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方法

2020-11-16辛海波

读写算 2020年29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小学数学

辛海波

摘 要 由于小学生的智力尚未完全开发,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要寻求改变,寻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采取分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差异及所达到的教学目标,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分層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9-0118-02

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了个体间的差异,使同一班级内学生之间的数学素养差异越来越大、数学能力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及目标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班里学生的水平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教学。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给他们讲得简单一些,给他们设立低一点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老师就可以给他们讲得深一些,让这些学生多做一些难题和智力开发的题目,这样才能够达到拔尖的目的。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老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分层教学的目标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提升。让原本处于及格线以下连基础内容都掌握不好的学生可以掌握基础,考试及格,中等学生可以更向前迈一步,优等生更加拔尖。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中等生最为有利,但是不利于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较弱的学生不仅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不好,他们对于学还存在一种恐惧心理及厌学情绪,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中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与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差别不大,缺乏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优等生,分层的意义就是深层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原则

新课标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时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达到不同层次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分层教学强调的是有的放矢和全面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为学生量身定制一些学习内容,对于成绩较弱的学生在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更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小学数学中的有些内容难度确实比较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所谓的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学习特点以及学生的性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即便是出于同一水平的学生老师也不能用相同的方式去进行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一些变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分层教学是一个持续、漫长的教学过程,因为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此老师的工作量会比较大,在分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三、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方法研究

(一)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基础以及逻辑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老师在进行分层教学前首先需要将班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处于A层次的学生是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处于B层次的学生则是基础比较扎实,上课也能跟上老师进度的中等生;处于C层次的学生则是在学习上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一部分是逻辑能力达不到,听课吃力导致的成绩较弱,另一部分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自制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对学生分层后还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相关因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其中A层次:在熟练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B层次:熟练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其解决具体问题;C层次:学习基本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二)课堂分层教学

首先老师要通过幽默的语言来提出问题,引出本堂课要讲的知识点,然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得出答案,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以长度单位的教学为例,具体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形容长度的单位都有哪些呀。我们都怎么形容一个人的身高呀?如何形容自己的书本的大小呀?长度单位都可以形容哪些东西呢?

针对C层次的学生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问他们身高能否用长度单位来形容,用哪个单位。学生能够很轻松的回答出用米、厘米或者公分。让B层次的学生来回答米、厘米和公分之间的换算关系;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则可以问一些难度更大的问题,例如距离是不是也是长度单位,千米和米、分米、厘米的换算关系等。

(三)作业分层

作业分层也是教学分层的重要内容。如果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都一样的话,有些题目可能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这样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题目会比较困难,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的后不仅做不出来还会打击学生,让学生更加没有自信。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去布置不同的作业。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C层次的学生多布置一些较为简单的选择题和判断题,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条件去较为容易的做出答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基本和概念;B层次的学生则布置选择判断题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简单的证明题目,在巩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对于A层次的学生作业布置以证明题目为主,教师可以让他们尝试去做一些奥赛题目或者是智力开发的题目,以达到拔尖的目的。

(四)对分层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方式对分层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即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测试。评价的标准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还要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等多维度的标准来评价。通过对照组实验组的对比,来研究分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在分层教学中提高最多的是哪个层次的学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分层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主人,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玺花.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科分层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43-44.

[2]汪琴芬.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40-141.

[3]周志坚.浅议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小学数学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