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学院音乐教材的规范性研究
2022-07-10苏艳丽韩雪飞王明江
苏艳丽 韩雪飞 王明江
摘 要:音乐课改是高师音乐学院的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当前,结合社会潮流对音乐教材进行创新已然成为音乐教师工作的重点内容。规范性是教材编撰改写的新主张,贴合学生学习诉求,可强化师生交流沟通,激发学生兴趣,拓宽音乐视野。本文就高师音乐学院音乐教材现存的问题进行论述,对教材规范性进行研究,以期推动高师音乐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师 音乐学院 音乐教材 规范性
音乐教材是音乐教育的根本前提,直接关系到音乐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而目前高师音乐学院所应用的音乐教材,大都存在内容过于陈旧的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音乐教学的需要。故此,音乐学院需要结合新的社会潮流和学生需求,完善教材编撰;纳入全新的教材内容,展现新时代高师音乐院校的教育生态;优化音乐学科课程结构,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调整知识结构。这些都将是规范性教材显见的优势,也是未来音乐教材的编写趋势,有利于音乐教育“质”的提升。本文从考查高师音乐学院教材的使用现状入手,给教材的规范化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高师音乐学院音乐教材现存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更新周期较长
虽然我国出版行业发展规模日趋壮大,每年的音乐教材发行量也在逐渐递增[1],但从教材内容更新方面来看,速度相对滞后,且大部分教材编者因循守旧,教材内容沿袭或者仿照之前的权威版本,没有及时吸纳并编入国际音乐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总体而言,我国高师音乐学院音乐教材内容更新周期过长,从教材通过审核到出版再到应用一般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国际音乐界的新动态和趋势都未能呈现在教材之中。
(二)教材指导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存在差距
高师音乐学院教材内容一成不变,知识点趋于雷同,对全新的知识领域涵盖较少,无法激发学生对于音乐未知领域的探索意识。现有教材的指导思想以传授知识为核心,以知识技能培养为主线。虽然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属于音乐学院学生的必修能力,但偏重知识输出的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过于片面,无法应对多元化的挑战。
(三)不同地区高师院校教材建设偏离核心
伴随教育改革政策的落实和推进,诸多高师院校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用特色教材,并在课堂上着重推进创新知识理念,发挥特色教材的作用。但在运用特色教材方面,不少地方依旧还存在问题。大部分高师院校选用的是全国范围的统编教材,忽视了地域文化。部分边远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很多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遗产和传统没有得到重视与保存,地方优秀的音乐文化资源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选择音乐教材时忽略了民族传统音乐的内容。
二、确保高师音乐学院音乐教材编写的规范性
(一)构建音乐教材建设的领导机构
(1) 成立音乐教材建设管理工作部门或者管理小组。专门的音乐教材管理工作部门或管理小组包含主要领导层和学科建设负责人。相关负责人可组建音乐教材建设委员会,工作职责主要为相关教材编写、教材建设立项等。成立固定审查机构,主要面向国内外音乐学界的新消息和新动态等,对其进行统筹、梳理,并纳入教材建设提案,作为评定优秀教材的标准。[2]与此同时,委员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监管规定,使得工作形成一定规模的同时,制订标准化的规章制度,用以约束音乐建设管理小组成员的日常工作,制订组织原则等。委员会在展开工作时可以与其他部门合作,协同推进音乐教材建设进程,共同为音乐教材的建设贡献力量。
(2)成立地域性的音乐教材策划小组。不同地区也应该就地域性音乐教材问题引起重视,成立具有地域性质的音乐教材策划小组,主要成立目的、体制可与音乐教材建设委员会相同。但是地域性的音乐教材策划小组还需要实际走访本地进行采风,收集当地特色音乐的源流、文本与音声资料,了解地方音乐当下发展情况等。这些材料结合各级专家和建设委员会成员的意见,由策划小组汇总并应用,完成各地院校特色音乐教材的编写。[4]各地音乐教材建设委员会可在该项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从多方面着手,让学生也对此进行了解和接触,在保障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其拓展音乐视野、提升音乐创新能力,促进音乐教育的培养作用,并为教材正规有序地使用打下基础。
(3)积极大胆启用新颖的音乐教材。不同地域高师院校可以积极大胆地启用新颖的音乐教材,并向上级提交专项教育基金,结合地域发展潮流,完善教材建设规范性,确立地域背景下音乐教材编写和建设的总体规划及思路。
(4)鼓励更多音乐优秀教师参与教材编写。一线教师参与教材编写,有利于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为了鼓励音乐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工作,各地音乐学院可设置相关物质奖励,使得音乐教材纳众人之长,拓展展学术视野。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还可以多借鉴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的意见,在完善音乐教材的基础上还可以培养青年音乐教师,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二)构建教材评价指标与质量监控机制
教材质量监督评价为教材编写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众所周知,教材的评价需要围绕教学主体,而评价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终都需要回归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去。基于当下琳琅满目的音乐教材,选择教材关乎人才培养的教育大计。国家相关部门每年都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布人才培养的全新规定,故此教材建设评价质量监控体系还应该充分结合音乐学科的特色,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知識交叉。这应当成为音乐教材质量评价的一大标准,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铺设伏笔。[5]相关部门或机构可以根据教材评价的实际情况设置档案,为后续查询提供便利,不但可以有效提升教材质量,还可以对教材编撰者起到督促作用。教材评价和质量监控机制并非随意设置,好的评价质量监控机制可以全面衡量教材好坏,督促音乐教材编撰者淘汰过时和陈旧的知识点,助推主流教材的成型和推广使用。