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听说教学实践

2020-11-16韩松锦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辅导班笔者初中英语

韩松锦

听说课是初中英语课重要的课型之一,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和提升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目前初中英语听说课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脱离核心素养培养,淡化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课程内容缺少整合创新,导致课堂设计逻辑性、趣味性不强;忽略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过度侧重记忆与理解目标;情境创设不真实,难以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这些问题是提升听说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維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本文以笔者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培训的听说课例为例,分析如何依据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步骤要素进行课堂设计和教学。

一、基于学情的教材整合改编

本节听说课选自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4“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听说模块。本单元的语言目标是利用“Why dont you do...?”等句型进行双向对话,谈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应对建议。受青春期孩子性格特点和中国社会伦理观念的影响,选择持理性态度、运用正确方式与父母沟通的学生并不多。学生普遍知道与父母的矛盾,这属于“发现问题”层面,为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应大胆地将之提升至“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高度。因此,本课舍弃了学生生活中的其他烦恼,重点聚焦“Problems with parents”这个真实难题,承接原教材“You should talk to your parents.”这个基础,延伸到“How can we talk to our parents?”真实地反映学生在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真实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下图)

二、具体教学步骤

1. 引入主题,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本节课虚构了Tom说服妈妈让其参加朋友Mary生日派对的故事。在导入环节,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讨论欲望,笔者采用虚拟“隔空对话”的方式(即提前录好Tom诉说烦恼的视频,然后隔开时间让老师现场提问),询问Tom的烦恼。Tom的烦恼具有客观普遍性,所以学生很快进入状态。笔者引导:“Do you have similar problems like Toms?”学生经过短暂的单独思考后,开始在小组内进行分享讨论,并做好代表小组汇报的准备。学生列举了许多与父母之间的家庭矛盾,涉及学业考试、周末安排、手机使用、生活习惯等问题。笔者发问:“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不出意料,课堂上多数学生快速回答:“Talk to our parents.”笔者追问:“But do you think it is easy to talk to our parents?”学生一致认为与父母沟通存在较大的困难,也解释了家长工作繁忙、有年龄代沟、性格专断、缺乏沟通技巧等原因。至此,学生由Tom的烦恼产生共鸣,再进入沟通困难原因的深度思考,为后续获取梳理、分析运用成功沟通的技巧做好情感和驱动铺垫。

2. 输入感知,分析总结成功沟通的方法

Tom的烦恼与解决是本节课重要的动态“教材”,也是带动学生自然进入和体验课堂的隐形纽带。笔者对Tom进行了人物设定:他就是与父母沟通的“高手”,他掌握了成功沟通的“绝招”。提前录制了Tom与妈妈谈话的视频作为教学素材,并提醒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① Can Tom go to Marys party at last? ②What do you think of Toms talking with his mum?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同时感知和注意对话中随时出现的沟通技巧,为后续的内化运用做好必备输入。

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悬念可以让学生注意力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有助于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阅读推理能力和文化意识。(王式街,2018)这节课,笔者故意设置了一次“教学事故”:视频中的Tom介绍四大“绝招”是P、F、R、P,这时,电脑出现了故障,笔者提议将“解密”作为全班共同的游戏任务,并根据对话文本设计了“听填信息”训练。(如下图)

由此可见,Tom所使用的沟通绝招PFRP即是:Be polite to our parents. Tell parents our feelings. Tell parents the reasons why we want to do something. Make promises to our parents.

从语言能力角度,学生在本环节学会了熟练运用含有can/ may/ could等情态动词的疑问句,礼貌地向他人征求意见,请求许可,熟练使用句型“I feel...”来表达情感。从思维品质角度,沟通“绝招”PFRP四个步骤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感受成功沟通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同时启发学生在谈判的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因为有“换位”才能赢得“共情”。从文化意识角度,面对生活中的烦恼,Tom采取了冷静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选择与妈妈理性对话。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意识到与长辈平等沟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 内化运用,训练有效沟通的技巧

笔者呈现4个情境任务:

Your Mum is watching TV on the sofa. You need her help. How can you start the talk politely?

Your Mum asks you to take after school classes,but you dont like it. How can you tell your feelings?

You dont want to take after school classes. Please tell your Mum the reasons.

Your parents worry about your study,so what promises can you make if you dont want to take after school classes?

笔者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信封,里面有不同的生活情境和任务,对应训练“PFRP”四个沟通技巧。如拿到标有字母R(reason)信封的小组,接到的任务就是说服妈妈不安排课外辅导班。按照情境任务,需要在彩纸上写下自己不参加辅导班的理由。各小组依次展示,并将讨论成果张贴在黑板上。本环节为后续的角色扮演提供了个性化的语言支架。

4. 输出实践,小组合作解决家庭矛盾

笔者将“是否参加课外辅导班”作为家庭剧话题,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即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孩子和家长,孩子说服家长同意其不参加课外辅导班。Tom再次在视频中出现,并告知全体同学其朋友Mary不想参加课外辅导班,但父母不同意;笔者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沟通技巧,以家庭剧的方式演示如何解决Mary的问题;学生了解家庭剧表演的评价细则,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准备;两人小组进行表演,老师和其他同学及时记录,做好点评准备。面对更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进行了迁移创新。

三、结束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理论指导和设计依据。教师应以英语学科素养为核心教学目标,充分进行学情分析和教材整合。基于主题意义,探究文本内涵,按照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综合性层次创设符合听说主题意义、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学生表达欲望的语言情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辅导班笔者初中英语
老师,别走……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辅导班:是奇迹还是谎言?
诱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