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实施办法
2020-11-16吕重祥
[摘要]小学德育的发展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不再用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学。作为小学班主仟,更应该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更新管理方法,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具体的情况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效发展。幸福教育理念的提出,则进一步展示了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幸福教育;小学班主仟;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9-0044-02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Happiness Education i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Zuowei Village, Nangu Town, Minle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V Zhong×iang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reak the shackle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nolonger use backward teaching methods. As a teacher in charge of a primary school, he should continuously optimize teachingcontent, updat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teach from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fic conditions of students. so that the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can be effectively developed. The concept of happiness education ha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Keywords] Happiness education;Head teacher of primary school; The moral education
一、关于幸福教育的概念
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幸福教育的概念因此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幸福教育的概念被称为关怀和教育所有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作为小学班主任,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中,更应该秉持着负责的态度,对于学生表现的不良现象给予耐心纠正,并以适当的方法教育学生,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一些校园里,对于低年龄段的小学生,一些班主任因为工作内容复杂且烦琐,在对于小学生的管理中常常大声吼叫,丝毫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导致其心理受到伤害。对于这种现象,班主任更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应将幸福教育的概念与相关的教育活动充分结合,逐步将幸福渗透进平时的方方面面,还可以通过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改进,将幸福传递给学生。
二、幸福教育对班主任德育的影响
如今,国家幸福指数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而幸福教育的概念是每个人都接受的教育观点。幸福教育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修养教育概念。该观念致力于使学生在快乐、幸福、有爱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和成长。这个概念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目标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一,通过课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使用快乐的教育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幸福指数。如果小学班主任自身就有愉快的学习感觉,就可以及时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幸福而温暖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班主任爱护学生。同时,对于班上的教师来讲,其思想也将充满快乐和一定的满足,然后将更加专注于教学实践活动。
第二,幸福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过程充满爱。此教育意味着幸福而温馨的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都能够得到长期有效的发展,这种宽松的环境将对学生的童年产生巨大影响,幸福教学的传输和引导,会使学生可以一直保持勤奋的学习态度,从而影响学生后期的日常生活。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将快乐教育和道德教育共同发展,将幸福的教育理念作为发展教育道德的重要指南,使学生从内心感到满足和幸福。
三、幸福教育在基础师德建设中的价值
小学教师应在最高标准下进行幸福教育,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实施有效的帮助。道德教育不仅包含思想的形成和行为的建立,这也意味着让受过教育的人真正感受到幸福。因此,班主任必须对幸福观念下的德育工作有科学、正确的认识,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方面,班主任必须做以下三件事。一是班主任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行为。二是班主任应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顾问,并鼓励学生通过自身能力自主解决出现的问题。三是班主任要有积极的心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管理,并挖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同时,在平常的生活中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使学生可以信任自己,提高其在课堂上的尊严,以促进德育活动的发展,减少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四、在小学教师德育中运用幸福的方法和策略
(一)关爱学生并增进与学生的关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必须用爱来教育学生,而且教育与对学生的爱是不可分开的。在道德教学训练中,校长應借鉴先进的教育观点,使爱成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小学教师要真诚地照顾学生,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不应该辱骂、指责,这种行为会对学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班主任必须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免受危害。在一些校园里,对于那些在课堂上与同学交谈并且不注意教师教学的学生,一些教师就会体罚学生,这种体罚对学生的自尊和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可以选择一种合理、科学的方法,主动与其交谈,找出原因,然后解决,通过耐心的询问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作为班主任,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冷静的处事能力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只有真正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榜样的力量
管理者的行为会影响被管理者和管理者自身,仅有良好的道德风范、适当的角色才能真正说服学生。如果管理者的工作出现问题,就会很难说服学生。小学班主任在学生中起着领导和指导的作用,无论是平时的教育教学,还是课后的交谈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班主任应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禁止不当行为的发生。例如,在学校校园里,班主任讲脏话、随意插话、随地吐痰等,这些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也影响了学生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后期的工作展开会产生相应的阻力。
(三)轻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场地,理应为其创建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一些教师一味地督促,在此压力下,学生不仅不会在课堂上感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还会厌烦教师、讨厌上课,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及时改变,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并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对于小学生而言,其道德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这需要适当的指导和班主任的耐心教导。在现实生活中,班上每个学生的性格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教育理念的渗透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并真诚地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到快乐,这样做将激发学生更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的热情,逐渐引起对道德教育的浓厚兴趣,并提高教师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五、结语
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观念,改善德育方法,建立完善的德育体系,促进德育发展。同时,班主任应着重培养小学生的三种观点,使小学生有正确的看法,并正确评估生活中的不同事物想法,拓展对学生快乐的知识渠道,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自尊心,使学生对生活产生积极的态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红,陈忠.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学周刊,2018(04).
[2]郭丽.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3]邓红敏.小学班主任基于幸福教育在德育工作上的方法与策略探讨[J].读与写,2017(26).
[4]周宣.基于幸福教育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新校园(中旬),2016(01).
作者简介:吕重祥(1987-),男,汉族,甘肃民乐人,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
(责任编辑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