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蹈教学与舞蹈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0-11-16刘婕

艺术大观 2020年25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舞蹈教学高校

刘婕

摘 要:高校舞蹈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审美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舞蹈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大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因此高校舞蹈教学中需要老师们注重对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美学创造力。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舞蹈教育与舞蹈审美能力培养问题进行分析,如下表述。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舞蹈审美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5-0-02

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参与舞蹈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高校舞蹈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舞蹈理论知识,促使大学生掌握更多的舞蹈动作,也能培养大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美学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舞蹈教学中需要老师们加强对大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基础强化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一、舞蹈教学与舞蹈审美能力分析

舞蹈审美能力包括的内容较多,如舞蹈审美感受力、舞蹈审美想象力、舞蹈审美判断力以及舞蹈审美创造力。不同时代背景下审美能力是不一样,可见审美能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从多种途径来考虑。高校舞蹈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可以促使学生深化对舞蹈艺术的理解,能提高学生舞蹈审美能力。学生在练习某个舞蹈动作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舞蹈艺术带来的韵律感,动作与四肢完美配合可以将舞蹈艺术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对于凸显大学生的形体美具有重要意义。增强学生专业舞蹈技能,培养学生舞蹈审美能力是高校舞蹈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舞蹈教学中需要老师们将舞蹈动作与审美能力联系在一起,两者有机结合之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高校舞蹈教学在提升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舞蹈教学中需要老师们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传递给学生舞蹈动作技巧和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

二、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舞蹈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借助舞蹈教学可提升大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舞蹈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里面蕴含的文化素养、美学观念以及思想感情是非常丰富的。高校舞蹈教学中老师可重点培养大学生鉴赏舞蹈的能力,让学生秉持鉴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舞蹈动作,在鉴赏舞蹈的过程中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美学体验,这对提升大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举例来说,老師在引导学生学习《看秧歌》这种节奏欢快的舞蹈动作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节拍来舞蹈,在展示舞蹈动作的过程中将里面蕴含的舞蹈美学内涵讲述给学生。此种教学模式下可以极大提升学生感受美的能力[1]。

(二)借助舞蹈教学可培养大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舞蹈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创造力属于一种综合能力,在舞蹈教学中积极培养大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可以促使舞蹈动作得到最佳效果的展现,对于提高舞蹈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舞蹈创编人员只有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借助肢体动作展示出不一样的艺术美。因此高校舞蹈教学老师可以从舞蹈动作设计思路、舞蹈编排、动作内涵等方面来唤起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此外,高校舞蹈教学中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舞蹈技巧,深化对舞蹈背景知识、文化习俗等的认识,进而培养大学生创造美的能力[2]。

(三)借助舞蹈教学可丰富大学生想象美的能力

审美想象力的形成离不开长期的生活实践,实践是审美想象力产生不可缺少的途径。衡量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主要看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开展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想象力。高校舞蹈教学中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舞姿和音乐的过程中,可促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只有具备了审美意识才能促使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舞蹈教学中学生在欣赏某个舞蹈动作时,可以激发自身思维联想能力,在思维联想过程中可逐步提高对美的想象力。举例来说,在引导学生欣赏《看秧歌》这个舞蹈动作时,学生就可以边欣赏边想象与这个舞蹈动作有关的场景,想象大丰收之年劳动人民的欢乐场景[3]。

三、舞蹈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借助舞蹈动作培养大学生舞蹈审美观念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创造出美,可见美不是天生具有的。审美观念与人们认识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从最初的感知一步步开始的。高校舞蹈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舞蹈动作来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观念,借助舞蹈动作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构建起学生的舞蹈审美观念。因此高校舞蹈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展现出来的魅力进行感知,增强学生对舞蹈美感的认同,意识到舞蹈可以放松身心,为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善于借助舞蹈动作将蕴含的艺术修养、文化底蕴等传递给学生。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任务,激活学生听觉和视觉感官,在多种感官激发之下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带来的独特之美进行感受,体会其中的动作美、形体美、服饰美以及音乐美。此外,高校舞蹈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老师要善于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系统性练习下促使自身形体更具美感。教学过程中对于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借助激励表扬性的语言来促使学生表达自身对舞蹈审美的真实感受。这样在培养大学生树立舞蹈审美观念的基础下可以逐步引领学生对舞蹈审美有深层次感知[4]。

(二)设置舞蹈情境培养大学生审美想象力

每个人都有展现自身美的欲望,高校舞蹈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舞蹈情境,为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创造条件。因此高校舞蹈老师需要对大学生审美想象力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培养大学生审美想象力的重要性。只有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在今后的舞蹈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相应的舞蹈情境。再者高校舞蹈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些舞蹈任务,并配上灯光的渲染,这样可以促使大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到舞蹈情境中,并参与到舞蹈人物的表演中。学生置身在相应的舞蹈情境中可以促使自身审美想象力不断激发,能产生对美的向往。最后高校舞蹈教学中老师也需要为每个舞蹈动作配上个性化的音乐,舞蹈与音乐相结合可以产生律动感,能促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插上审美想象力的翅膀[5]。

(三)有效引导培养大学生审美创造力

美的产生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造。只有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才能将艺术的生命力赋予美。因此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需要老师对其不断引导,在有效引导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创造力。高校舞蹈教学中老师需要积极创新原有的教学观念。一是舞蹈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将与舞蹈有关的理论知识及时普及给学生,拓展学生知识面,努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为学生创新理念的形成构建良好条件;二是舞蹈教学中老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在鼓励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大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依靠自己的想象力编制新的舞蹈动作。舞蹈作为动作形式的一种,具有较强的美学特色,舞蹈的每个动作都与美学有紧密的联系。具备了美学特色的舞蹈动作才促使舞蹈教学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出来。因此高校舞蹈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激励学生,根据人体的运动机理,对每个舞蹈动作呈现出来的美学特色进行分析,争取在舞蹈动作上有所创新,激发自身审美创造力[6-7]。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舞蹈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老师们在开展舞蹈教学任务时将培养大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婉真.高校舞蹈教学中美育渗透路径探析——评《舞蹈教育与教育舞蹈:舞蹈教育美育心理学》[J].高教探索,2019(06):133.

[2]罗希.高校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探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z1):149-151.

[3]国一萌.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关于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商情,2020(07):246.

[4]谢阳.浅谈高校舞蹈教學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0(01):245.

[5]左琼.高校舞蹈教学中注重“趣”“意”“美”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20(03):173.

[6]姜瑜芳.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策略探究[J].黄河之声,2019(14):137.

[7]俞哲华.试析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艺术评鉴,2020(07):149-150.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舞蹈教学高校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