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斗士”的人生画卷
——《伍连德自传》出版前后
2020-11-17马学博
马学博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史教研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我国现代医学先驱、防疫事业奠基者、公共卫生学家伍连德博士的长篇回忆录——《鼠疫斗士:一位现代中国医生的自传》,自问世以来广泛流传,引起海内外历史及科学技术史学者的高度关注,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科学史及医学史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
伍连德于1879 年出生于英属海峡殖民地,在南洋槟榔屿接受10 年基础教育后,考取英国女王奖学金,留学英伦及德、法等国,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后返回马来亚执业行医。于1908 年应聘回到中国,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帮办(副校长),在中国服务30 年。1937 年抗战爆发,上海沦陷后返回马来亚,定居怡保行医为业,1960 年病逝。
一、《自传》内容简介
伍连德长篇回忆录《鼠疫斗士:一位现代中国医生的自传》,由剑桥海弗出版社于1959 年出版(Plague Fighter: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 Cambridge:W.Heffer & Sons Ltd.1959. )。全书667 页,共24 章,约50 万字。它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作出了实质性贡献,它不仅展现了近现代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而且包括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反抗日本及西方列强的斗争史。
自传出版不久即由南洋出版社推出了徐民谋的中文节译本(10 万字),且只在南洋发行。50 年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将《伍连德自传》列入“20 世纪科学口述史丛书”出版计划,中文全译本:《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面世(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上册,2012.下册)。
《伍连德自传》共24 章,全书可以分成五个部分。它与普通的传记不同之处在于前四章描述了东三省鼠疫大流行,作者从此扬名世界。5—9 章开始记述作者的人生历程,从家世、早期教育到英伦留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返回马来亚执业行医、应聘回到祖国服务等。10—16 章为自传的核心章节,记述作者人生的黄金时期——在中国30 年的工作与生活。祖国大陆为作者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如在哈尔滨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常设卫生防疫机构——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任总办兼总医官;代表中国政府收回海港检疫权,在上海建立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创建北京中央医院等14 所现代医疗卫生机构等。17—22 章为评论性文字。以国际麻醉品贸易专家的身份论述毒品的危害及麻醉品管制问题;传教士与西医东渐等内容;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国际会议,以及对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观感;“中西医对立”一章阐述作者的中国传统医学观念。作者还着重论述马来亚的历史与现实等,23—24 章为最后两章,讲述作者自己的家庭及养生之道。
二、《自传》书稿的编辑修订
伍连德于1937 年上海沦陷后返回南洋,定居槟榔屿景色宜人的怡保小镇,行医为业。1950 年,年逾古稀的伍连德开始撰著回忆录,历时6 年完成书稿。1956 年初,伍连德准备4 月份赴英国出席儿子长生(Fred)在剑桥大学法律专业的毕业典礼,因而提前将自传书稿寄给剑桥大学海弗出版社,以便到达英国后面洽出版事宜。
著名的“鼠疫斗士”长篇回忆录书稿,引起剑桥校友以及英国友人极大的兴趣。英国科学史学会会长查尔斯·辛格博士 (Dr Charles Singer 1876—1960 )第一时间告知了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 1900—1995)[2]。
