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
——东北解放区新秧歌舞 及秧歌剧的发源地
2020-11-17富宏博
富宏博
(作者系《佳木斯市志》主编、佳木斯市东北小延安文化研究会会长)
在波澜壮阔的东北解放战争中,佳木斯是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大后方。1946 年初,党中央从革命战略全局出发,决定延安各大学、学院,各教育、文化、新闻机构,各文化艺术团体迁离延安,到东北解放区办学和开辟根据地。于是,延安大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八路军总政文工团、延安青年艺术剧院、延安解放日报社、新华广播电台、延安陕甘宁边区书店总店、延安电影团等团体纷纷迁离延安,东渡黄河,勇闯国统区,奔赴东北。从1946 年1 月开始,陆续到达佳木斯市。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在佳木斯市成立了东北军政大学北满分校,由钟赤兵将军任校长。延安大学及所属的鲁迅艺术学院、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自然科学院、经济学院都于1946 年5 月迁抵佳木斯市,改名为东北大学,由张学思将军任校长,张如心任党委书记和第一副校长。在他们离开延安前夕,毛主席和军委副主席周恩来都曾先后接见他们并作临别赠言。毛主席鼓励大家说:“你们去东北的任务是争取青年,办大学。”周恩来副主席在送别会上讲道:“你们每到一个地方必须生根开花,必须联系那里的群众。”东北医科大学、东北航空学校、总后汽车学校、东北供给(军需)学校、东北药科专科学校(延安八路军卫生学校)、东北邮电学校也都先后迁到合江省,云集佳木斯地区。一时间,延水河畔的歌声、宝塔山下的操练声,在抗联将士用鲜血浸泡过的黑土地上传播开来,形成了佳木斯史册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东北人民文艺的开始
延安青年艺术剧院历尽千辛万苦,于1946 年7月转展来到佳木斯后,改称东北文艺工作团第二团,简称东北文工二团,团长任虹,副团长兼政委吴雪,副团长李之华。东北文工二团在火热的剿匪、土改、建政、发展生产的斗争生活中,与八路军总政文工团、东北鲁迅文艺工作团、北满军政大学北满分校文工团一道,在佳木斯市掀起了东北解放区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他们深入东北民主联军剿匪部队、各土改工作队,体验生活,繁荣创作。特别是创作出区别旧式东北秧歌的新秧歌舞,取名为“斗争秧歌”“翻身秧歌”,发明了秧歌剧这种舞、剧结合的新形式,成为解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艺术运动。
在我国,秧歌舞作为民间老百姓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流传在陕北和东北地区。又依据不同的地区有它不同的特点,在东北叫东北大秧歌,是一群人装扮着男、女、老、少、工、农、士、商各个阶层各种典型人物,配合锣鼓音乐打击乐器,根据不同的身份性格,扭着不同姿态舞步的一种集体舞蹈。旧东北秧歌中要有“包头”(男扮女装)和“丑角”(男人逗丑)。每逢年关前后,乡村里许多闲散人凑合起来唱秧歌,舞步基本形式是前走三寸,后退二寸夹着扭姿,属于新年娱乐性质的乡村艺术运动。
