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
——社会工作理论取向的比较与反思

2020-11-17

社会观察 2020年7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社会工作,其知识结构深深扎根于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之中,到20世纪后半叶逐渐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因而,社会工作理论取向大体可以划分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取向。通过对两者基本立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以及实务过程的比较发现,社会工作的现代主义取向偏向建构的基本立场、权威性的关系结构和技术化的实务过程,而后现代主义取向则强调解构的基本立场、去权威性的关系结构以及去技术化的实务过程。这两种理论取向各有优势和限度,因此,建构一种更具整合性的社会工作理论取向或许成为超越二者的选择方案。

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社会工作理论取向(theoretical orientation)是指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方向或指向。一般而言,社会工作理论建立在更为抽象的社会理论基础上,或者至少不同程度地汲取了不同时空条件下社会思潮的养分,从而使其内在地蕴含这些思潮中的基本预设、核心理念、认知手段、处置方式等。诸多社会工作理论取向之间形成彼此竞争、排斥亦相容的关系。如果从全球社会转型实践和现代知识体系转型的角度来区分,我们亦可将社会工作理论取向或知识体系划分为现代主义取向与后现代主义取向两种。而在既有研究中,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认识论之争及其对社会工作产生的广泛影响较少提及。

现代主义包括所有为现代化方向辩护或倡导推进的意识形态。在现代主义社会思潮的主导下,现代知识体系被赋予了理性批判、自由创造的理论色彩,然而在对人的主体性、理性和科学的极致追求下,现代主义仿佛走向了它所宣称的批判精神的反面。到20世纪下半叶,伴随现代社会危机的出现,后现代主义作为以批判和反思现代性为己任的社会文化思潮兴起并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股思潮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对待现代性,究竟是继续现代性 “未完成的事业”还是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反思。

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上述两种文化思潮的影响,进而演化出社会工作的现代主义取向与后现代主义取向之争。由于社会工作实践者在基本立场的导引下,需要在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的基础上展开服务,它达成的服务效果往往依靠的是专业方法、技术,也就是说基本立场构成了社会工作者的实践起点,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关系以及方法技术是达成实践目标的过程要素。因此,本文将社会工作者基本立场、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作为对两种理论取向进行比较的三个主要维度,并反思两种理论取向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提出迈向整合性的社会工作理论取向。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基本立场:建构还是解构?

社会工作的现代主义取向试图通过专业化的努力而参与国家与社会的良性关系、进步的社会状态以及健康的个体状态的建构。第一,有意图地建构自身与国家的相容、合作关系。社会工作从最初的志愿性组织、向国家法定性制度框架转移,甚至嵌入其中是可见的线索之一,其经历了逐步被正式制度承认的制度化过程。第二,社会工作的现代主义取向秉持进步主义式的理想信念。现代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社会变迁的前途是光明和进步的,本着美好社会的终极愿景在社会领域进行服务性耕耘;社会演进过程中尽管存在曲折、困境,甚至阴暗的方面,但这些都是暂时的,社会自身具备一定的调节机制促使其实现渐进式的向前运行。第三,现代主义式的社会工作带有显著的治疗性。社会工作的三个主导性实务取向——个体治疗、人际改善和社会倡导在核心内容、范式特征、理论基础和服务形态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治疗性内涵。

后现代主义取向倾向于对现代主义所设定的立场进行逆向反思与层层解构。在处置社会工作与国家关系的问题上,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凸显对“福利国家”的解构,进而质疑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同一性关系。对总体叙事的解构是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利器,除了对“国家”话语的解构,进步主义式的理想信念也几乎化为废墟。社会工作现代主义取向中治疗性导向的兴盛,使得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服务场域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后现代主义取向下的社会工作又转而解构这种带有问题取向的治疗性传统,旨在协同服务对象探寻希望、重构意义。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关系:权威性还是去权威性?

