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男女有别”性别文化对当地文化品牌的影响机制研究
2020-11-16巩佳伟
巩佳伟
摘 要:潮汕地区长久以来被外界定位的“男女有别”性别文化对当地的文化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响了当地的人才引进以及文化传播,间接阻碍了当地的发展。所以潮汕地区应打造特色潮汕文化品牌,加强当地教育建设,摒弃重男轻女风俗,转变外地观念,为当地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潮汕地区;男女有别;文化品牌
中图分类号:C913.14;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1-0-02
女性,从古以来被部分人认为是柔弱的代名词。在古代,女性被养在深闺,不事生产,同时还被沉重的封建枷锁所束缚着,“女子无才便是德”“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性必须要从一而终”,这样的传统封建思想的压迫致使古代的女性从思想上相对于男性就差了一大截。从近代到现代,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维护女性的平等权益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女性运动,传统的封建思想观念也开始逐渐消除,女性逐渐的走出了家庭,走向了社会,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1]。但由于中国人心里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仍然存在着“女性最低”的现象,而潮汕地区,便是这种现象鲜明的代表。
在女性意识崛起的的今天,潮汕女性的发展仍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陈友义,2009),潮汕地区地区文化特色鲜明,而在文化中最鲜明的一点便是“男女有别”,也就是女性在潮汕传统性别文化中被完全区别对待,这样鲜明的性别文化,对当地的文化品牌起到了很大的冲击,外人对于地区文化的不了解间接引发了外界对于潮汕文化的不满,同时阻碍了潮汕当地的发展。
一、潮汕地区“男女有别”文化现状
潮汕地区,包括广东省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个直辖市,常住人口1 800多万,总面积16 189.5平方公里。现在的潮汕古称义安、潮州,是历史上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美食之乡、名茶之乡,有“食在广州,味在潮州”的美称(刘钊,2016)。
潮汕地区自古就是中国与新加坡等东南亚发达国家之间的重要商贸中心和联系口岸,一直到我国改革开放前,都是我国仅次于深圳市和广州的第二大经济中心城市,商业发达。潮汕如此强大,但却因为其鲜明富有特色的潮汕传统文化而被世人诟病。
(一)重男轻女
潮汕依山傍水,古时候潮汕的人民多以乘船出海劳作为生,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所以女性无法出海,只能在家照看一家老小[2]。男性成了家里的主要经济劳动力和支柱,女性只能依靠其劳作为生,逐渐便没了话语权,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因此而来(陈友义,2009)。
潮汕地区的宗族盛行,两大宗族为了互相争夺地盘总是经常会相互打架,宗族里如果男性多的话,便有自己的优势,这逐渐也就养成了潮汕地区人们偏爱男孩的风气(黄少宽,2007)。男性往往被认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身上肩负着光耀门楣、传宗接代的责任,女性往往被认为是赔钱货,一个家庭的女性也会因为为家族添了男丁而被别人夸赞,而生了女孩之后往往唉声叹气,由于地方偏远,计划生育政策在哪里实行的并不严格,所以在当地,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家生了十几个孩子,“九凤一龙、九龙一凤、七星伴月、七月伴星”这样的人家也有很多,其最终目的,都是生男孩光宗耀祖。
潮汕的特色文化要求男性承担更多的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责任,女儿只是父母的后备军,起到次要的作用[3]。除了想生男孩外,潮汕女性与当地男性的教育上也是有着天差地别。潮汕地区重商轻教育,对待当地女性的教育更是如此,女孩子往往在小学念到一二年级,会开始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很多当地女孩在小学初中毕业后便被家里的人安排到工厂里去干活或者做工,过了几年之后由家里的人安排结婚生子,潮汕的女性在结婚和择偶时主要是听从双方父母的安排和意见,即使在女性自由恋爱大旗高举的今天,潮汕的女性依然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婚姻(刘文菊,2014)。由于其经济比较封闭,区域内女性通婚率高,所以当潮汕女性婚姻出现了危机时一般都采取委曲求全的家庭经济方式挽救自己的婚姻,在经济上附属于男性,家庭的地位自然也不高。
(二)女性低一辈
潮汕地区女性地位仍旧极其低微。修族谱是潮汕民间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而族人修族谱时,女性无资格进入且没有按辈序取名的权利[4]。除此之外嫁作人妇的潮汕女子对丈夫亲戚的称呼要与儿子一样,如称丈夫的兄长为“大伯”“二伯”,称丈夫的妹妹为“小姑”,等等。在举行一些大的宴会的时候,妇女不能与男主人、客人同时进餐,男主人与客人在用餐,女人要在一边服侍,待男主人与客人用餐后方能进食,就是自家人吃饭,也总是让男人先用,然后才轮到妇女,每逢有好吃的东西总是留给男人或孩子吃(陈友義,2009),男性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潮汕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潮汕地区临近海边,古代时候的潮汕人敬畏自然敬畏神明,会在家里放一些贡品感谢上天的恩赐,后来逐渐演变为大型的祭祀活动。时至今日,拜神祭祀不光已经成为潮汕人一种感谢上天的的方式,更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风俗,一种传统(陈汉初,2000)。潮汕地区对于拜神祭祀的风俗太过隆重,几乎几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动,每家每户动辄就要上万元,但对于这种场合,潮汕的女性是不被允许参加的,女性即使是参加也只能站在丈夫后面,不能露面。