东北文工二团等艺术团体在佳木斯市,配合着人民大众的翻身解放与政治斗争的需要,吸取东北大秧歌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一种反映新的解放斗争时代,歌颂人民,歌颂革命斗争,表现军民团结,推进解放区社会教育为内容的新秧歌舞,老百姓称之为“斗争秧歌”“翻身秧歌”。新秧歌舞是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它取消了丑角的脸谱,除去了调情的舞姿,全场化为一群工农兵。将旧秧歌手举雨伞身穿黄袍领舞的,换上了工人农民的服装,手中举起镰刀斧头,以跳跃的姿态作为基本步伐,表演时变换着“扭花”“剪子股”“单龙摆尾”“双龙摆尾”“插过街”“推磨”“盘龙过街”“套环”“十字梅花”等花样,最明显的是变旧式的舞形为五角星的新舞形,充分表现了新秧歌舞的鲜明特点。新秧歌舞是人民的集体舞,人民的大合唱,既紧张热闹,又反映生活,表现集体的力量,是真正从群众中产生而向前发展,在东北解放区佳木斯独创的艺术形式。1947 年,在佳木斯市的大街小巷,活跃着37 支秧歌队,给东北解放区的省会城市增添了新文化运动的活力,在佳木斯形成了东北新秧歌运动的高潮。著名军旅作家、东北日报社知名记者刘白羽,于1947 年2 月8 日在《东北日报》上发表了论述文章《新的道路》(东北文工二团秧歌演出观感)中评论:“今年春节的秧歌,不但是东北人民文艺的开始,是正确的方向;同时给数年以来的秧歌运动,增加了新的生命力量,这是我在佳木斯看过东北文工二团秧歌演出后的感想。”
东北革命文化的创新:秧歌剧
东北文工二团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生活中,与当地人民结合,反映现实生活,在东北新秧歌舞的基础上把舞和剧结合,创新出秧歌剧这种新的表演形式。秧歌剧是吸收了民歌、民谚、地方旧剧、话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适合在广大农村中演出,也适合在城市的街头广场中演出。不用幕布,也不用布条,只需要一块平地。秧歌队员绕场一圈席地而坐,音乐队摆在一方,乐队的左右各留一小口作为出入场门,乐队后面是秧歌剧演员准备上场的临时后台。由于表演的四方都临向观众,演员和观众的接触是最直接最密切的。它比起话剧与旧剧,不受物质条件的限制,也容易演出,是一种新型的广场歌舞剧。但在排演场面上,略加修正亦可搬舞台演出。是最好的宣传工具之一。
(一)秧歌剧的表现手法
象征的手法。是用手势或别的动作表情,来形容物体的存在和运动。如用手遮在眉上,向天空一望,表示看太阳、月亮或天气变化的现象;在场子上兜几个圈子,就当做走了许多路;举起一支手,向前一拍当做叩门,两手在胸前分开一拉,当作开门。这些手法,都是符号式的,暗示性的,也可以说写意的。这种手法的好处,在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适合于秧歌剧的表现。
写实的手法。由于秧歌剧是表现现实生活的,就要求有一种较为真实的动作表现它。如《军爱民·民拥军》剧中,老百姓捧了一盆饺子给战士吃,这些都是与现实生活中所表现的,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手法,称之为写实的。
(二)秧歌剧中的“道白”
对白,是采用日常对话的语音,尽可能采取押韵的语言,这样能使对白在整个歌舞的氛围里,取得应有的和谐。对话是简洁紧凑,避免长篇演说,不断地用独唱或对唱来冲破单调的表现形式。
独白,作为人物的自我介绍方式,使观众知道剧中人物的姓名、身世以及上场的目的。
旁白,用来说明人物内心的感情和思想。独白与旁白这些手法,都是为了帮助观众了解剧情和发展。尽可能少用,用多了,会减少剧情的紧张性和真实性。
(三)秧歌中的唱词
一方面要使字句能演出的表达意思,还要使它合乎韵律(押韵)。如“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独唱,用来表达内心感情;对唱唱词要短,最好是像对话一样流利。如争吵、辩论、言谈、相互描述等。
轮唱(连唱),用来作为几个人物,一句随一句的连接唱法。必须紧凑有力。
齐唱(合唱),一般用在剧的收尾,群众力量大胜利的时候,或新生力量起来的时候。称它为主题歌,它的唱词内容,要完全符合全剧中心,才能紧张有力。
快板(连子嘴),用之于叙述,自我介绍或二人吵架。快板用的适当,可以增加剧情的紧张。用在唱词或者道白中间,又可以起调剂作用。
(四)秧歌剧中的音乐
乐器。秧歌剧中所用的乐器,大半是中国的管弦乐,如二胡、京胡、板胡、三弦、管子、哨呐和打击乐器,皮鼓、板鼓、手鼓、小锣、大锣、小钹、大钹、铜铃,还有少数的西洋乐器(小提琴、手风琴)。音乐在秧歌剧里要和剧情取得融合,并贯穿全剧。它的作用在于使人物的语言、歌唱、动作、表情增加色调。打击乐器作为秧歌剧演出前在街头、广场上、集合观众的工具,又可作为剧的开场或收场,它能有力地烘托出热闹紧张的场面。