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不平等的结构性位置关系,突出表现为:长期以来,社会工作的主导者为社会中、上层阶级以及专业化语境下知识结构的权威。但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结构性的阶层鸿沟势必会暴露于服务过程中双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于是,一种由阶层差异导致的权力差异便促成了社会工作实践主体关系中的权威性表征。此外,专业知识的持守和专业合法性的追求导致社会工作在知识结构上的权威性。一种庇护知识权威的意识形态——专业主义——逐渐塑成,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价值中立与专业标准充当其核心内涵。

与现代主义取向下社会工作对专业权威的强调不同,后现代主义取向下的社会工作彰显关系结构上的去权威性。社会工作参与已不再是草创时期中产和上层阶级的专属,更不再是社会优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施恩与怜悯实践,因为共同的日常生活经历和体验,底层群体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更有助于逾越阶层壁垒和结构性藩篱,更彻底的感同身受使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关系双方更易结合,而形成类似于拉克劳(Ernesto Laclau)和墨菲(Chantal Mouffe)笔下的“等同链条”。此外,对多元性的强调以及对知识与权力共生关系的揭露,型塑了后现代主义取向下的专业知识的去权威性。对现代主义取向下阶层优势和知识权威性的淡化,在较大程度上增强了后现代主义取向下“工作(服务)关系”的去权威性。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技术化还是去技术化?

现代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通常对服务过程中的理论流派、操作流程与干预方案、组织管理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从诞生之日起,社会工作便积极采借其他社会科学理论,并且带有高度的选择性。社会工作的操作流程具有高度程式化的特点,通常以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为实践的起点,采取按部就班的操作流程,主要通过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采取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民族志等具体方式,收集与服务对象需求或问题相关的信息,从而开展后续干预性行动。干预方案一般基于分类管理的思想,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下,社会工作的干预方案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最佳状态是形成彼此具有内在联系、主题鲜明、环环相扣的逻辑模型(logic model)。现代主义彰显的技术性特质渗透于社会工作组织化管理实践中。伴随着福利财政缩减这一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迫使社会工作实践者越来越接纳新管理主义思潮,并受其塑形。现代社会工作从相对零散化的民间志愿性组织逐步演化为科层化的“街头官僚”,在一步步兑现自身的专业性、技术性承诺的同时,其专业自主性却悖论性地遭遇贬损。

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对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的技术维度也进行了解构,表现为社会工作的去技术化。后现代主义取向尝试走出以往对特定方法、技术的过分强调,而主张淡化技术角色或吸收反实证主义范式下的内省式策略。第一,从标准化技能到多元性话语分析。社会工作实务不再被禁锢于具有严格条框规范的需求评估、方案设计,而是通过建立与服务对象平等对话关系引导服务对象叙述个人经历和体验,在主观叙事中廓清服务对象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倾向。第二,从外在干预到自我关注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取向下的社会工作主张回归服务对象本身的主体性及其在服务过程中的主体性,让服务对象在自我关注中成长,社会工作者从台前主导者退居为幕后成长助推者。第三,从重视检验和结果到关注体验和过程。后现代主义取向下的社会工作转而更关注服务对象的体验和服务过程,更具主观性的个体体验和服务过程的微妙发生机制(尤其是权力与话语实践机制)成为吸引社会工作者的环节,对体验和过程的再认识使社会工作者得以深度融入服务对象的生活世界。第四,从科层化、管理主义倾向到反科层化主张。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社会工作开始反思自身在追求制度承认、确立自身合法性过程中所衍生出的科层化和管理主义化趋势,觉察到科层化在为社会工作增加组织形式规范性、制度合法性的同时,也使社会工作的专业自主性在日渐官僚化的工作实践中被损耗。

总结与讨论: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

受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忠诚于元叙事的建构、“主体-客体”对立的等级化思维,以及工具理性主导下科学追求的影响,社会工作的现代主义取向主张建构理想的国家-社会关系、进步的社会和完善的个人,暗含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和权威性,依靠实务过程中的技术化达成实务目标,三者之间互相强化,治疗、控制与照顾的关怀原则与现代社会追求科学、伦理与美学交相映衬。与此相对,在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解构元叙事、去等级化思维和对价值理性的人文求索的启发下,社会工作收获了后现代主义取向,其凸显对社会工作现代主义取向下诸多共识的解构与反思,强调专业关系的去权威性与实务过程的去技术化。

