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2020-11-16徐丽枫唐世新罗楚闵晓文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7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素质培养高校

徐丽枫 唐世新 罗楚 闵晓文

【摘  要】随着全球经贸一体化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新时期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多,对人才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发展等提供更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本文围绕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究了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对目前高校在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专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研究,最后围绕如何提升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成效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际贸易专业;高校;素质培养;问题;措施

引言

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竞争形势日益激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校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挑战。如何培养人才的综合素养,全面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育,进而引导他们更好地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践行,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成为高校专业教师研究的重点。对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而言,除了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文化技能等方面的培育以外,还需要教师结合市场需求以及学生自身的实际等从培育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这样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等方面技能、素质的综合提升,进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形势和市场需求。当前在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不断完善优化。加强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及实施对策研究,意义深远。

1.加强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分析

国际贸易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国际贸易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专业,当前正处于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加上受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形势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往来活动更加频繁,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不仅仅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架构和良好的专业技术,同时还需要培育国际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未来就业成功率。为此加强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对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度补充,从培养复合型人才和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视角加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更有助于提升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成长等提供坚强的保障。同时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高校在人才培育方面的理念转变和创新的生动体现。高校只有围绕大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不断加强研究探索,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开发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全面推动高校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此外从社会层面看,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也有助于更好地为我国国际贸易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持,进而有序推动国家贸易体系不断优化,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实现长足发展。

2.当前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实施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在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工作实施过程中,虽然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具体分析依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素质培育工作不受重视

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教师主要将重心放在培育学生的技能方面,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加强对学生素质能力培育对学生自身以及对社会发展等带来的重要意义。很多高校以及教师认为,只要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那么他们未来为就业方面就会有很多的优势,也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就业率等。为此在素质教育方面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優化设计,没有从注重学生技能、素质等全面培养的角度来进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和探索,从而不利于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2.2教师队伍素养需要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一方面在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这方面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开展素质教育教学的教师往往是从思政教育专业的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他们担负着很多的教学任务,自身在技术、经验以及素质等方面也没有开阔的视野和完善的技能,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育等方面高校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不利于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另一方面在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探索不足,在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的配置等方面高校相关的投入力度还需要加大。

2.3教学方式与评价机制有待创新优化

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方面,虽然开展了一些常规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和局限,教师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在课堂上对照教科书的内容等进行教学知识的讲解,教学氛围比较枯燥,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甚至导致很多学生认为素质教育课堂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产生排斥和厌烦心理等。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培育方面高校也没有针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内容等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依然以理论课程测试为主,没有从多维度对学生的素质等进行全面测评和反馈,从而不利于指导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3.加强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优化措施

为了不断提升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成效,更好地为国家贸易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探索:

3.1加强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科学创设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应当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要围绕素质教育培育方面的内容不断进行研究探索,综合分析市场形势变化、市场人才需求以及高校自身在国际贸易专业学科设置方面的要求等,基于特色化人才培育的理念明确加强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确定科学的培育目标,从而指导教学活动的有序组织。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资源

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选拔专业高素质的素质教育教师队伍任教,注重对他们开展全方位的培训和考核评价,将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融合探究,从而打造自身的教学特色模式。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既可以在校内开展相关的学科建设和基地建设,鼓励从事素质教育的教师积极参与,又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外出交流等机会,学习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结合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围绕素质培育工程探究更加灵活、多样、创新、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打造独特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要不断开发教学资源,在国际资源探索以及优秀国外师资队伍引进、素质教育相关教科书选编、教具选择等方面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设置专项经费,还可以围绕教学资源开发等加强国际贸易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融合建设,不断进行资源扩充等,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软件支持。

3.3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优化评价方式

一方面要对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创新优化,在开展素质教育理论授课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引入项目教学、思维导图、案例教学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等不同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加强课下资源的开发以及实践活动的探究,鼓励学生到企业等去实习,到市场去调研等,积极参加相关的项目大赛、参与课题研究等,从而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另一方面要围绕素质培养的目标加强对国际贸易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工作的考核评价,围绕理论知识、职业技能、素质提升等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测评机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通过企业评价、教师评价等从多个维度了解学生在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互动分享和互评交流等方式,增进师生互动,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找出差距,以此為基础为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提供更多的借鉴。另外需要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多的激励、引导和支持,在开展素质教育评价的同时注重加强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等,多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并做好个性化指导,培育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总之,加强对大学生素质的培育,是新形势下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素质培养工作而言,需要围绕人才培育的整体目标要求,加强市场调研,确定明确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和实施路径,并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强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等方式来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与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技能,进而为未来的成长就业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尚.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认知情况研究[J].老区建设,2019,2(02):155-156

[2]郭梅.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国贸教育教学路径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12):67-68

[3]鲍旭红.国贸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教学体系设计研究——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9,1(1):123-124

[4]郭有钦.“新国标”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新思考[J].财富时代,2019,12(12):165-166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专业素质培养高校
技校国际贸易专业SWOT分析
谈跨境电商背景下中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改革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