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中筹资风险的控制分析
2020-11-16李建纲
李建纲
摘 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中,筹资是比较关键的一环,因为筹资出现问题,势必会阻碍企业有序运营,甚至会直接导致企业资不抵债,出现倒闭风险。基于此,针对财务管理中筹资过程中存在的各个风险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力求采取较为适宜合理的方案进行管控,成为关注要点。
关键词:财务管理;筹资风险;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中筹资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筹资工作不合理,势必会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乃至整体发展产生明显影响和威胁,尤其是对于常见筹资风险问题,更是需要加大关注力度。本文就重点围绕着财务管理中的筹资风险,首先分析了筹资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然后又具体探讨了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一、筹资环节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筹资方式选择不恰当,筹资方式主要有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筹资方式各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如果选择的筹资方式不适用于企业当前的形势,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可能浪费资源,带来风险。由于负债规模过大导致资本结构不当。负债规模越大,产生的利息费用支出的也就越多,随之收益也减少,达到一定比例时,可能丧失偿付能力。负债比重过高,资产负债率就会变高,随之的财务杠杆利益的增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负债期限结构不恰当,一是指对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安排;二是指对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对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十分合理,企业的筹资风险会加大。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的期限和方式,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避免因资金周转的问题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负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债务期限的安排是否合理,也会导致企业的筹资风险。
二、企业筹资风险控制措施
(1)合理安排筹资期限
企业财务管理中筹资风险控制往往还需要从筹资期限入手进行合理安排,避免筹资期限过于接近,导致后续还债时间过于集中,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还债压力,最终形成较为严重的风险威胁。因此,在企业筹资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期限方面的差异,尽量平衡还债时间,同时考虑到企业在相应时间段内的资金状况,确保企业具备充足的资金来还债,杜绝资不抵债问题。当然,在筹资期限的安排中还需要切实考虑到企业运营发展需求,避免为了平衡还债时间,导致企业自身运营活动受到严重阻滞,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能够综合考虑分析。
(2)构建筹资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需要从市场角度入手,充分思考负债筹资风险产生因素,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科学设定风险防范机制。企业领导层级人员需要结合实际运营情况,制定发展决策,并及时检测负债筹资风险,避免决策失误而让企业面临严重支付风险。企业需要采用延期付款、减少利率等方式进行投资。与债权人在交流过程中,避免债权人由于操作不合理而给企业运营带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结合运营环节,将筹资风险渗透到财务管理中。要想可以给企业获取更高的效益,减少风险出现,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体系,给实现筹资风险防范和管理提供条件。
(3)选择正确合适的筹资渠道
在融资时首选企业内部融资,按照先内部融资后外部融资的顺序进行融资,当内部融资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再考虑采用外部融资。而采用外部融资的方法进行融资时,低风险类型的债务融资应得到优先考虑而不是选择发行新的股票。原因如下:一是内部融资成本相对较低、担负的风险小、用起来方便灵活。以内部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可以使企业达到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同时保持稳定的财务经营状况的目的。二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破产的可能性与债务的比例有联系,会随债务比重尤其是风险高的负债的比重的提高而增加。三是在企业经营业绩没有较大提升的情况下,管理者偏好股权融资容易形成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的局面,然而新的股权融资又会使企业的经营成果稀释,每股收益下降,导致投资者利益受影响。
(4)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
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根据运营环境,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从而实现企业资金结构优化。在企业运营比较理想的情况下,资金周转效率比较快速,企业投资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的情况下,应该适当调整负债资金比例,把财务杠杆价值充分发挥。在企业运营不理想的情况下,资金周转效率迟缓,企业投资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企业需要适当调整负债资金占比,减少风险出现。企业在负债总额比较合理的情况下,科学设定还款规划方案,让企业具备充足资金还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從筹资方面来看,筹资风险不容忽视,因为筹资不合理带来的问题需要引起财务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人员应该重点研究恰当筹资方式的选用,关注筹资期限以及资产结构优化,保障企业稳定运营。
参考文献
[1]江奕强.基于金融危机下进出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8(05)
[2]金学哲.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J].现代营销,2018(01)
[3]张振燕.财务如何在企业发展中规避财务风险[J].消费电子,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