现代主义近乎是以整体式的姿态渗透于社会工作并至今居于主导地位,而迄今为止后现代主义依然主要是碎片化地为社会工作所借鉴。尽管社会工作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取向在基本立场、关系结构和实务过程方面存在基本预设、操作原则等方面的鲜明差异,但两种理论取向各自的理论优势也有必要得到承认。现代主义取向下的社会工作虽然持对社会秩序进行有意图建构的基本立场,但其对型塑服务对象处境进行洞察的结构视角,具有将个人困惑与公共议题关联起来的“想象力”;在对服务对象关系的处置上,适当的权威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计划对服务对象进行正向的、符合预期的引导,基于专业性的引导也可能提升服务效率;对技术的偏重恰恰彰显了该取向对科学的追求,在对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获取、增进学科地位和专业合法性、便利跨学科交流等方面有一定优势。而社会工作的后现代主义取向则关注到了长期被忽视的社会工作实践过程暗含的微观政治,挑战现代主义取向结构视角下进行的权力分析;专业关系的去权威化也促进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形成更为开放、包容的专业关系,进而实现疗愈、支持、觉醒、变革等更丰富的可能性;社会工作所宣称的专业技术、科学方法在这里走下神坛,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内省、更日常、更多元化的回应方案,其复数性与参与性凸显了社会工作在新的历史社会条件下的解放意涵。

同样,社会工作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取向都有着各自的理论限度,前者对情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处理乏力,后者则充斥着过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就理论表达而言,现代主义取向有时过于追求精确化甚至数字化,而数字、指数等指标与人们实际生活间存在一定偏差;后现代主义理论取向在理论表达上则带有明显的含糊性,批判有余而建构不足,这与后现代主义理论本身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隐喻有关,这种表述上的含糊性不利于理论传承和实务教育。就理论的操作性而言,尽管现代主义取向以操作性强而自居,但其对社会工作者专业性的要求尤其是实验等方法上的要求,与现实中的社会工作者职业群体之间也存在差距,其所看重的实验情境很难与日常生活直接匹配;后现代主义取向下的社会工作实务操作性较弱,则更易理解,毕竟言辞含糊的理论表述似乎很难传达出足够清晰明确的实务指南。就服务对象的适用性而言,现代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要求对问题进行较为明确的界定、评估,进而给出针对性的方案,但是遇到问题并不明确甚至有无问题都难以判断的情形时,该取向在实践中则略显捉襟见肘;后现代主义取向下的社会工作由于对内省策略的推崇,这便要求其服务对象在建构、表达和重构叙事方面要有充分的内省能力和意愿,因而在服务对象的适用范围上也存在局限。

此外,两种理论取向也存在共有的缺陷,即都面临“过度化”的理论困境。一是现代主义取向做出了关于“人”的过于理性化的假设,而后现代主义又将 “人”置于过于非理性的处境;二是现代主义将社会看成过于同质性的实体,进而强调基于社会的统一性实现集体性统治及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后现代主义取向则过于突出社会的异质性,从而展示出碎片化、步调严重分化的形态,对这一形态的“统治”在实践中面临难以操作的困境;三是就人与社会关系的假设而言,现代主义取向强调社会至上,凸显人的被驯化、依赖性,人的能动存在几乎被泯灭(这似乎与理性化的预设相矛盾),而后现代主义取向则将人的存在拥上神坛,张扬人在社会面前的独立性、非驯化性而过于强调能动。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相互缠绕,在实践情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面前,任何单一理论取向的解释力和引导力都注定是乏力的,现代主义取向与后现代主义取向也不例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科学与人文相融合、以人为本的专业实践。

因此,一种“超越”性的方案呼之欲出。本文认为,应借助理论整合或者说构建一种基于实践处境的包容性的整合理论,它有助于社会工作超越专业内部分割运行的发展困境,从而为应对复杂风险和问题提供更加积极有效的方案。以实践性为基本特质的社会工作应当将理论建构在社会工作的实践场景基础上,围绕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及相关服务输送过程,重新批判性审视包括现代主义取向与后现代主义取向在内的诸多理论预设和内容框架。就社会工作者而言,重新审视诸理论取向中关于社会工作者的核心定位,如工作者的自我、与服务对象关系和与同工关系等;服务对象的群体社会结构、文化心理、价值偏好等;服务递送过程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组织体制、方法策略等维度。值得注意的是,理论的整合不等于简单的拼贴,其前提应是对诸多理论取向及其内在相互关联过程的学习、理解和把握,只有经历学习理论的“局内人”角色,才能跃升至整合理论的“局外人”。

在急剧转型与后发专业化的中国,社会状况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并存、文化思想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共生,中国社会工作究竟应当以何种样态审视自身、面向世界?或许立足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现状,构建一种更具整合性的社会工作理论,能够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马戏团
解构视野中的后现代文论——以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为例
我国女性社会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研究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论乔治?鲁奥朴素、真诚的绘画态度形成因素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
试论后现代主义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对接
现代主义复兴
后现代主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