伍连德与李约瑟同为剑桥大学校友,都曾师从生物化学大师霍普金斯(Frederic Gowland Hopkins 1861—1947),但二人在剑桥求学相隔20 余年,李约瑟于1942—1946 年任英国驻华大使馆科学参赞,而当时伍连德返回马来亚已多年了,二人的生活轨迹此前从未交集。
20 世纪50 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在有关美军发动细菌战的论争中,李约瑟参加“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并兼任秘书长,赴中国东北及朝鲜战场进行实地调查。结论证实美军在朝鲜实施了细菌战。[3]
而此前伍连德未经现场调查,仅凭海外报纸、无线电等信息,在香港报纸发表《中国防疫专家披露细菌战指控软弱无力》一文,否认美军在朝鲜战场发动细菌战的指控。[4]
观点大相径庭而备受瞩目的两位国际著名学者,相信彼此心目中就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得知伍连德即将来访剑桥的信息,李约瑟立刻致信伍连德,说明辛格博士及剑桥海弗出版社秘书长金斯福德女士(Mr R.J.L.Kingsford ) ,也是自己的朋友,特意邀请伍连德来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并将设晚宴款待。伍连德立刻复信表示感谢,告知书稿已经寄达剑桥海弗出版社,并含蓄地表示请李约瑟帮助编辑书稿的意愿。[5]
伍李二人虽然此前从未谋面,却彼此仰慕,神交已久。李约瑟了解年长自己20 多岁的校友伍连德非凡的经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创者,在东三省防疫处从事近乎史诗般的工作。”[6]而伍连德关注着李约瑟的中国科学史研究,获知现已延伸到‘现代中国科学家’,二人共同期待着早日会面。
不久李约瑟即认真研读了自传书稿全文,精心草拟了备忘录,逐章节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意见。
伍连德于4 月上旬抵达英国,分别拜会李约瑟及海弗出版社经理海弗先生。海弗先生赞赏李约瑟草拟的自传备忘录,与作者一道正式邀请李约瑟作为《自传》的编辑(blue-pencilling),李约瑟表示愿意为此付出3 个月的时间,实际编辑《自传》书稿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所许诺的3 个月。[7]
对《自传》书稿感兴趣者另外还大有人在。查尔斯·辛格博士的夫人,医史专家多萝西·辛格博士(Dr Dorothea Singer 1882—1964 英国医学会医史分会发起人),十分欣赏伍连德回忆录。查尔斯·辛格致信李约瑟极力推荐她参与《自传》的编辑修订工作,言明多萝西完全胜任此项任务,要求李约瑟劝说伍连德允许。1956 年5 月2 日,李约瑟写信给已来到英国尚未到达剑桥的伍连德,与他约定在剑桥的活动日程,信末提出自己与多萝西共同承担《自传》的编辑工作,征询伍连德意见,[8]之后便无下文。正式出版的《自传》序言中鸣谢的中外人士当中也未提及,可见多萝西博士最终无缘参与《自传》的修订,显然未得到作者首肯。
三、自传书稿结缘传佳话
经过作者与编辑李约瑟坚持不懈地努力,《自传》终于于1959年出版。伍连德于1960年1月仙逝,当年李约瑟收到新加坡树胶大王李光前博士壹万英镑的大笔资助,这笔钱当时足够在剑桥购买一座豪宅。原来李约瑟所从事的中国科学史研究,超出自己的生物化学专业范畴,不能得到剑桥大学的资助,1956 年伍连德博士来访时,李约瑟已经无法获得资助以续聘他的助手王铃。为支持李约瑟的中国科学史研究,伍连德返回后亲自向新加坡有关人士求助,终于促成这笔捐款。这不仅对李约瑟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启发了他向海外华人筹款的设想。李约瑟研究所前所长何丙郁博士感慨:“当年若非伍博士往见李光前博士,剑桥今天是否会有一个现在享誉国际科学史界的李约瑟研究所呢? ”[9]
四、莫里斯博士的书评与讣告
1959 年春季《伍连德自传》出版后,在英语世界的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莫里斯博士(Dr. Christopher Morris 1906—1993) 读 了《 伍连德自传》激动不已,随即在《剑桥评论》(THE CAMBRIDGE REVIEW)发表书评,给予《伍连德自传》以高度评价:
“肺鼠疫的死亡率约为99.99%,它也是最具传染性的疾病,护理者将面临最大的危险。1910—1911 年冬季,它在满洲和华北吞噬60000 人的生命,它没有进一步的传播也没有成为另一场‘黑死病’,几乎完全归功于一位年轻的马来亚出生的中国医生的本领和英雄气概。他很幸运地被派去主管防疫事务,他不仅要克服满洲帝国长期低效率的问题,还要面对欧洲同行的科学无知、种族偏见。他战胜了这场鼠疫并于十年后再次战胜重新爆发的瘟疫,他进一步阐述了鼠疫的病因。他主张中国传统医学的现代化并且成为著名的中国医学史专家。他为国际联盟承担了艰巨的劳动,参加世界各地的重要会议,他成为医学界的传奇人物和麻醉品贸易的国际权威专家。最后但并不是最不重要的,在80 岁的年纪他写作了一部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和饶有兴趣的自传,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伍连德。