(三)男主外女主内
由于紧靠大海,长期以来的出海劳作使得潮汕逐渐养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一个家庭的一切财政大权由这个男人自己掌管,女人若是需要一些零用钱,则可以伸手跟这个男人要,家里的一切日常经济和生活开支都由这个男人自己支配。
潮汕地区的男性“大男子主义”的思想十分严重,男人在家庭中一直是精神支柱、是家庭的主力[5]。新生男孩呱呱坠的那一刻就被父辈赋予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责任和使命,他们从小就已经备受父辈的关注与爱护,同时也深刻受到了父辈的教育和影响,觉得一个男人在家里应该有自己的威严。在“大男人”的这个氛围里,妻子或者儿子都是家庭附属品,很多生活在潮汕的男人都会以在外赚钱养家作为自身的荣耀。潮汕女人不外出工作赚钱,潮汕的男人在外赚钱养家的同时也要求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也可以自己照顾好家里,他们认为自己可以拼命赚钱养家但要求自己的妻子照顾好家里,如果妻子因为外出工作或其他的什么原因忽略了家里,不光是丈夫,就连潮汕当地人也可能会因此认为这是一个不称职的男人妻子,也就因此招来别人的议论和误解。
二、潮汕地区“男女有别”文化对当地文化品牌的影响
潮汕“男女有别”的性别文化对当地文化品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潮汕地区重男轻女思想明显,女性在当地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使大多数的潮汕女子安于现状,不思出人头地,很多高层次女性人才往往就此被潮汕文化埋没,就算是偶有出类拔萃的潮汕女性高层次人才,也是背负着沉重的文化传统和压力,甚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把自己淹没在唾沫星子里面(陈先哲,2006),很少有女性能够成为高层次的人才,帮助潮汕人建设自己的家乡,除此之外,近些年来也有个别人将潮汕文化抹黑,夸大,外地女性人才闻风丧胆,不敢来到当地发展。这也就导致本地女性很少可以建设潮汕,外地人才引进不来,潮汕经济发展繁荣昌盛,但文化品牌一直一般。
此外潮汕地区信息闭塞,当地人看不起在潮汕当地生活或打工的外地人,外地人在潮汕饱受当地人的歧视甚至是侮辱,潮汕人自己开的商店卖潮汕人和商品给当地的潮汕人和商品卖给外地人的价格往往是不一样的,甚至外地人是需要到当地政府去上门办事,只要他们是外地人,这件事就没有那么顺利[6]。尽管现在这种现象不复存在,但是流传了下来的影响恐怕也不会就此完全消除,在当地的外地人看来,有一种自己正在遭受当地人排斥的那种感觉,外地人才遭到了排斥,也就不愿意在当地继续发展,这种现状也对潮汕地区当地的文化品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建议
(一)打造特色潮汕文化品牌,转变外地观念
潮汕地区“男女有别”的文化特色或许以前是曾经有过,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早已不复存在,外边世界的人对潮汕地区的偏见仍停留在以前,这是由于潮汕没有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的缘故,潮汕地区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打造属于潮汕的文化品牌,扩大宣传,加大同外部地区的信息交流,转变外地人心中“潮汕人”的偏见,为促进潮汕地区发展贡献一份力量[7]。
(二)加强当地教育建设,为潮汕发展添砖加瓦
潮汕地区长久以来重商轻教育,当地人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培养,光靠做生意赚钱或许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当地的特色文化也应该被弘揚出来,所以政府应加大对于潮汕地区的文化、教育扶持,特别是对潮汕地区的女性更要提升教育层次,提升素质教育为潮汕地区的文化品牌推广储备人才。
(三)摒弃重男轻女风俗,根除不良思想观念
外界人对于潮汕的偏见都是来源于潮汕长久以来的重男轻女文化所致,而新时代的到来,女性早已走上了社会发展的前列,她们可以同男性一样、赡养父母、工作、参政,做出与男性相同甚至比男性还要大的贡献,所以政府应加大对于男女平等的宣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保证女性与男性享有同样的权益,从根本上铲除重男轻女的不良风俗。
参考文献:
[1]刘钊.论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潮汕文化特点[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76-77.
[2]刘文菊,林秀玲.关于当代潮汕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调查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4(5):37-47.
[3]施旸.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陈友义.潮汕地区重男轻女社会现象探析[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56-60.
[5]陈先哲.影响潮汕地区人才观念的文化因素及对策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6-20.
[6]陈汉初.潮汕民间的拜神风俗[J].广东史志,2000(1):59-62.
[7]黄少宽,黄晔.性别偏好研究——潮汕地区一个村落的实地调查[J].南方人口,2007(4),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