作社与四川一家上市企业开展了订单式合作,亩产鲜辣椒5000斤,保底收购价每斤1.2元,亩产毛收入约6000元,除去工人工资、土地流转费、肥料等成本,纯利润3000元。在家种植辣椒,一年纯收入超过8万元。”周永告诉记者,随着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吸引了不少周边村寨的村民前来务工,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
搭上产业“致富快车”,村民实现就业脱贫。
另一边的玉龙坝镇平寨社区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种植黄蜀葵苗,前期种的黄蜀葵已开出金黄色的花朵。
“花儿晚上悄悄开,群众白天就来采。”玉龙坝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浪说,由于这种药材的药用价值高,花期一般在7月中旬至10月底,晚上开花第二天就得采,如果采摘晚了,花儿凋谢,药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李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采花期每天至少需要1000人,本村在家的劳动力全上阵都不够,还需要到外村吸纳采摘工人。平时,基地需要除草、施肥、栽种,贫困户基本上天天都有活干。为了防止采花工作量应接不暇,便采取分批陆续种植,合理用工,不然,劳动力完全跟不上用工需求。“不光是有务工收入,贫困户还有土地流转费每亩500元,贫困户优先在合作社做活,每天100元,合作社年底还会分红给贫困户,加上自种收益,年收益非常可观。”
强产业促就业。在农村产业革命带动下,截至5月25日,纳雍县建有农业产业基地105个,可吸纳就业12596人。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确保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纳雍县还通过组建食用菌、生态家禽、马铃薯、南瓜、辣椒、茶叶、中药材等14个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产业发展。同时,结合人社部门贫困人口劳动力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内容,加大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本领,培育新时代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