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之城哈尔滨的“前世今生”(上)

2020-11-17李荣焕李若聘

黑龙江史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前世今生侨民口琴

李荣焕 李若聘

(作者李荣焕系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哈尔滨市委副主委,作者李若聘系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解读哈尔滨的音乐史,就是解读这座城市的精神核心,就是解读这座城市人民的心灵,也能让我们在音符里望见这座城市美好的未来。

哈尔滨是联合国授予的闻名遐迩的音乐之城。从历史深处形成、升起并在百年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沉浮着的旋律,一音一符,无不承载着太多的故事。毫不夸张地说,音乐对人的精神品格的塑造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西风东渐、移民文化——音乐城哈尔滨的原初音乐积累

哈尔滨的确是一座不平凡的城市。虽然它开埠时间很晚,只有百多年的历史,可是它的音乐城标从开埠之初,就牢牢镶嵌在城市的名头上了。而音乐与铁路在哈尔滨的城建史上是紧密相连的。历史上,中东铁路是沙皇俄国侵略掠夺中国的工具,但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催生了哈尔滨的发展,也将近现代欧洲工业文明带入古老的中国东北角。

1897年夏季,“沙俄”第一艘火轮靠泊松花江畔,后来在哈尔滨香坊“田家烧锅”安营扎寨,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忙碌起来,测量、计算、设计,“描绘”中东铁路的蓝图。

与此同进,数以万计的关内民工“闯关东”来到哈尔滨,成为中东铁路的建设者,并由此带来了山东、河北、江浙一带的民乐、民歌、民谣,民间戏曲也渐渐在哈尔滨这座城市扎根,成为早期先民们茶余饭后的文化消闲。

与此同时,以俄罗斯人为主的外国侨民也将哈尔滨作为聚居地,他们将欧洲的建筑艺术、生活方式、音乐舞蹈等西方文明带到了哈尔滨。其中,尤以音乐活动最为鲜明,我们不妨从下面三个标志性事件上以管窥豹:

第一件事:1908 年4 月,哈尔滨第一次奏响了欧洲古典音乐的篇章,这在当时的中国也是领先的。当时的指挥是尊杰利,作品有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年序曲》和鲍罗廷的《第五交响曲》。开埠之初,就有专业的管弦乐团活跃在哈尔滨。

第二件事:1921 年,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成立。由此,欧洲古典音乐、芭蕾舞、爵士音乐、歌剧等音乐样式纷纷展现在哈尔滨的舞台上。

第三件事:1924 年,歌剧《茶花女》在哈尔滨上演,这也是这出著名歌剧在中国的首秀。

这期间,还有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团体与著名艺术家来哈演出,比如被誉为世界低音之王的俄国歌唱家费多尔·伊万诺维奇·夏里亚兵。还有大批技术精湛、资深望重的俄侨音乐家在此组建各种音乐艺术团体,他们开办音乐学校、登台献艺、广泛地介绍和演奏欧洲与俄罗斯的音乐作品,活跃了哈尔滨的乐坛,也培养了一批批的音乐人才。这些音乐活动从1901年以后就被诸多俄侨媒体记载,是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历史印记。可以说,哈尔滨是中国最早发展西乐的城市之一,这一系列中西音乐活动,不仅提高了哈尔滨人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也使得哈尔滨在20 世纪初就收获“音乐之城”的美誉。

彼时的哈尔滨,成为亚洲特别是远东地区音乐活动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

市民音乐、乡民音乐、侨民音乐——音乐城哈尔滨呈现多元格局

此时,这里既有质朴无华的乡民音乐、流派纷呈的市民音乐,还有充满异域风格的侨民音乐。从开埠之初,哈尔滨的音乐文化就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市民音乐、乡民音乐与侨民音乐各自独立地生发于特定的阶层和人群,在自融、自洽的同时,也彰显了自身的艺术魅力。可以肯定地说,中乐与西乐并存,构成哈尔滨后世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

下面讲两个故事。

故事一,著名革命家瞿秋白在哈尔滨第一次听到《国际歌》。1920 年11 月7 日是十月革命的纪念日,当时瞿秋白滞留哈尔滨,经过俄国友人介绍参加了他们举行的庆祝会。宣布开会时大家都高呼“万岁”,并起立高唱《国际歌》。这是瞿秋白第一次听到《国际歌》,“声调雄壮得很”——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形容当时的感受。《国际歌》创作于法国巴黎公社期间,曾经是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会歌,苏联曾经在20世纪20 年代以此为国歌,1944 年又把《国际歌》定为党歌。回到北京后,瞿秋白住在堂兄家里,守着一架风琴,开始翻译《国际歌》。他对照法文原文,自弹自唱,字句推敲。1923 年6 月15 日,瞿秋白将从法文翻译过来的《国际歌》歌词和简谱发表在《新青年》的复刊号上。瞿秋白因而成为中国完整译配《国际歌》的第一人。第一位演唱国际歌的中国人,是中共早期领导人陈乔年,他曾经是中共中央委员,是陈独秀的二儿子,后来牺牲了。此后,中译本的《国际歌》开始陆续传唱。

