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

2020-11-16孔凡锋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孔凡锋

摘要:合作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想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就要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优化教学实效性,在改变单一讲授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以教材为辅,以课标为线,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为此,本文以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为教学目标,解读了合作学习的内涵,分析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精神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了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合作学习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8-114-2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重大责任,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取缔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在历史知识探索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科的特色,通过合作学习方法的引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在了解历史、合作探索历史、合作分析历史、合作搜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激发合作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学习精神。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解读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同时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起源于美国,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旨在通过两个人或者及以上,针对问题交流探讨的过程,促进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共同发展。实现师生教学相长,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又可以打破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关注学习内驱动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完善教学目标。它的应用和落实,不仅改变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激发思维,落实人本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对自我、对他人的认识,对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合作学习精神培养的前提

要想发挥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前提要做到组织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第一,科学有效组织合作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开展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在合作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独特的存在價值,教师要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独特价值,在分层合作引导中,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强化合作学习自信心,让合作学习真正发生,从而使得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能够有效。

第二,趣味性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关键。有竞争才有动力,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力、竞争力,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在竞争活动开展中,助力合作学习育人效果,提高参与兴趣,让合作学习活而不散,在合作、交流、竞争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精神培养策略

1.基于学情融入分层合作,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培养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具备合作学习的意识,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在认识学情的基础上,利用分层合作的方法,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强化沟通和交流能力,在交流探讨中升华个人价值,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所在。例如,在教学《三国鼎立》历史内容时,对于后进生可以引入三国演义的视频,在情境观看中,让学生分析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对于中等生,可以让学生就三国形成的历史与所熟悉的历史人物关系进行知识探索,对于优等生可以让学生就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等进行总结,以及三国鼎立的情况魏、蜀、吴的时间、创建者、都城等进行知识探索。在不同层次学习任务安排中运用分层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就三国形成的历史进行自主学习,使其能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合作学习探讨中,提高历史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为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2.在问题探究中利用合作,激发合作学习兴趣

要想让合作学习不趋于表面,真实有效地发生,就要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明确知道合作学习的重点、难点。而问题探究引导就做到了这一点,既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又可以激活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判断能力。例如,在学习《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历史内容时,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探索一:还记得在“盛唐气象”中所提及过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吗?这句诗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后半句是“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问题探索二: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影响是什么?性质是什么?

问题探索三:黄巢起义的背景和结果是什么?

问题探索四: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问题探索五:你认为唐玄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问题引导中,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合作学习查找历史本质,在问题解决中促使其形成科学的历史评价精神,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合作中培养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将自己的学习分工、学习探索过程、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解决方案等进行交流,然后教师结合合作学习情况反馈进行教学重、难、疑点解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助力教学进度。在问题探究中利用合作,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在实践探索中融入合作,提高合作学习价值

部分学生对历史存有认识误区,认为历史是一门背诵型的学习科目,其实不然,它也具有实践性、综合性,需要学生进行切实的探索分析。那么为提高合作学习的价值,培养合作学习精神,可以利用实践探索的方法提高合作力度,让学生在实践调查分析中,认识历史、挖掘历史本质。例如,在教学《北伐战争》历史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就“认识北伐”为核心,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资料搜集,在实践探索中,分析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认识中共三大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方针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实践探索中制作北伐战争形势图,利用历史图片的制作以及资料的搜集,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动手能力、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在实践探索中和合作学习中,激发爱国热情,提高合作学习的价值。最终实现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4.在趣味活动中展开合作,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俗语说“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有动力”,为有效培养合作学习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运用小组竞争合作活动开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合作学习更加具有实效性,在合作竞争中,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历史学习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判断能力。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历史内容时,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那么在学习这一内容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可以开展辩论赛活动,就以下问题进行辩论、竞争、探讨。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运动,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对吗?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其提供相关史实材料以及鸦片战争形势图,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展示辩论赛,在合作竞争中,认识“林则徐禁烟运动只是导火线(直接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想打开中国的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发动鸦片战争。至此,英国抛出了打开中国大门的第三块敲门砖——战争”的历史本质。最终实现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可以有效锻炼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辨别能力、培养科学的历史学习价值观。为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合作学习教学手段的运用,在科学组织合作学习团队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让合作学习真实发生,达到有效教学、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余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71-72.

[2]刘春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素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6):73-75.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后村中心初中,山东 日照 276800)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