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绿色成为每个家庭的流行色

2020-11-16玉焕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厨余闲置废品

玉焕

垃圾分类、废物利用、节能减排、阳台绿化,生态文明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环保、我骄傲、我有妙招!快跟小婚家来这些家庭取取经,一起让环境变得更绿色,更美丽。

其实环保很酷

我是一名高二学生,今年暑假,学校给我们布置了两篇小论文,一篇的主题是“保护地球”,另一篇则是“垃圾分类”。这份特别的暑假作业激发了我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没想到的是,父母对环保也很感兴趣,说要陪我一起做作业。

暑假第一天,我们一家人就召开了一个名为“绿色家庭计划”的家庭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从BBC(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自然与环境》系列纪录片中,选出几部契合作业主题的观看。毕竟保护地球和垃圾分类这两件事,光有热情不够,还得尊重科学与自然规律。

家人一起投票,我们最终决定观看纪录片中的三部:《狂野巴西》《种出个地球》和《地球脉动第二季》。每天晚饭后,全家人一起看了起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保护地球,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每个人应尽的职责。我希望你能借这次暑假作业的契机,在内心深处种下保护地球的种子,从带动我们开始,去影响你的朋友、同事甚至你未来的孩子。”妈妈的话让我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当然,父母的积极参与也让我信心满满,瞬间觉得让更多人都参与环保是一件特别时髦、特别酷的事儿。

环保人人有责,因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当我们决定“保护地球”和“垃圾分类”时,每天都在思考,作为个人和家庭,我们到底能为这个地球做些什么?爸爸说:“稍微用点心,能做的事儿就多了去了。”没错,没人规定做环保必须会聚无数人才能干,一个人哪怕是3岁的孩子,都能为环保出力。用我妈妈的话说就是,咱家之前也算是个“高碳家庭”,比如我睡觉总是忘了关灯,奶奶在冰箱里塞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她自己每次去超市总忘记带环保购物袋。而我爸爸,一到夏天恨不得24小时都要开空调……

原来我们对这些日常行为不以为意,但现在我们知道这些行为不利于保护地球、减少垃圾。所以,改变家庭“高碳”习惯,减少垃圾,合理进行垃圾分类,是我们这个小家庭的当务之急。

20天测量发现垃圾减量秘诀

一个家庭的全部垃圾中,厨余垃圾的量是最多的。就拿我们家来说,一天两顿饭,每天至少有两大包的厨余垃圾。每次扔垃圾时我都感叹:“太浪费了,其实完全可以不生产这么多垃圾的!”

为了减少垃圾,我和爸爸连续20天不间断地计量垃圾产出,每天都会给家里的垃圾拍照、称重,没错,很多垃圾是完全可以控制不产生的。最突出的就是剩饭剩菜,我们家做饭的原则是宁多勿少,菜品要丰富还要营养均衡。这样一来,每天都有剩饭剩菜。现在,我们家做饭遵循适量原则,够吃即可,尤其是晚饭,做够每个人吃八分饱的量就行。尝试了几次后,我们家就做到了顿顿光盘,晚饭适量,晚上还可以喝杯牛奶、吃点儿水果,环保还健康。

我还发现,平时其他垃圾日产生量在0.2~0.5千克,厨余垃圾的产生量普遍维持在0.6~0.8千克,但两个周一的厨余垃圾量都突破了3千克,比平时多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一到周末,我们家就要改善伙食,尤其是周日,不仅会做一大桌子菜,有时候还会叫外卖,这样又会多出来一堆快餐盒、包装袋和一次性餐具。剩菜很多就放进冰箱,但到周了一又没有人吃,所以只能当垃圾扔掉。

这个意外发现让我们很震惊,全家人商量后一致决定:周末做饭也要坚持“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则;不点或少点外卖,非要点的话要在订单里备注“不要餐具”。其实点外卖的基本上是我,我痛下决心,每两周点一次外卖,想吃炸鸡、喝奶茶就自己动手做。这两招很管用,我们家的厨余垃圾很快就减少了1/3,有时候甚至只有原来的一半。

