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高校通识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020-11-16江求流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一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的引入及其实践,对于解决我国高校日益专业化的教育现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为指向,通识教育可以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工夫论,其基本内涵在于引导人们进行道德实践。因此,将儒家思想运用到高校通识教育实践中,对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以及高校立德树人功能的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识教育与立德树人
“通识教育”一词最早是港台学界对英文general education一词的翻译。而general education一词则最初是由19世纪初美国学者帕卡德(A.S.Packard)提出,以区别于大学中的专业教育的。按照帕卡德的说法,general education是“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使得“学生在致力于任何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①港台学者用“通识教育”一词来翻译general education时,其中的“通”与“识”则是中国古典学问的内涵。按照台湾学者高明士的解释,“通”来自于清代学者章学诚的解释“通者,所以通天下之不通也”,而“识”则来自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学者博文旧事,多识其物”之说。②因此,对于港台学界而言,“通识教育”理念的引入与实施,意在于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机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我、社会与世界的各种关系的认知与理解,其核心意义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校以专业化的知识教育为核心。然而,高校的日益专业化,使得其无法承担起立德树人、培养健全人格、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使命。新世纪以来,大陆地区很多高校也开始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教育。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的“复旦学院”。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自觉地将“培养人”作为其目标,从其课程设置模块来看,其重要特点是将“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旨在加强学生对于文化经典的学习与研读。正如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指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因而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③因此,在通识教育中,文化经典的研读与传承,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它凝结了古人对于人、社会、世界的认知与理解,对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而言,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它立足于中国本位,在其“文史经典與文化传承”本科中特别将《易经》《论语》《孟子》《荀子》《春秋》和《礼记》等儒家经典纳入其中,并试图通过对上述相关经典的研读,使得学生能够从中国的文化经典中获得安身立命之本。④应该说,复旦大学对通识教育的这一定位是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和学习的。
儒家思想与道德实践
经典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立德的根基。在笔者看来,在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儒家经典必须放在课程设置的核心位置,这是因为,就高校的立德树人、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而言,儒家经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儒家思想最为注重的不是理论的思辨,而是思想道德的修养及其方法。在儒家思想中,道德的修养及其方法有一个更为专门的名词,叫做工夫论。可以说,对工夫论的强调构成了儒家思想特质。
在儒家思想中,工夫论虽然涉及工夫的人性基础、工夫的目标等诸多环节,但其核心是工夫的具体进路。而工夫的具体进路主要涉及的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具体方式。以工夫进路的具体展开方式为核心关注之点,使得儒家思想与那种强调理论思辨的道德哲学等具有鲜明的差异,而更多地强调的是道德实践或对道德规范的践履。这在《论语》的如下对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鲁哀公问孔子的是哪位弟子好学,但从孔子的回答可以看到,他所理解的好学焚膏继晷地钻研理论知识,他将“不迁怒,不贰过”作为好学的典型代表,表明在他那里好学并不是对理论的钻研而是对道德修养的践履。事实上,颜回之所以被孔子看作“好学”的典型代表,正是因为他的勇于进行道德践履的特点。《论语·颜渊》篇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在这一对话中,颜渊所问是“何为仁”,而孔子的回答是“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属于道德实践,可以说,孔子通过对颜渊的回答,将“何为仁”这一理论问题,转化为一个道德实践问题。而更为重要的是,颜渊更进一步地追问如何进行“克己复礼”的道德规范,孔子回答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可以看作是对“克己复礼”的更进一步细化,从而将“克己复礼”转化为更为具体的、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操作的条目。而颜渊在得到老师的回答后的回应是“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没有试图对上述的相关问题展开理论的探讨,更没有指出孔子没有对“何为仁”进行定义化的界定,而是表示要实实在在地遵循老师的教诲,进行道德实践。
在上述对话中,在儒家看来,只有能够实实在在地进行道德践履,道德的相关规范才能够内化为主体人格的一部分,而理论的思辨更多地停留在学习者的思维领域,它能够解释世界,却不能改变学习者自身的行为与人格。
在强调道德践履的同时,儒家思想还特别重视工夫论。儒家工夫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对大学生的道德实际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引。
首先,通过将道德的践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能够使得这种道德践履展开为更为丰富的面向,从而更具有可操作性。如孝顺无疑是一种美好的品格,但到底如何做才算得上孝顺,却并不容易判断,但在《论语》这一儒家经典中,可以看到,孔子对于孝顺从来没有做定义化的处理,而是通过非常平时的语言,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指点学生进行具有的孝亲行为,如《论语·为政》篇有如下几则记载: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通过对不同的学生的发问,进行一种时机化的指点,从而将孝顺这一道德规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清楚地明白孝顺应该如何进行,对于树立学生这方面的德性而言无疑更能实现。
其次,在儒家思想的工夫论系统中,也可以看到,对道德践履的指引,还通过为人们的安身立命这一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精神追求提供安顿,从而使得人们的道德践履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担保。如在《论语·宪问》中有如下记载: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如所周知,孔子一生虽然修身体道,然而在现实中并不得志。但他却能够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坚持道义而又内心之中充满安宁,这是因为他的修养体道与个人的安身立命是一体的。而孟子也说“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道德实践本身构成了知性、知天的前提,而道德实践本身作为修身的具体方式,甚至能够使得主体超越对于夭寿、生死的关注,而实现安身立命。无疑,这对于道德实践而言,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担保。
儒家思想在通识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梅贻琦曾经批判民国时期的大学的状况:师生“日以孜孜者,专科知识之积累,新学说新实验之传习而已,其于持志养气之道,待人接物之方,固未尝一日讲求也”。⑤梅贻琦所批判的民国时期的大学状况在当前的中国大学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通识教育理念的引入与实践正是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而梅贻琦所提到的“持志养气之道”、“待人接物之方”正是儒家思想核心內容。因此,如果能够将以儒家经典纳入到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来,对于实现高校所担负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然,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在通识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儒家思想。这需要不同层面的努力。首先,从宏观层面上说,当然离不开教育部门的顶层设计。通过国家教育部门的引导,在众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都开设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这类课程虽然属于思政类课程,但实质上承担了通识教育的功能。因此,这类课程的开设,在实质上即是儒家思想在通识教育中的应用。
其次,在中观层面上,具备一定条件的高校,可以成立通识教育中心,将儒家经典纳入到这类机构所承担的课程体系中。并将这类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儒家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并为自己的德性成长找到思想支撑。
最后,在微观层面上,当然离不开教授相关课程的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应该更多地选择那些对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有正面引导作用的儒学文本给学生讲授。因为这类文本,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安身立命提供指引。
总而言之,在高校教育日益专业化的现状下,通识教育理念的引入与实践非常具有必要性。而儒家思想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儒家思想的应用,通识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从而为高校立德树人功能的完善提供支撑。
注释
①参见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②高明士:《传统中国通识教育理论》,《通识教育季刊》,1994年第4期。
③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版,译者序部分第1-2页。这段话是傅铿对希尔斯观点的一个概括性转述。
④参见复旦通识教育中心网站:http://gecc.fudan.edu.cn/PictureList.aspx info_lb=20&flag=3&info_id=9
⑤梅贻琦:《大学的意义》,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6,第29页。
作者简介
江求流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