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琴曲《流水》不同版本的演奏风格之分析

2020-11-16胡君卿

艺术大观 2020年24期
关键词:美学思想风格流水

胡君卿

摘 要: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最早的弦乐器之一,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已超出了乐器本身的演奏功能,不只是在我国古代音乐方面,在我国古代文化上,也占据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古琴有很多的名曲,如《梅花三弄》,《流水》,《潇湘水云》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一定的历史意义,《流水》一曲是中国古琴的代表曲目,其背景来源于《列子·汤问》中,与伯牙子期的故事有关,是为大众所熟悉接受的。此篇论文主要以论述琴曲《流水》为例,来研究古琴同一首曲子在弹奏手法,风格和美学思想上的不同之处,并探究其原因,以此进一步来了解学习古琴文化。

关键词:美学思想;风格;技法;张孔山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4-00-04

在我身边对古琴不是很了解的人,包括我自己作为古琴专业的学生,一直对古琴有一个疑问,在古琴曲中,明明是同一首琴曲,可是却有多种不同的谱面版本和弹奏版本,如《潇湘水云》此曲,就有多达五十多种谱面版本,《流水》此曲也有十几种的版本,较著名的有川派张孔山与唐彝铭编辑的《天闻阁琴谱》、顾玉成编辑的《百瓶斋琴谱》,虞山派的《松弦馆琴谱》等,都是记录琴曲《流水》较为著名的琴谱版本。而另一种演奏版本,是指在古琴界当中,一些琴技高超的大师所弹奏的某一首曲子成了一首经典版本,如管平湖老师的《流水》,喻绍泽老师的《流水》,都堪称经典各有特色,为广大琴人所尊崇。《流水》此曲是古琴曲的代表琴曲,广为大众所知,所以我便以论述琴曲《流水》为例,来研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同一首琴曲,会在弹奏手法,风格和美学思想上有那么大的差异,以此来进一步了解学习古琴各派别的风格特色。

一、琴曲《流水》概述

古琴作为我国最早的弦乐器之一,并作为琴棋书画之首,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价值和音乐价值,并在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数千年发展中,贯穿始终,直到现在,琴文化也生生不息,蕴含在中国文化的血脉当中。[1] 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古琴成为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乐器,其中蕴含的不只是音乐文化,经历了从民间普通乐器到文人专用乐器的转移过程。古琴文化历史悠久,同样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琴曲,如《渔樵问答》,《流水》,《离骚》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一定的历史意义,而其中的流水,其背景更是来源于《列子·汤问》当中,相传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非常的精通音乐,并且善于弹琴,与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互相成了知音,后来伯牙得知了子期去世的消息,非常的悲痛,于是便将琴摔碎,并且发誓终生不会再弹琴,这个传说便是《高山流水》。唐人白行简、刘禹锡咏琴诗中就有了《流水曲》《流水引》的提法,刘禹锡在诗中写道:“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白行简在《夫子鼓琴得其人》一诗中也有“稍殊流水引,全辨圣人心”之句;宋代的《琴曲谱录》也有了《流水操》,由此可见这首琴曲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此篇论文就以论述琴曲《流水》为例,来研究古琴曲中同一首曲子在弹奏手法,表现风格和美学思想等方面的异同,以此来进一步了解古琴文化。

二、常见的《流水》琴谱版本

《流水》的琴谱首次见于朱权所辑的《神奇秘谱》中,归入《太古神品》,之后所有的《流水》琴谱都是在这一基础之上进行的加工扩展。现在所流行的《流水》大多出自张孔山一脉,所传版本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顾玉成编辑的《百瓶斋琴谱》中的《流水》,很可能就是张孔山的师傅冯彤云传下的,被称为早期版;第二种便是流传最广的《天闻阁琴谱》中的《流水》,由张孔山与唐彝铭编辑,被称为中期版;第三种的是《琴砚斋琴谱》中的《流水》,是部未刊行的手抄本。另有严瀓的《松弦馆琴谱》中所收录的《流水》,也具有深刻的代表性。下面我就以《天闻阁琴谱》以及《松弦馆琴谱》的不同版本来论述琴谱的不同之处。