少上网下单,这才是绿色家庭该有的样子

我们家会定期清理过期和超过一年不用的物品,妈妈称冲动花钱买回来却没用上的都是“废品”。比如一箱12瓶的花生酱,只开封了一罐就过期了;喝了不到一半的花果茶、五谷粉也不得不扔掉;买回来就没用过的健身垫、瑜伽球,还有数不清的鸡肋“网红”用品。这些都是我和我妈在直播间跟风买的,当时觉得好,买回来才知道全是“废品”。

的确,这两年直播带货热,我们家的快递数量也与日俱增,基本上每天都有快递。吃的、用的、穿的和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快递有大量的纸箱、泡沫和包装袋,我家楼下的垃圾箱旁,每天堆得最多的就是快递箱。我不止一次听到大家感叹:“真的中了直播的毒,买回来一大堆用不上、吃不了的东西。”好几次我发现有人扔掉没开封的快递箱,因为里面装的食物过期了。

如何处理“废品”?首先,我们不再把快递箱扔到“可回收物”垃圾箱,而是拆开,压平后码在阳台上,攒够一定量后就送给楼下收垃圾的奶奶;其次,吃不完却没过期的食物、穿不完的衣服鞋袜,分享给身边需要的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源头上减少“废品”进家门,少看直播,不冲动购物。

为此,我上网查找了各种攻略,然后建议妈妈想买什么东西时,不要第一时间马上下单购买,而是先从闲置物品中寻找替代品。比如我们家的玻璃花瓶被猫摔碎过好几个之后,我就用一个好看的酒瓶改造成了花瓶。妈妈一直想买一套好看实用的储物罐,用来放花椒、辣椒和桂皮等作料,我及时阻止了她,然后将一套装过巧克力豆的金属瓶子进行一番改造,妈妈对这套独一无二的储物罐爱不释手,一个劲儿夸我,不仅省了钱,还废物利用为环保出了力。

在我们的影响下,家里的亲戚朋友也开始废物利用,各种妙招频出,赋予闲置物品以新的生命,他们说要以我们家为榜样,争做绿色小家庭。

捐赠闲置物品,环保公益两不误

父母从小学到大学的书,我小学和初中的各种教材、辅导书和课外书,占据了我们家3个大書柜。这些书,我们多年都没翻过了,觉得特别占地方,但一直不舍得当成废纸卖掉。

是时候让它们变废为宝,去真正需要它们的地方了。上网查询后,我发现有很多二手书交流平台批量回收旧书。比如“飞蚂蚁”“渔书”支持批量捐赠,而且都有上门取书服务;“多抓鱼”“转转”等平台可批量卖二手书,快递上门取件,卖家无需承担运费;另外还有支付宝上的“白鲸鱼”平台,可以用旧书换礼物。

找到这些平台后,家里的200多本书很快就捐赠出去了,腾空后的两个旧书柜和另外一些书,我们捐给了附近的一家外来务工家庭,他们的孩子爱读书,但租住的房子里没有书柜,书也不多。

其实除了闲置书本,还有很多收其他闲置物品的平台:旧衣服、旧窗帘和废旧电脑等,只要你愿意,它们就能被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经过一个暑假的努力,我们家的垃圾产出量大大减少,购物频率也远低于之前,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有了环保意识,洗菜水用来浇花、随手关灯、出门自带杯子和餐具、包里常备环保购物袋……在街道举行的“绿色家庭”分享会上,我们这个刚走上环保之路的小家庭,有幸荣获了二等奖。我也因此交上了一份堪称优秀的“暑假作业”。垃圾分类、保护地球,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就像我的班主任说的:“每个家庭对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都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有觉悟提高家庭环保综合素质。如果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将环保和绿色行为落实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的地球当然会永远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猜你喜欢

厨余闲置废品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小区里的“狗”
姑苏区最大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试运营 日处理能力达100吨
鸵鸟
食物废料处理器
闲置集装箱船队运力已超100万TEU
卖废品
澳门鼓励餐饮业“少盛饭返现金”
礼品变废品
全球集装箱船闲置运力超10%