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仙胡同的“小巷公约”

2020-11-16史国平

北京支部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议事园艺公约

史国平

联:把居民联合起来

“小巷公约”的诞生地是一个有着4个平房院落、24户居民的半封闭式小巷。“小巷中的党员志愿者是参与社区活动的中坚力量,是‘小巷公约最好的宣传员。”吴军利说。

社区党委运用议事协商的工作方法,把党员志愿者等社区的中坚力量凝聚起来,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小巷公约”的制定过程中,社区老党员郭学俭不错过每一次“小巷议事厅”活动。协商会上,老郭积极发言,主动表达诉求和观点,带动和引导居民展开讨论。他提出的“修建园艺角提升胡同环境是好事,但如何做好园艺角后期的养护才是关键”“发动居民对园艺角内栽种的绿植花卉进行日常养护,植入共建共享共治理念”等提议,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在园艺角修建中,每当遇到需要搭脚手架、往墙上打钉等工作,老郭都主动提出优先选择他家的房屋院墙进行作业。老郭说:“小巷立公约,既是约束,更是共享,要靠大家一起同心建设。”

议:在商讨中解决问题

“共享单车时有乱停放现象,没有停到画线区域内”“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很多,但整体感不强,显得比较凌乱”……在议事协商会上,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着社区治理的热点问题。

社区党委以群众关心的邻里关系、环境、安全等为话题,先后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单车摆放有秩序”等议事协商会。

在议事协商会上,居民们一起为提升小院环境出点子:“勤打扫”“不堆放”“不乱停”“别占道”。同时,居民们还给社区居委会提出“加强垃圾分类,在胡同内张贴宣传画和分类图示”“请专业人员指导庭院美化”等建议。

“生活垃圾要分类,宣传学习做到位”“绿植花草人人爱,合理养护别占道”……居民围坐在一起集思广益、献计献策,纷纷建议把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规范写入“小巷公约”。从公约总体方向的确定、具体内容的讨论,到后期的整合修订,制定公约的整个过程全部由4个平房院落的24户居民参与完成。最终,包含环境卫生的维护、公共空间的使用等内容的“小巷公约”出炉。

“居民是社区的主人。社区治理离不开居民参与。居民的参与让背街小巷靓起来,让人居环境美起来。有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和實施者,生活才更有温情,社区才更有温度。”社区居委会主任刘萍说。

动:文明行动大家来

青砖灰墙、草木葱茏、胡同幽幽……金秋十月,记者走进天仙胡同,看到这里共享单车码放整齐,居民按照垃圾分类标准有序投放垃圾,环境干净整洁。

“小巷公约”的制定让文明之风吹进小巷深处。天仙胡同的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卡口值守、“爱国卫生月”等主题志愿服务,并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文明劝导等活动。

党员刘芳是社区居民骨干。“垃圾分类我们一起行动”活动启动以来,刘芳主动响应社区号召,带头签订《生活垃圾分类承诺书》,协助社区管片社工入户走访,逐门逐户宣传、签约,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她积极报名参加社区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做好桶前宣传、劝导工作。

像刘芳一样参与小巷治理的居民还有很多。韩建全、吴金春是园艺爱好者,两人以花为“媒”,以花为纽带,融洽邻里,让人与人之间更有温度,更有温情。他们养花种草,在墙根、屋角、窗台等处养了菊花、吊兰、绿萝等二十余种花卉,点缀装扮小院环境。天气渐凉,花花草草需要搬到屋里过冬。自家屋里放不下,他们就把许多花草送到邻居家存放。如果邻居喜欢,他们就直接送给主人,而且随意挑选喜欢的品种。

“有了大家伙儿的参与,天仙胡同会越来越美丽。”社区居民韩建全说。

(责任编辑:李爽)

猜你喜欢

议事园艺公约
图书借阅公约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园艺奇葩
街道专题议事激活基层治理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议事的探讨
园艺
不要拉布
学校议事需谨防“三化”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盆花新品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