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2020-11-16金雁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金雁

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且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通常是以学生对化学的感性认识与化学体系的积累作为主要途径,对化学教学的质量进行提高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化学实验需遵循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优化途径,从而使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8-032-2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教学的基本要素,作为化学有效教学的主线,通常对化学学科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即注重实验教学对新课改下化学学科的教学改革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实验教学的强化,引导学生逐渐走进实验,积极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来,不仅有利于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化学知识及实验操作技能,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探究性思维得到有效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化学实验中需遵循的原则

化学实验教学中,需注重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简约性和绿色化等原则。

1.科学性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实验,其具体操作前都需要考虑实验的科学性,以及实验原理、操作方法与步骤是否正确,如果无法保证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就会影响到实验的效果。因此,化学实验具体实施中,需确保操作的实事求是,以及装置的合理性、操作的科学性,从而确保实验的效果。

2.可行性

化学实验中,需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对于实验室而言,其作为公共场所,在具体实验前,教师需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具体实验中,需尽可能运用毒性较小或者无毒的药品,而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现象完成教学。除此之外,实验是否具有可行性,还需考虑实验的现象、效果的明显性,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实验操作中,而且通过实验中相关问题的研究,获得相应的结论。因此,化学教研组需组织化学教师提前操作实验,以此对实验中不直观的现象实施研讨与改进。

3.简约性

化学实验中,在确保实验的安全、现象直观、科学的前提下,还需要确保实验方案中实验装置简单,不仅需确保实验操作步骤的简单易行,而且还需确保实验用品的便捷,以此使实验方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使课堂时间得到有效利用,并使实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4.绿色化

化学实验中,需尽可能减少相关实验试剂的使用量,以此使废物的排放得到有效减少,通过对实验目标的改进,以及实验中化学污染的消除,不仅能减少浪费,而且还能实现实验的绿色化。首先,实验的源头需确保实验用品尽量无毒,实验中需确保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尽量减少,实验后需确保物质的可循环利用,从而使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得到有效增强。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1.将生活用品引入化学实验

化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学生稍加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就能够进行化学实验。如洁厕灵(HCI)可替换成稀盐酸;食醋(CH3COOH)可用于除水垢;米汤当中含有淀粉,可用于对碘单质进行检验等。将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带入到化学实验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实验教学和现实生活、学生间的距离有效缩短,并使学生在社会中的融入感得到有效增强。例如,在对“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开展教学时,该实验传统教学中,主要是模仿课本中对CuCI2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该实验方式通常缺乏趣味性,为了改善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则通过粉笔作为载体进行实验。将粉笔浸润到滴有一定酚酞的饱和食盐水当中,将粉笔取出,将其与直流电源惰性电极两侧相连接,并将淀粉的碘化钾试纸放于阳极一侧,让学生观察,学生就会发现,与电源的正极连接一侧试纸为蓝色,而与负极相连接的一侧为红色。主要是因为阳极一侧会产生氯气,将其换做为碘化钾当中的碘,其与淀粉相接触就会变蓝,而阴极会产生氢氧化钠,其通常会使酚酞变为红色。通过该实验,不仅会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从而使化学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2.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核心素养背景下,其通常注重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以此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在社会生活当中及其对社会问题实施解决的作用,并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化学污染的减少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并将学生具备的环保意识转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化学实验中,通常会运用到大量的药品,这就会导致污染物的产生,且部分如浓硫酸、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其排出的气体通常会对学生的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注重有害气体的处理,尽可能减少污染物与有害气体的排放。基于此,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需加以引导,让学生从课堂做起,以此使学生具备绿色化理念,加强学生实验中的安全意识。例如,在对“黑面包实验”开展教学时,传统的实验都是根据课本的步骤实施的,实验中,学生通常会咳嗽,然后,对该实验进行研究发现,实验过程中会生成SO2,并产生污染,之后,教师将用于反应器的烧杯置于透明且含有NaOH溶液的水杯内,并在烧杯的外侧罩上一个大烧杯,且大烧杯口需浸入相应的NaOH液面。通过该处理方式,就能有效防止SO2污染。

3.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核心素养背景下,其通常注重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积极融入到化学实验的探究活动当中。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具体教学过程中最佳的探究对象,在具体实验探究过程中,通常可以使学生轻易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化学学科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合理、周密、科学的设计化学实验,通常可以使化學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对化学实验进行设计时,需充分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化学实验,其不仅能调动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当学生以自己所设计的化学实验获得正确的理论结论时,可以使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得到有效增强,并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化学实验活动中。同时,通过设计实验,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通常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有效发挥。例如,在对“离子反应”实验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将学生等分为若干组,每个小组实验桌上分别准备CuSO4溶液、BaCl2溶液、NaOH 溶液、AgNO3溶液、KCl溶液5种溶液。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在Cu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之后提问:“该实验会产生怎样的现象?是否会发生反应?一旦发生反应,请写出相应的方程式;如果没有反应,请说明理由。”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独立自主做实验,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的化学实验不仅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对化学实验开展教学时,教师需充分掌握化学实验的特征,并在具体教学中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家国.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9(29):38-39.

[2]覃玉娴,展军颜,徐星.高中化学实验探究题问题解决困难成因及对策探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10):36-40.

[3]戴博娜.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84-185.

[4]白菊萍.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8):246-247.

注:一般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S[2019]GHB0335,课题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单位:甘肃省榆中县恩玲中学,甘肃 榆中 730100)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