故事二,口琴社,哈尔滨第一个进步音乐团体。口琴社于日伪统治时期由共产党员姜椿芳、金剑啸、任震英等组织成立。他们以传播和教授口琴技法为掩护,在向青年人讲授音乐知识的同时,传播爱国思想。口琴社邀请哈尔滨的音乐家任白鸽、叶长春、刘忠为顾问,聚集了全市200 多名进步的文艺青年。1935 年10 月,哈尔滨中央放送局请口琴社来电台现场演播口琴曲,爱国音乐《沈阳月》由此以口琴合奏的形式,在伪满统治下的电台中公开播出。《沈阳月》原名《战场月》,由张季让、王沛伦作曲,是首充满悲怆色彩的协奏曲,以叙事的形式,描述了九一八事变之夜敌人偷袭北大营的经过。忧伤悲壮的曲调,用音乐的语言描绘宁静的月夜,描绘敌人杀人放火的罪恶,也描绘出民族尊严被蹂躏的耻辱;乐曲终章,激昂的旋律又将那份埋在东北人民内心的不屈与悲壮充分演绎。1935 年12 月,口琴社精心排练的《沈阳月》,作为压轴曲目首次在巴拉斯影院公演,当时在哈尔滨谋生的作曲家王洛宾也参加了演出。后来,哈尔滨口琴社的一系列爱国音乐活动,引起日本特务机关的注意。1937 年4 月,哈尔滨的日伪特务机关对口琴社进行了镇压和搜扑。共产党员、口琴队队长侯小古被敌人杀害。利用乐曲反抗殖民地统治,在国际上是有先例的,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创作的交响乐《芬兰颂》(1900 年),曾极大地激发了芬兰人民反抗沙俄统治的爱国情怀。《芬兰颂》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现已成为世界名曲。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音乐的力量。接下来,从更广阔的空间,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当年哈尔滨的市民音乐和乡民音乐。

哈尔滨最初的民族音乐活动,起始于“吹鼓手”的民间演奏。作为民间艺人的一部分,早期的“棚铺”吹鼓手出现在哈尔滨开埠后,在道外、道里、香坊、太平、顾乡有一批职业吹鼓手,为市民大众的红白喜事吹奏。“棚铺”就是现在的乐社、乐队,当时,哈尔滨有“吹鼓手”艺人100 多人。使用的乐器有:大唢呐、中唢呐、小唢呐、笙、管等,小堂鼓、小钹等打击乐器。演奏的曲目多为东北唢呐十三套曲、民间小调和牌子曲。20 世纪30 至40 年代,娶亲开始用小汽车,奏乐也从中国民间的唢呐锣鼓渐变为洋鼓洋锣的“洋乐队”了。吹鼓艺人的音乐表演成为当时哈尔滨民间音乐流行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一时期,哈尔滨还没有出现完整的民族民间音乐社团。

值得一提的是,评剧、京剧、皮影戏在傅家甸的频繁上演,是对哈尔滨民间音乐的最初启蒙。傅家甸即现在的道外区。最早出现的是“落子”,即评剧。1916 年前后评剧传入哈尔滨,落脚傅家甸,成为当时哈尔滨最火的戏剧,仅傅家甸就有茶园、大舞台等戏园子十多处,每天有四五千人欣赏中华戏曲,这在当时的国内是不多见的。此后十多年哈尔滨成为东北评剧的活动中心。有数据显示,1920 年道外上演的评剧剧目达上百部,著名的有《杨三姐告状》《爱国娇》《孟姜女》等,成为哈尔滨戏曲最活跃的时期。著名评剧旦角月明珠、李金顺、碧莲花唱红了哈尔滨,他们一上场观众喝彩不断,场场爆满。