(一)《天闻阁琴谱》

《神奇秘谱》中所记录得《流水》只分为了八段,到清代时,著名的川派琴家张孔山对其进行了加工与发展,增加为了九段,并添加了“滚、拂、绰、注”等专业手法,以此来比喻为流水的声音,作為此曲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也增加了琴曲的难度,较以往琴谱有了较大变化,形象地描述了水的各种动态,奔腾澎湃,变化丰富,气势惊人,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2] 而张孔山所加工的《流水》,一说是传自其师傅冯彤云;另一说是自己所创,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文献答案。且张孔山所加工的《流水》据说又是得自《德音堂琴谱》,在此版本的《流水》基础上加工而成。此琴曲后来成了川派的代表琴曲,这个琴谱的版本后被收入了由川派琴家张孔山和唐彝铭共著的 《天闻阁琴谱》当中,在后世流传甚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自从张孔山对《流水》此曲进行了加工发展之后,情况又起了新的变化,刊刻传抄此曲者多达十来种,都说是学习自张孔山,但琴曲谱面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可能是张孔山在加工这首琴曲中不同阶段的产物。至今仍有许多不同的流派与琴人在弹此谱本,并对其进行不同的发展扩充。

(二)《松弦馆琴谱》

《松弦馆琴谱》是明代虞山派创始人严瀓所辑,因此琴谱创作于明代,比《天闻阁琴谱》出现的时间要早,是比较老旧的一个版本,是在《神奇秘谱》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扩充的一个版本,所以并没有“七十二滚拂”,但是却在琴谱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两种琴谱版本在一些节奏、音符方面做了稍微改动,但整体结构相似,在听这两个版本的流水演奏时,能够听到许多的相似的地方。这便是从琴谱方面来看《流水》此曲的发展,谱面不同,弹出来的音响效果必然也是不同的,而且就算是同一种琴谱版本,不同的人弹出来的依旧不同。比如说,《天闻阁琴谱》是许多的川派琴人在弹的版本,但九嶷派的著名琴家管平湖前辈也是在这个版本上弹奏的流水,并进行了一些改动,比起川派琴人喻绍泽前辈的威严感更多出了一些浓厚的文人气息。这也就充分地说明了艺术是不能够被粘贴复制的。

三、打谱工作

在琴曲中,打谱也是造成琴曲不同的重要原因,古代的人对于有师承的琴谱,相对来说,是较为尊重原谱和老师弹法的,所以琴曲中的变动相对来说较少,但是变动仍然自然而然悄悄存在,这是由古琴音乐的性质所决定的。[3]而对于那些没有师承关系而需要琴人亲自去打谱的一些琴曲,改动的可能性就会更大,这些琴家把这些琴曲当作是表达和发挥自己风格和艺术创造的机会。同一首琴曲经由不同的琴家打谱,所最后呈现出来的风格也不尽相同的,又由于打谱者境界的不同,传谱和演奏等也各有风韵,所以说,思想境界的高低也构成了琴曲的一部分。正如成公亮先生所说,“打谱的结果就是弹奏的结果。”[4]打谱的过程相当于再创作的过程,因此,不同的打谱者在“翻译”同一份曲子时会不尽相同,同时也给了打谱者在乐谱方面很大的发挥空间,在打谱和弹奏的过程中融进其个人性情、气质和弹奏风格,“打谱是琴乐给予琴人的权利和自由”,能够将自己对乐曲的感悟、想要表达的因素加入其中,这些不同会在节奏、技法、速度、整体琴曲风格等方面显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的“版本”。艺术修养较高的打谱者的打谱过程往往是这样,当一首琴曲被琴家打出来,原谱的内在与外在联系同时会被琴家再一次理解,谱面弹奏上和精神内涵上会多多少少出现一些不同,如果说是因为原来的琴谱记录出现了错误而导致了琴曲弹不顺畅,那打谱者就要自己想办法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以此来代替原来琴曲中出现的一些错误部分。这样的话,琴谱当中又会出现一些改动。而且因为琴家的喜好不同,又会对乐曲进行酌情删减或增加,如吴景略老先生据《天闻阁琴谱》整理的《流水》,在第八段末加上索铃的手法一终此曲。而且在某些段落所出现的变化,是琴家自己本身也没有想到的,顺其自然的便将琴曲变成了另一种感觉。总之,琴家之间对于同一琴曲的演奏是存在着普遍差异的,因此个性存在是演奏风格的前提。等到琴家准备将琴曲传给下一代时,不管是琴谱谱面,或是琴家本身弹奏风格,都已经与原来的版本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不仅会在节奏上会加上自己的理解,旋律与指法也会有一些改动,甚至段数也不一样,这就是一个琴曲不同版本的产生。也由此可以说明,同一首古琴曲没有相同的乐谱,就算是相同的乐谱来源,也是可以从中生出千变万化的乐感和体会。

