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艺作品的精神支柱
2020-11-17张德祥
■张德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文化艺术产品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作品本身所承载的价值观。孔子编《诗经》就是从作品的价值观出发,把一些有悖人伦良俗的篇章删去,留下了三百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杨伯峻译注:《为政篇第二》,《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页。思无邪,就是心诚意正,情感健康,价值观正确。为什么他很看重“思无邪”?因为文化艺术从来就是思想观念的表达,对世道人心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化育出什么样的社会风气。观风而知世之治乱。可见,文化艺术品的创作生产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生产,而是作用于人心的精神观念的生产,是培根铸魂的工作,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健康和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培什么根,铸什么魂,关键在于价值观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艺术价值的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8页。一个民族的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价值观的引领。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道路上,同时又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自然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文化艺术作品恰恰是传播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当代文化艺术创作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很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体现了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和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是人类良知的价值取向。进步的文艺,总是站在时代前列,感时代风气之先,给国民精神以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由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所决定的,就必然感应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脉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艺术创作生产中去,使文艺成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精神助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文化艺术产品的价值坐标,离开它,就可能出现价值偏差,甚至滑向歧途。比如,曾经出现的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现象,以突破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为能事,迎合市场,滑向了拜金主义的泥潭,进而把文化生产拖入“三俗”的泥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再比如,有些作品为迎合西方某些政治理念、以西方的意识形态为是非,不惜虚构“历史”,极尽艺术“修辞”之能事,颠覆历史,为被中国人民推倒的三座大山及其代理人翻案,这就不仅滑入了历史虚无主义,而且走向了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这样的价值观,不仅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然背离了文艺的人民性,不仅对当代文艺造成了伤害,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价值观的某种混乱。再比如,曾经流行的娱乐至上、消费至上观念支配下的文化艺术市场,屡屡出现“恶搞”现象,大捧“小鲜肉”,不男不女,哗众取宠,以“颜值”取代“思想价值”等等,这些都是价值观出现偏差而导致的结果。可见,文化艺术产品的创作生产,不能离开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坐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艺术价值的生命线,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价值观保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具体的历史实践中来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艺术产品的创作生产中,首先要从思想上认同核心价值观。只有理解了、认同了,才能自觉地把核心价值观作为认识社会、反映生活的价值导向,才能在创作中融会贯通、润物无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知,仅仅从概念出发是不可能真正感知其深刻历史内涵的。我们要从历史出发,从五千年中华民族历史的衍进规律及文明道统出发,尤其是要深刻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亡到复兴的伟大转折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逻辑。更要放眼世界,认识近500年来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全球扩张及殖民主义历史,看其科学技术、经济方式、意识形态、治理体系、价值观的嬗变轨迹。只有在这样的大历史观中,才能真正看清近代以来旧中国是如何在积贫积弱中被列强欺凌,中华民族又是如何上下求索、浴血奋战、浴火重生,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这不只是结论,更是历史的内在逻辑。因此,要真正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全面深入地感知中华民族为什么这样走来,以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只有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中国历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通,才能科学地、艺术地讲好中国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伟大的实践,有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希望大家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1]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2019年3月4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26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文艺创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价值理想,是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社会和幸福生活的价值目标,因而是面向未来的开放的价值体系,涵盖一切有利于人类和平发展、和谐进步的思想价值。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就体现了人类和平发展、共同进步的价值取向,适用于全人类。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能囿于一时一域,而要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看社会发展、文明互鉴、人类福祉的价值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艺术创作的想象中,化为思想与灵魂。艺术借助于想象来把握世界,尤其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为艺术想象提供了一个高科技的平台,艺术想象从高科技的平台上起飞,产生了大量的科幻作品,为人们认识未来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吸引了大众目光。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到宇宙暗物质的探索,未来的可能性通过艺术想象而呈现出多样性,光怪陆离、不一而足。想象力和科学技术一样,它是一种力量、一种能量,在不同价值观的支配下,演绎出不同的故事。可见想象力并不能单独构成艺术,它一定是在某种理念、精神、价值观的作用下,甚至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形成故事路径,演绎艺术形象。比如美国的科幻片,大多塑造的是超人形象,崇尚个人主义,实际上潜在的还是美国的价值观。而《流浪地球》的想象力恰恰与同舟共济的理念遇合,所以才有了带着地球一起走的故事,传达的是合作、共生的价值取向。从共同富裕到共同救世,《流浪地球》遵循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合作、协作、集体主义,最终实现共同体。
实际上,社会主义思想理念是人类的良知在社会制度上的诉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真善美是相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一脉相承,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和谐、大同等等,既是中华文明的精神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因此,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创作生产中的融入,并不是外在于艺术规律的一种概念化的植入,相反,它是艺术规律的内在需要,是艺术产品的价值支撑。回望七十多年来新中国的文艺发展史不难发现,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作品,往往都把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价值观融化到了艺术创作中,转化为真善美的表达,表达一代人的奋斗与追求,从而改变了中国面貌。《山乡巨变》《创业史》《上海的早晨》《古船》《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之所以朴实而厚重、真实而生动,就在于作家把深厚的生活积累转化为了艺术世界,从中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与历史的必然性,蕴涵着真善美的气韵,这就是生活所昭示的、艺术所传达的中国精神的气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目标,也无疑是文化艺术产品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说:“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1]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2019年3月4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22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我们要站稳脚跟,非有坚实的价值基础不可,这个坚实的价值基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增强思想品质,是提升文化艺术产品思想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攀登艺术高峰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