本书内容涉及各种人物及事件——令人毛骨悚然的鼠疫大流行;即使在二十世纪,大国对待鸦片问题立场的丑闻;有关袁世凯、陈友仁以及杰出的医学名人的敏锐的人物速写;一个开明、宽容的东方人对欧洲人的举止、道德和宗教的反应;从太平天国起义开始的关于中国历史的有趣的信息;友善却尖锐地批评西方传教士的工作。”
“本书的唯一的缺点是稍微过长(667 页)和过度谦虚。”[10]
虽然与伍连德素昧平生,莫里斯却非常仰慕这位剑桥老校友。
1960 年1 月21 日伍连德在他的槟城新居仙逝,莫里斯又为《泰晤士报》(THE TIMES)撰写了讣告“英勇的鼠疫斗士”,深情地回顾了伍连德博士的传奇人生。
“伍博士于1879 年出生于南洋槟榔屿。他的家庭是广东移民,他的父亲是一个金匠,所拥有的中等产业勉强供养11 个孩子。这个孩子的才能为他在当地学校赢得了向海峡殖民地所有人开放的女王奖学金,他得以远赴剑桥大学,1896 年入依曼纽学院就读。获得自然科学第一名,进入圣玛丽医院。他几乎囊括了医院每个奖项。”
“他曾游学德国哈勒大学、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主要研究细菌学。
他回到马来亚作一名全科医生。然而,1908 年他受聘就任帝国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帮办(副校长),从而开始了他的中国生涯。他年仅31 岁时被派往北方防控瘟疫,他控制了两次鼠疫大流行。伍博士进一步为国际联盟从事艰苦和高尚的工作,参加各大洲的会议,成为鸦片贸易方面的国际权威专家。同时他对中国医学教育进行重组并推动中国医学教育现代化,他的不可胜数的出版物(许多没有合作者),不仅论及鼠疫而且包括霍乱、炭疽、性病、毒品、检疫、医疗培训等方面。”
“两部主要著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经典的《肺鼠疫论述》(Treatise Pneumonic Plague 1926)和权威的《中国医史》(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1932,与王吉民合著)”。
“1959 年伍博士出版了动人的,尽管过分谦虚的长篇自传《鼠疫斗士》。全书内容非常广泛,充满了迷人的故事,描述刻画了各色人物及印象。”
莫里斯称伍连德为“医学界一位英雄和近乎传奇般的人物,世界广泛受惠于他比所知更多”。[11]
莫里斯恰如其分地评价伍连德,今天看来也是客观公允的。
五、《自传》余波
伍连德在《自传》序言中满怀深情地抒发了怀念祖国以及祝福新中国的意愿:
“在旧中国,作者奉献了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自清王朝末期,民国肇建,直至国民党政权崩溃,这一切在许多人脑海中仍记忆犹新。在中国经历了4000—5000 年的历史进程中的许多辉煌与变迁后,她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上获得今天的地位,希望新中国政府的领导人能够促进这个伟大国家继续繁荣昌盛。”
《自传》原定1958 年春出版(后因故延期一年),伍连德拟于《自传》出版后回国访问,遂致信上海友人王吉民,表达了回国访问的愿望。[12]自1937 年离开中国,抗战胜利后1947 年伍连德曾偕夫人回国观光会见老朋友,此后再未回到中国。此信被转呈至侨办等有关部门,中华医学会会长签字同意,此后再无下文。
参考文献:[1]伍连德著 程光胜 马学博译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 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3
[2]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 m.103-107 The letters between Needham and Wu Lien-Teh [Z]
[3]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报告书 北京1952. 49
[4]Wu Lien-Teh. China Plague Expert Bares Weakness In 'Germ War'Charges,The Standard , April 8, 1952
[5]-[8]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 m.103-107 The letters between Needham and Wu Lien-Teh [Z]
[9]何丙郁《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中文版序言. 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3
[10]Christopher Morris. THE CAMBRIDGE,REVIEW,June 6,1959
[11]Christopher Morris. The Times. Obituary, Dr. Wu Lien-teh Heroic Fighter of Epidemics[N].Wednesday January 27, 1960.
[12]伍连德致王吉民的信1958,1,6 中华医学会档案室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