四、琴派

古琴在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当中,渐渐地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音乐流派,在古琴领域当中,叫作琴派。古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个性的艺术,从同一首琴曲的弹奏中就可看出,不同地域、不同师承的琴家风格彼此都不尽相同;而且就算是同一地域、同一师承的琴家,也各自保持和发展着不同的风格特点。同样的一首琴曲,不同的琴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音乐风格。琴派的形成,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因素,即地域,师承,和传谱,三个不同的因素各自造成了不同的流派发展。由此可见古琴的流派源远流长并又十分丰富,从中也可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吸收包容,琴派不同,对同一琴曲理解也不尽相同。

(一)川派

川派的发源地在四川,形成时期为清代,创始人为著名琴家张孔山,为中国近代古琴演奏九大派别之一,此琴派的主要艺术风格为躁急奔放、气势宏伟,整体琴风偏硬。一个琴派的艺术风格会影响到此派的琴人,如喻绍泽前辈所弹奏的《流水》,更加具有一种威严感,气势宏伟,但又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稳健朴实的风格;顾梅羹前辈的《流水》更像是汪洋浩瀚,不可测度;以及曾成伟老师所演奏的《流水》,他演绎的“七十二滚拂”,将《流水》从写意的抒情转变成了对自然界力量之美的崇敬,是古琴曲谱中最有代表性的。此三人皆为川派代表琴人,弹奏的《流水》即保持了整体的川派音乐风格,但同时又加入了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以及一些处理方法和节奏上的不同。

(二)广陵派

广陵派发源于江苏扬州,创始者为江苏扬州琴家徐常遇,因扬州古称广陵而得名。此派弹琴向来取音柔和,常用的技法为吟猱,节奏也比较自由而不拘,节奏跌宕多变,指法细腻灵活,弹琴风格给人一种畅扬洒脱。如上海音乐学院的戴晓莲老师在弹琴时更加强调技法要受琴曲意境、神韵的支配,所以其所弹奏的《流水》有一种亮丽清越的感觉;而天津音乐学院的李凤云老师的《流水》,有一种清丽明快,舒緩平稳的感觉,尤其是在“七十六滚拂”之前,就像一汪清澈平静的泉水,进入高潮后,泉水就开始波动起来了。二位都是广陵派的传人,在弹《流水》此曲时,即保留了广陵派原有的畅扬洒脱,但也融入了自己对琴曲的理解,并进行了一些改动。

如隋唐赵耶利所述:“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延,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川派琴家张孔山对《流水》的扩展以及之后所形成的音乐风格,便充分地发挥了“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的特点;而广陵派的《流水》少了几分急躁,多了几分的潇洒之感。

(三)九嶷派

九嶷派是由清末的杨宗稷先生所创始。九嶷派琴学讲究吟猱节奏,琴风苍劲坚实,技法规整,自成一格,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较南方的广陵派婉转、柔和的风格更加的沉稳、刚健而雄浑,为北方著名琴派。管平湖先生是九嶷琴派最具代表性的名家之一,其琴风博取九嶷派、闽派、川派之长,苍劲坚实,清洁脆亮,被琴界称为“管派”,其所弹奏的《流水》极具有文人气息,听之如读古山水游记,潇洒流畅,吟猱圆满。