由此可见,教材评价质量监控体系关乎音乐教材建设是否能够良好持续发展,肩负评估、激励以及监督等诸多责任,对音乐教材建设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1. 音乐教材的内容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音乐教育需要面向国际视角,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迭,加之新思维、新理念也无时无刻不在冲击和挑战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这也说明音乐教育从单一的知识技能型教育向着素质互动型教育的转型刻不容缓。音乐屬于艺术范畴,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巧虽固然重要,而情感态度亦是创造作品、震撼人心的关键。故此,音乐教材的编写需要从多维度入手,既要保障专业基础知识,夯实基本功,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渗透情感认知、审美等内容,完成素质互动型教育的转型。教材编写者需要拓展研究视野,音乐教材不是不同类型音乐知识的堆砌,需要将音乐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以系统规范的训练引领学生对音乐领域产生浓厚兴趣,并带领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探索其中奥秘,与教师形成课堂互动,在你来我往中寻找答案,实现音乐教育的双向奔赴。[6]这样的教材不但达到了提升知识教授水平的目的,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堂教学、互动、教材建设之间的三方联系,形成有序发展的统一体,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悟音乐、走进音乐、感怀音乐和创造音乐。完成内容转型的教材巧妙地将固有模式和跳跃思维相融合,为音乐课堂教学延伸出多样化的教学路径,助推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2. 融合多元优秀文化
当今的音乐发展趋势多样而丰富,这是国际多元文化并举的成果,亦是追求新音乐文化的境界。在当下以西方音乐文化为主体,已经渐趋饱和的音乐领域中,我们需要寻求不同音乐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形成自己的新的音乐风格。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无疑是摆在面前的一条可取之路。音乐教材的编写需要注重吸收民族音乐的相关元素,全力突破西方教学模式垄断的现状,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形成全新且适用我国学生学习的方法,让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为音乐教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纳入音乐教材之中,不但可以使音乐教材从单一走向多元,还可以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遗产,打造出更加适合本国国情的音乐教材。从国际角度来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可以弥补人类共同音乐文化个性化的缺失,有效避免机械的模仿和重复。[7]
3. 打造民族音乐教材
近年来,文化知识的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教材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广泛的普及形式将民族音乐中独特的元素收入其中,通过严谨科学整理归纳,传播和发扬原生态独具一格的民族音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教材接触并领略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改变对民族音乐的偏见,启发编创思维。
现有的教材基本有两类:第一类为探讨音乐形式知识理论,借助逐级分层的形式细化课程;第二类是采用模拟组合积木的方式,将不同风格的音乐以及乐器的学习拆解为独立的单元形态,待学生逐个学习完毕后再将其组合在一起。这两类过于形式化的音乐教材存在着明显的缺点,长期使用这样的教材进行音乐教育,容易让学生养成重技巧、轻文化的偏见。故此,音乐教材的规范性编写首先需要立足于更宏观的视野之上,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音乐这门学科。艺术虽然包括技术,却大于技术,音乐教材的规范性让音乐艺术回归本质,实现音乐人才培养的多重发展。[8]
三、结语
音乐教材对于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广大音乐学院需要从学生、文化以及国家角度考虑音乐教材规范性。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音乐工作者,需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其中,为规划和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结合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以严谨的态度、踏实的作风对待音乐教材的编写,强调音乐学科的艺术性,并促进学生对音乐领域的再拓展和研究,不断丰富音乐载体,助推高师音乐学院教学改革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 姚佳晴.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用教材教”实施策略探究——以综合课《深情》为例[J].中学课程资源,2021(11):25-26.
[2] 陈晓.区域音乐类非遗资源引入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探讨——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0(10):87-89.
[3] 田竞.中国传统音乐教材建设的历史沿革与观评[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105-108.
[4] 黄娟.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歌唱能力评价体系的拟定——以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为例[J].北方音乐,2019(21):190-191.
[5] 金慧.人音版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钢琴作品的美育价值与教育路径分析[J].美育学刊,2020(4):62-68.
[6] 王玥.初中音乐学科空中课堂的有效设计与实施——以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火把节》为例[J].学园,2021(2):90-92.
[7] 王琳琳.初中音乐教材德育因素分析——以人音版为例[J].北方音乐,2019(7):107-109,143.
基金项目:衡水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高师音乐学院音乐教材的规范性研究——以衡水学院音乐系为例”(2019GC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