京剧很早就进入了哈尔滨。当时的演出剧场有中央舞台、新舞台、中舞台、华悦舞台等,小的可容纳2000 人,大的可容纳3000 多人,这在当时的国内也是领先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哈尔滨出版的一些俄文报刊上,还曾专门辟有专栏介绍中国的民族音乐以及中国的传统戏曲。如《亚细亚时报》报道了1913 年东方学会邀请傅家甸京剧演员,在铁路俱乐部为俄侨观众演出《三娘教子》《空城计》等,演出之前,著名的汉学家格拉斯基向公众做了《中国戏曲的产生历史、发展现状》的报告,同时把戏文的俄文译本印发给观众。这应该是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地向外国观众系统地介绍中国的京剧了。1938 年前后,评剧的发展达到了高峰。

这之后的一段时间,二人转从城外进到城内,从茶馆开始演起。此外,在哈尔滨也有演奏广东音乐、唢呐、古琴的音乐人,有成熟的社团、行会。从文化表演场所上来看,舞台主要是京剧,这是国剧;外来的民间文化则都是先从茶园开始。

哈尔滨独特的城市缘起于发展史,让外侨文化特别是外侨音乐成为本文不可回避的重点话题。

1898 年到1932 年这30 余年间,由于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哈尔滨在饱受殖民主义侵略的同时,也接受了近现代工业文明在这座城市的发展。哈尔滨从小渔村发展成为人口近30 万,俄、日、法、美、英、波兰、捷克等侨民达15 万人的国际性城市,已经有28 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由此,哈尔滨也成为欧洲文化艺术从西伯利亚进入中国北方的重要通道。

最初,音乐艺术只是这些侨民的自娱自乐、自我欣赏。1898 年,捷克人带来了家庭四重奏;1908 年4月又出现了半专业的中东铁路交响乐团。这种家庭音乐和只有在夏季才能演出的露天交响音乐会,显然不能满足当时十多万之众的侨民的艺术需求,于是,一些俄罗斯资本家在哈尔滨大兴土木建设剧场,广泛开展歌剧等音乐艺术活动。1903 年,中东铁路工厂俱乐部兴建,在此后20 多年间,又分别有商务俱乐部、中东铁路俱乐部、马迭尔剧场等十多处剧场先后落成,日容纳观众可达万人,这在当时中国是首屈一指的。

这期间,哈尔滨成为外国侨民的音乐天堂。交响乐、歌剧、芭蕾舞、爵士乐等艺术样式纷纷出现在哈尔滨的舞台上。虽然其参与主体是外国侨民,但是通过电台播放、公园露天演出等活动,也影响了当时生活在哈尔滨的中国人。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传播手段,就是教育。在沙俄侵占东北,修建、经营中东铁路的过程中,大量俄侨通过路立、公立、私立等手段兴办学校。这些学校大部分在俄国国内进行了备案,并严格执行俄国的学制,采用俄国教材,由俄国人执教。起初,俄侨学校是不招中国学生的,但是由于俄国侨民的大量流动,学校为维持正常教学,才招收少量中国学生。这些学校客观上为中国培养了少量的音乐人才,成为欧洲古典音乐在哈尔滨的原始积累。哈尔滨的俄侨音乐教育从1921 年起至1962 年未曾间断,先后建立了多所正规音乐学校,这是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批西洋音乐学校。例如,1921 年,哈尔滨第一高等音乐学校开办,至1941 年该校已累计招收学生2000 多人;1947 年,该校改为哈尔滨苏联高等音乐学校。1925 年开办的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高等音乐学校,是以俄罗斯音乐教育家格拉祖诺夫命名的,于1936 年停办。1927 年开办的哈尔滨音乐训练班,以招收女学生为主,也招收少部分中国学生。这些音乐学校比1927 年开办的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要早好几年,而且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许多骨干教师,多是从哈尔滨北雁南飞的。

这些俄式音乐教育持续时间长,例如哈尔滨商务俱乐部俄侨音乐训练班1958 年创办,直至1962 年才告结束。

还有一个特点是这些学校的师资素质普遍很高,其中很多人毕业于圣彼得堡、基辅、莫斯科、巴黎、米兰、莱比锡等音乐学院,很多人获有自由音乐家的称号。这些异国职业音乐人向中国人民介绍了肖邦、李斯特、巴赫、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使中国人民了解了交响乐、奏鸣曲、幻想曲和协奏曲,培养了中国首批西洋音乐艺术。哈尔滨第一音乐学校自1922 年至1930 年共举办了18 场音乐会,自1930 年至1941年组织了88 场学校表演会。哈尔滨音乐训练班自开办到停办,共举办了40 场公开音乐会和60 场内部音乐会。这些艺术实践即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水平,也为丰富哈尔滨的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前世今生侨民口琴
布吉的口琴
吹着口琴适合一个人坐在溪旁
你好,口琴
台当局改称“华侨”为“侨民”
精油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