管平湖先生弹奏的《流水》来源于《天闻阁琴谱》。同样的“七十六滚拂”,不同的琴派,不同的琴家弹出来的,不管是在风格上还是技法上,多多少少会有不同,传统的川派弹的“七十六滚拂”是食指出,中指进;而像著名琴家管平湖老师以及李凤云老师等,所用技法为无名指出,食指进,这也是现代大多数琴人在弹《流水》时所用的技法。琴派中的弹琴的处理方法上,也有很多不同,这是琴曲《流水》出现许多不同版本和演奏风格的重要原因。而且本身丝弦乐器的发展空间就较大,古琴在丝弦乐器中,不管是音域,还是指法等等,尤其是左手指法的变换,非常丰富。左手指法运用的不同,如同一指法吟猱的不同使用,会给人在听觉上产生差别这也是造成琴曲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主流琴派之外的琴人演奏

所谓琴派之外的琴人演奏,是指并非哪一派别的传人或代表人演奏的琴曲。在古琴界中,琴人并不是一定要归屬于哪一琴派。如上海音乐学院的龚一老师,便向张子谦、顾梅羹、夏一峰等多位著名琴家学习过广陵派、川派、诸城派、金陵派、梅庵派等多个琴派的风格,艺贯五个琴派熔各家于一炉,自成一家,比较注重琴韵,沉稳,并且喜欢在琴曲中加入了一些现代的地方音乐特色,其所弹奏的《流水》有一种清和婉转、中正秀丽的感觉。中央音乐学院的赵家珍老师,师承古琴大师吴景略先生,启蒙于龚一先生,并得到张子谦、吴文光诸位老师的精心指教,集虞山吴派的自然之趣广陵张派的夸张豪放于一身,她的演奏在继承传统中创出新意,落指干净,走弦利落,刚柔并济,音乐追求舒展惬意的情趣,弹出的《流水》一曲,虽是描述水,但运指非常干净利落,与南方琴人所弹出的婉转柔和之感截然不同。而且各个琴派的演奏风格也受到其本派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如虞山派的美学思想讲究的是“音必当正律,重音而轻辞”,以“清微淡远”为本派宗旨,所以此派弹琴时,给人的感觉是中正平和,此派代表琴人吴景略老先生便充分显示了这一思想,弹奏的《流水》一曲极其奔腾澎湃之势,但相比于川派,又多了几分博大和平,川流不息的感觉。而广陵派的美学思想是“淳古淡泊”,与虞山派的 “清微淡远”琴风相近而有所发展,以清幽、恬雅、舒畅、洒脱作为本派的美学标准,所以如戴晓莲、李凤云老师所弹奏的《流水》为例,亮丽清越但又舒缓平稳,有一种畅扬洒脱的感觉。以此两派的音乐美学思想分析来看,琴曲的不同不仅是在表面的处理方法和演奏风格上的不同,还有美学思想方面的不同,这也是导致琴曲《流水》产生许多种不同的谱面版本及演奏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结束语

我认为,如《流水》此曲,一首琴曲能弹出千变万化的感觉,归结为两大原因,一是琴谱;二是琴派。琴谱中分为了琴谱的谱面版本以及打谱因素;琴派中又分为了琴派演奏《流水》的风格以及琴派中不同的美学思想。而导致琴曲《流水》丰富的另一个小原因,我认为在于人心,每个人的思想不同,人心不同,所以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人心中,自然也是不同的,由表及里,由内而外。一想到流水,有的琴人心中想的是长江黄河,自然弹出的琴音气势澎湃;但有的琴人想的是南方的小桥流水,弹出的琴音自然是清淡柔婉,这便是取决于人心的不同。从《流水》一曲中,可看到古琴同一琴曲的千变万化,单从剖析其千变万化的原因中,又可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不同琴谱中的互相借鉴与吸收,以及琴派中技法与美学思想等的互相影响,这也正反映了中国文化兼收包容的思想,有好的便要吸收发扬,更要百花齐放,不要只做独木桥。

参考文献:

[1]苗建华.古琴美学思想[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曾成伟.蜀派古琴叶氏一脉琴人《流水》第六段奏法述略[J].音乐探索,2014,30(04):45-49.

[3]成公亮.秋籁居琴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

[4]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风格流水
无 题(2)
无题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美学思想研究述评
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
经过流水
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