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2020-11-16苏海丽
苏海丽
【关键词】心血管;护理管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49-01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大脑、心脏或者全身组织出现的缺血性或者出血性疾病,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症及心绞痛均属于心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治疗期间患者极易出现焦虑与紧张等不良心理,对治疗结果有一定影响,需要加强护理干预来提升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0例进行分组,观察组45例患者中25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最小60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73.52±3.53)岁;病程范围0.2~5.3年,平均病程(2.75±0.55)年。对照组45例患者中24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最小61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74.55±3.54)岁;病程范围0.5~5.2年,平均病程(2.85±0.35)年。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均在研究标准内(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状况为其合理规划饮食,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证充足光照与良好通风,确保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运动护理。
1.2.2观察组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1.2.2.1用药健康教育
加强用药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病情状况与治疗方法,观察用药后患者的状况,教会其急救的相关知识,通过生理方面与病理方面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提升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最大程度上消除其恐惧与紧张心理。
1.2.2.2生活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禁止过度劳累,提高睡眠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量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告知患者在家注意高血压引起头晕头痛,及时自我监测血压,警惕高血压危象,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帮助其尽早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1.2.2.3情感健康教育
治疗期间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可根据其兴趣爱好为其提供报纸与杂志等,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可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在情感上与精神上支持患者,充分赢取其信任。
1.2.2.4出院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告知其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禁止私自更改药物剂量,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训练,指导其掌握最基本的应急处理方法,降低疾病复发率,保证生存质量。
1.3观察指标
分析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按时检查,按时服药,配合临床操作;部分依从:偶尔遵医嘱服药与检查,基本配合临床操作;不依从:不配合临床操作,未按医嘱检查或者服药。护理满意度主要从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三方面考虑。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依从性[n(%)]
2.2護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n(%)]
3讨论
心血管疾病病程相对较长且反复发作,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有严重影响,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会导致其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对治疗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临床在治疗期间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促进其尽快康复。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关键在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患者角度对其实施健康知识教育,并对其加强生活与用药方面的指导,普及治疗方法与用药方法等知识,不但可提高患者医嘱遵从性,还可完善日常护理管理措施,促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加快康复速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与依从性,让其以良好的态度面对生活。研究中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之后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表明该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与李小玲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