曲调。秧歌剧中的歌曲,主要是民间歌谣和地方小调。各地的秧歌剧,按着不同地区,最好是用当地老百姓所熟悉、所爱好的调子。必须合乎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必须使当地群众能舒适地把歌词内容听懂与完全接受。
(五)秧歌剧中的舞蹈
舞蹈是秧歌剧中重要元素之一。各种不同典型性格的人物,要用各种不同的舞姿步法,表现出剧中人物情绪变化,并且要使人物语言、歌唱、表情取得一致,刻画出人物的性格。
东北文工二团创作的秧歌剧,做到了“语言群众化和曲调地方化”,形成了群众化、东北化。刘白羽说:“首先给我最深刻印象,它是十分健康,明快的。”“我觉得健康,才真是人民的特色,特别是解放区的人民,翻了身人的人民,那矫健如龙的舞步象征着他们的愉快、力量。”
用自己的斗争写出的诗
合江省是解放战争时期建立较早的革命根据地。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为书记的合江省委和合江省政府,为使千百年来遭受封建压迫的广大穷苦农民翻身解放,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从1946 年7 月起,抽调1500 名干部组成12 个土改工作团,深入广大农村发动群众,掀起土地改革运动的高潮。土改中,正确贯彻党的阶级路线,实施土地改革政策,平分地主、富农土地。到1947 年4 月,合江省共平分土地50 万垧,牲畜1.7 万余头(匹),房屋3.6 万间,穷苦农民终于实现了为自己种田劳动的心愿。东北文工二团深入到农村搞土改,直接参加火热的斗争生活。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我们的秧歌舞、秧歌剧是要表现广大人民的生活,是为人民说话的!他们用自己体验的生活,创作出秧歌剧《土地还家》《送公粮》。
土改获得土地的农民翻身不忘共产党,掀起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热潮。1946年至1948年10月间,合江省和佳木斯市广大农村,到处出现母送儿、妹送兄、妻送郎,披红戴花送子弟兵上前线的动人场面。东北文工二团、东北大学鲁艺文工团等把这些动人的场景融入创作之中,创作出《姑嫂劳军》《光荣灯》《参军》《送喜报》《腰鼓》等秧歌剧。《姑嫂劳军》中用夸女婿的手法和唱段,把青年参军参战的热情充分表现出来。《光荣灯》秧歌剧中大段的四唱光荣灯,把流传最广的曲调赋予新的内容,歌声雄壮、动人,把参军光荣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东北文工二团不仅把源于生活的东北新秧歌、秧歌剧在合江省农村表演,而且在1947 年春节,带着《翻身秧歌舞》《姑嫂劳军》《捉胡子》《土地还家》《送公粮》《光荣灯》等六个节目到哈尔滨市公演,把诞生在佳木斯市的新文化运动的优秀节目献给哈尔滨人民。每场演出场景热烈动人,新秧歌舞扭演在中央大街上,把东北革命文化的高潮推向东北解放区。佳木斯市被誉为“东北革命文化的摇篮”,是东北解放区新秧歌舞及秧歌剧的发源地。著名艺术家、戏剧家塞克1946 年12 月26 日在《东北日报》上发表文章,深情地说:“翻身秧歌不是供人娱乐的消费品,它是人民大众用自己的斗争写出的诗,这种秧歌的表现,不是依靠文字,而是用大众的生活,用血与肉活的人,活生生的表现人民大众斗争的事实。这种秧歌不是给少数人坐在房间里阅读的,而是在街头,在广场,在人山人海的广大群众面前,展示新民主主义的性格!”在东北小延安时期,曾任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在佳木斯市工作生活过的刘白羽同志,1947 年1 月29 日,在《东北日报》上发表了《奇迹的出现》一文,他深有感慨地说:“如果说革命自由文化的光芒在那些地方,光芒的来处就是佳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