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手风琴教学的几点思考研究

2020-11-16马健

艺术大观 2020年25期
关键词:高师对策

马健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高师手风琴教学展开研究,先阐述其展现形式,然后重点提出几点实施对策,如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积极渗透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加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从而赋予高师手风琴教学全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高师;手风琴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5-00-02

现阶段,在高校乐器专业中,钢琴和小提琴等仍然占据着主流位置,而对于手风琴演奏乐器来讲,尚未得到高度重视,而且在师资力量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点和空白点。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必须要不断壮大手风琴专业师资力量,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演奏能力创造有力条件,并对学生基本功予以巩固化,弥补以往音乐水平带来的限制和约束,同时还要从学生现状出发,对时代和社会现实需求予以明确化,不断提高高师手风琴教学的适应能力,实现高师手风琴专业演奏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为音乐教育事业赋予全新的生命力。

一、高师手风琴教学的展现形式

(一)手风琴集体课

在高等师范音乐教学过程中,手风琴教学属于选修课程之一,所以集体课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已经成了手风琴课堂教学形式,其特色性突出。基于此,可以将知识含量提升上来,并且在教師统一授课的影响下,可以对不同学生的演奏和技巧等方面予以兼顾,相比于传统一对一课堂教学形式,其知识信息的范围更为广泛,同时还有助于相互学习良好环境的形成,将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优势发挥出来。

在集体课教学方面,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弹奏水平出发,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加强全组学生教学进度的合理制定。对于传统个别课来说,在推进教学进度方面,主要以乐曲的完成来进行,弹奏技术的传授由于乐曲的变化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其灵活性显著,而集体课在不断深化教学内容过程中,主要通过弹奏技术的分类来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弹奏水平,将训练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体现出来,确保手风琴集体课教学良好的实施效果[1]。在实现教学目标方面,教师应合理分类弹奏技术,加强系统化讲课形式的应用,并且在分类时,还可以对风格和作品时代等进行分析。

(二)手风琴伴奏课

在手风琴教学开设过程中,即兴伴奏课的开展至关重要,确保与社会文化活动保持高度贴合效果。对于艺术师范院校学生来说,虽在独奏作品的演奏中可以做到独立完成,但是在即兴伴奏方面存在着薄弱点。由此可以可以看出,手风琴教学在传授知识技能方面,其全面性缺失,很难确保学生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符。通过对手风琴伴奏教学基本技巧的研究,可以将师范生的伴奏能力提升上来。

此外,手风琴伴奏对演奏能力和乐理和声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优美的歌曲伴奏,可以将歌曲的情绪衬托得淋漓尽致,确保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以提升。针对初学伴奏者,应遵循由短到长的原则[2],对伴奏作品加以系统化分析,对伴奏作品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情感内涵等予以明确化。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由于伴奏课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所以在选择曲目时,应满足短小需求,以免使学生出现吃力感。针对初学者,应对节奏音型单一、乐句完整等短小歌曲予以优先选择。其次,在伴奏选用的和弦方面,应控制其复杂程度,基于传统功能的和声连接,明确调试音,并为演奏提供便利性,如开始可以通过Ⅰ-Ⅳ-Ⅴ-Ⅰ和声,然后慢慢将其他和弦融入其中。

二、高师手风琴教学的完善对策

(一)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在手风琴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旨在将学生专业演奏素质提升上来,同时形成规范的学习观念。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应集中整合手风琴专业知识和人员综合能力,为提高学生手风琴演奏素质奠定基础,并将手风琴人才综合素质提升上来,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体系予以明确化,结合日常实践表演活动,应与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演奏知识相结合,加强手风琴专业学员培养方案的制定[3],使专业演奏培训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成为统一整体,为学生手风琴演奏技巧的学习创造条件,并且对高师音乐专业教学理念予以巩固化,通过对手风琴演奏曲目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伴奏能力,借助完善的专业基础知识,从而便利于高级阶段手风琴演奏课程的学习。

在手风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竞技教育模式的融合,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出来,高度重视所学的演奏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加强分组学习方式的应用,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手风琴演奏优点加以学习,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取长补短,积极与其他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将探究范围拓展开来,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做到与小组成员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针对高师学校,旨在实现手风琴专业科目教学的教师性人才培养目标,所以在学员教学方面,应提高对学习手风琴演示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手风琴专业教学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积极渗透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在学员专业手风琴演奏技能培训中,应深入分析未来音乐教学人才需求[4],应从当前音乐流行发展趋势出发,不断展开调整,从而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教师在专业技术培训中,应对先进的演奏技巧相关知识展开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手风琴未来演奏发展趋势进行明确,对手风琴演奏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虑,以此来合理化调整教学计划,使学生专业基础演奏能力更具牢固性和稳定性,然后基于未来发展方向视角,加强分类培养的落实,将教学计划的针对性体现出来,从而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求。

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学生手风琴专业知识,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如专业知识了解程度和学习能力等,将教学计划的差异性体现出来,也可以将课程的不同考虑进去,加强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5],并密切联系集体合作演奏学习模式,不断提高学习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致力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并使学生对交流的重要性形成正确认识。其中,在学生交流合作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出自身的引导性角色。

猜你喜欢

高师对策
高师音乐学院音乐教材的规范性研究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师舞蹈教学中基本能力训练分析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初探
地方高师钢琴专业课考试侧记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